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5、结局(合章) ...

  •   晌午,一缕缕明媚的阳光破开层层乌云,一派守得云开见月明之势。

      安顿下来,包春莹想亲自下厨给婆婆做顿好吃的,被沈见熙阻止。

      “好生休息,厨房的活让其他人忙去。”

      “如果他们做的晚膳不合你胃口怎么办?”

      沈见熙合目,“我勉为其难吃。”

      上次他说这句话的时候,还不是训了黄副厨一顿。

      然而他寸步不离守着,她无法偷溜去厨房。

      傍晚,二人与谢姝一起用晚膳。

      精致的珍馐一道一道端上,其中一道的卖相像“在水一方”,不同之处是这道菜展示整整一只母鸡。

      各种香味弥漫大厅,一些菜肴并不常见,包春莹跃跃欲试。

      谢姝一边打量沈见熙的神色,一边说:“这些菜是宫里的御厨做的,你们快尝尝看合不合胃口。”

      察觉沈见熙面容紧绷,她乐了。

      弟弟说得没错,她的儿子果真挑剔得很,御厨做的菜竟然得不到他的青睐。

      她真想看看那个狗男人知道后的表情。

      “起筷吧。”

      包春莹看了眼沈见熙,先尝御厨的手艺。

      无可挑剔!

      不论是主菜还是配料都美味至极,火候的把握炉火纯青。她唯一感到疑惑的是每一道菜的配料多了点,兴许是利用配料摆盘的缘故。

      再看沈见熙一眼,她和谢姝惊呆了。

      他居然闭眼吃白饭。

      谢姝忍着笑意,为他夹去一块大汤黄鱼。“熙儿,你尝尝这雪菜大汤黄鱼,是明州的名菜。”

      闻言,沈见熙眉心颦蹙,不情不愿地睁眼俯视碗里的鱼肉。

      刚上菜的时候他就看见乳白色的汤面漂浮一层油脂,姜丝、葱段和笋片堆积在鱼身上,根本看不清黄鱼的模样。

      他不用尝就知道这玩意的味道。

      “熙儿?”

      包春莹担心他会像训黄副厨那样,把御厨训得一文不值,温声劝他:“你尝一口吧,光吃白饭容易饿。”

      下一刻,他秉着视死如归的架势夹起碗里的鱼肉。

      他嚼两口,眉头越皱越深,最终实在忍受不了嘴里的臊味把鱼肉吐出来。

      两个女子吃惊不已。

      “这么不好吃吗?”包春莹第一次见他吐出来。

      他痛心疾首地指着那道雪菜大汤黄鱼。“鱼是好鱼,可惜用了猪油。既用过量又没有除去臊味,连带鱼肉也饱含臊味。鱼身表面的姜丝仿佛是装饰品,没有尽除去异味的职责。还有葱,夺走了鱼肉本身的鲜味,这道菜是要我吃何种味道?”

      洋洋洒洒的大段批评使谢姝哑口无言,愣了半晌。

      “我还是吃白饭算了,好歹有些柴火的香味。”

      包春莹怅然一叹。

      “像,太像了!”

      良久,谢姝突然惊叹,吓得夫妇二人侧目。

      “你实在太像那狗——你爹,圣上。”

      沈见熙不觉得这话是赞美。“呵,证明我是亲生的。”

      “婆婆,御厨会不会不高兴?”

      谢姝无奈一笑:“他习惯了,不然他为什么跟我南下。”她转而幽幽地低声道:“以前摆宴,是光禄寺的噩梦。”

      包春莹和她互相传递惺惺相惜的眼神。

      直到晚膳结束,沈见熙当真只吃白饭。

      包春莹于心不忍,决定给他开小灶。“你一定没吃饱,我去厨房给你熬粥和做些小菜吧。”

      “不用了,我不想你太累。”

      “我今天经过厨房的时候看见有频婆果,可以熬频婆果番柿栗子粥哦。”

      “……”

      沈见熙握紧拳头。

      “有劳夫人了。”

      为免自家夫人被御厨欺负,他寸步不离包春莹的身边。

      王爷大驾光临厨房,御厨和一众伙夫子不敢怠慢,跟他后面。

      沈见熙:“……”

      包春莹:“……”

      还能不能好好干活了!

      “你们去忙,本王陪景王妃做菜。”

      他们更加不敢散去,诚惶诚恐地留在原地,为首的御厨年约五十,体格魁梧,比沈见熙高一个头,气势堪比在院子巡逻的校尉。

      包春莹瞧着他感到有些害怕,以为他不好说话。

      “殿下,是否不满意属下的手艺呢?”晚膳结束不久就来开小灶,摆明是嫌他的菜做得不好吃。

      沈见熙犹豫一息。

      “殿下但说无妨,属下虚心接受。”

      也好,免得他们像条小尾巴甩不掉。

      于是,沈见熙毫不留情地批评每一道菜,从卖相至味道,直言不讳。

      “杨、杨大人?”

      杨御厨听得一个趔趄,被眼疾手快的伙夫子扶稳。

      这天,他终于回想起曾经被圣上批得体无完肤的恐惧。

      沈见熙不理会原地自闭的他,陪包春莹熬粥做小菜。

      她熟练的烧火技巧和刀功引来一众伙夫子观望,听见有韵律的剁声,杨御厨回过神来。

      白皙小手提菜刀,刀下的频婆果丁大小均匀,刀锋的残影在他们眼前晃。

      杨御厨全神贯注地观察,看出她的烹饪功力来。所谓行内看门道,就凭她的刀功,他就知道景王妃的手艺不亚于自己。

      频婆果、番柿、栗子,是他从没见过的配搭。

      待放了米的水一烧开,便见她把频婆果番柿栗子丁通通放进去。

      接着,她去做别的菜去了。

      杨御厨忍不住问:“景王妃,粥不用发调味料了吗?”

      “不用啦,足味的了。”

      他表示怀疑。

      厨房里剩下许多食材,她挑了一些做荷叶山药粉蒸肉和油焖春笋。

      鲜美的香味弥漫厨房,大家情不自禁地咽口水。粥已经熬好,包春莹舀出一小口到酱油碟。

      “能给杨御厨尝尝吗?”她朝沈见熙眨眼。

      “好。”

      她乐呵呵地递酱油碟给杨御厨。“能帮我尝一尝吗?”

      杨御厨有些激动,有些惶恐,得到沈见熙的眼神准许,他战战兢兢地接过来喝下。

      细琢片刻,他眼前一亮意犹未尽。

      他难以言喻味道,穷尽一生所学才说出两个字:“好吃!”

      “真的吗?杨大人?”

      “具体是什么味道?”

      “是酸还是甜的?”

      杨御厨已然听不见外界的声音,独自悲春伤秋地感叹:“原来是这么简单……味道的极致是这么简单……景王妃,求您指点属下——”

      “杨大人,殿下和景王妃已经走了。”

      他再次原地自闭。

      纷纷扰扰尽远去,沈见熙终于能安静地享用美食,旁边的包春莹也舀了一小碗给自己。

      熟悉的味道令沈见熙心花怒放。

      “好好吃啊,我真是个天才。”

      “哪有人夸自己的。”

      她目光炯炯地注视沈见熙,“那你来夸我,你貌似没有夸过我一次。”

      他执勺的手一顿,“好吃。”

      “不是夸粥,是夸我。”

      他的脸上多了一抹不自在,并挪开视线。

      包春莹不满,把脸凑过去催他夸奖。

      “你——”

      他一转头回来就对上她求夸的脸,彼此近在咫尺,气息炽热。耳根霎时通红,他迅速后仰。

      “你挨这么近做什么!”

      “谁让你不好意思夸我。”

      他急了,挑眉道:“谁说我不好意思?”

      “那你夸夸我呗。”

      “休想对我用激将法。”

      “所以你就是不好意思。”

      他暗自咬牙,盯着她得意洋洋的脸蛋,真想捏一捏。忽然,他的目光落在她弯弯的朱唇上,计上心来。“你真的想我夸你?”

      “当然!”

      “好,你别后悔。”

      包春莹还没反应过来,突然眼前一晃。

      “啊!”轮到她迅速后仰,杏目瞪得铜铃大。“你!”

      他低头在她的耳畔轻语:“这是你要的夸奖。”

      她面红耳赤。

      “夫人,我们把未完成的事完成吧。”

      她别开绯红的脸。“可是……还没吃完粥……”

      “想吃的时候再煨热。”

      翌日,日上三竿,疲惫的包春莹在他怀里醒来,身子酸得不行。

      不行,趁他还没睡醒,她要先起来。

      可是她高估自己的体力,脚一碰地便酸软无比,差点往前摔。

      千钧一发之际,温热的大手把她勾回被窝。

      “夫人,时候还早着。”

      情意潋滟的凤眸含春色,格外妖媚,她不敢直视。“我、我饿了,要起来洗漱。”

      “嗯?”

      她想起昨晚之事,连忙红着脸喃喃:“夫……夫君……”

      她失算了,以为他听见这称呼会放过自己,哪知变本加厉地欺负她。

      昨夜,食之髓味的少年便是听着她喊夫君而不放过她。

      “你可恶!”

      “呵呵,多谢夫人夸奖。”

      柔情蜜意已把她攻陷。

      宣读圣旨的第三天,他们出发上京。

      包氏夫妇携管家夫妇早早到驿站送行,包世鸿把“在水一方”的做法交给闺女。“以后你想家里的话,就做‘在水一方’。”

      依依不舍的包春莹泪眼婆娑。

      “你已经是景王妃了,还哭鼻子。”霍明珠不舍地搂着她。

      为人母最不舍远嫁的女儿,再见面时不知朝夕何年。

      全城的老百姓和官员为他们送行,熙熙攘攘的人群被突如其来的马车冲散成两半。

      马车停在拦截的侍卫前。

      芊芊素手撩开车厢的珠帘,露出一张芙蓉美貌。

      “我与你们一起上京。”

      包春莹又惊又喜。

      沈见熙则乌云盖脸。

      浩浩荡荡的队伍占领官道,杀气腾腾的侍卫随行护送。

      下了近半个月的雨,终于见晴。

      只是某个车厢内乌云密布。

      “我跟祖母做了交易。”沈慕莲与包春莹、沈见熙相对而坐。“与其让我联姻,不如我随你们到京城为沈家扩展家业。这是巨大的利益,祖母无法拒绝。”

      “你自己上京不也可以。”

      “四弟,刚脱离沈家就无情翻脸吗?你们有这么多身手了得的护卫,多护送一辆马车也是护送,不是吗?”她朱唇浅笑。

      “请你交保护费。”

      “等我在京城赚到第一桶金再付清。”

      “哼,你在京城人生地不熟,很难分一杯羹。”

      “呵,四弟有心了。我做的是女子的生意,要另辟蹊径。”

      两人之间的气氛再度剑拔弩张,包春莹适时岔开话题:“大姑子,你到了京城仍是开红妆铺子吗?”

      “当然,做熟悉的生意才稳妥。”

      出发前,包春莹发现芷丹跟来了,问沈慕莲原因。她说:“这丫头的画妆手艺好,是可塑之才,我向祖母要人了。”

      只有一辆马车载沈慕莲跟来,她猜大姑子带的行装其实不多。

      真是冒险之举。

      京城路途遥远,队伍尽量在官道上的驿站留宿。如果天黑前赶不及到驿站,只能在野外休整过夜。

      这一晚出了扬州的地界,队伍在树林旁边的平原停歇。多处篝火升起,搭建木架烤肉。

      烤肉前要把肉类放血去腥,杨御厨等人一手包揽。

      待月上枝头,拂过平原的晚风夹着阵阵肉香。

      沈慕莲和谢姝对于沈见熙肯吃烤肉感到惊奇。

      他悠哉悠哉地解释:“没有繁复的调味料,口感更佳。”

      何况包春莹特意在烤肉的表面涂上一层引人垂涎的蜂蜜,增加烤肉的香甜,他怎么放弃这等口福。

      因此,他们篝火上的烤肉格外香。

      “真好吃,居然还能涂上蜂蜜。”谢姝入乡随俗,用手帕裹着鸡腿的腿骨,亲手抓着吃。

      三位美人手抓烤肉吃,即使举止豪放也是一道美景。

      可惜一道尖锐的哨声不请自来,正在享受烤肉的沈见熙肃穆凝眉,叮嘱身边的三位美人:“你们等会别离开人群。”

      “怎么了?”

      “有情况。”

      话音刚落,一群黑衣人执剑从树林冲出来,朝休整的队伍袭击。

      “有刺客!整队!”

      领队的何将军马上带领侍卫对付来势汹汹的凶徒,他们以包春莹四人为中心建立一道防线,与凶徒厮杀。

      沈见熙也拔出腰间的佩剑,护包春莹三人到身后。

      包春莹好奇地打量他的剑,原以为只是唬人的。

      外围刀剑相接的乒乒乓乓响彻云霄,包春莹与沈慕莲、谢姝搂作一团。

      谢姝处变不惊地分析:“当年我南下的途中也遭到刺杀,目的跟这一批刺客一样,不想我们回京。”

      “应该是有人发现你欺骗他们多年,气急败坏地派人截杀。”沈见熙的剑抹掉闯进内围的刺客的颈项。

      鲜血飞溅,吓得包春莹和沈慕莲花容失色。

      多处篝火被踢灭,火星子四窜,平原恢复一片昏沉。沈见熙寸步不离身后的三人,一脚踹开靠近的蒙面黑衣人,随即一剑穿胸。

      何将军发现有些黑衣人趁乱混进来,及时调遣部分侍卫回防。

      “留活口!”

      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沈见熙不想包春莹看到如此惨绝人寰的场景,劝她随沈慕莲回马车内等。

      纵然留了一个活口,却防不住对方咬碎藏在后牙槽的毒药。何将军来不及阻止,眼睁睁地看着他吐血而亡。

      这时,沈见熙与谢姝悄然对视。

      “何将军,属下在尸堆中找到一枚令牌!”

      他眼前一亮,喊那名侍卫呈上令牌。

      令牌沾血,他急忙擦净,看到令牌上雕刻的图案与字后神情大变,匆匆与随行的官员交待。

      平原已被十来具刺客的尸体弄脏,不适合继续过夜,队伍只好连夜赶路。

      静谧的夜,余下马车的轱辘声与整齐的步伐,车厢微颠。

      死尸遍地的场面犹在眼前,包春莹睡不着,靠在沈见熙的怀里。“你说往后还会有刺客出现吗?”

      他拢紧怀抱,眼底是化不开的墨色。“我会保护你的。”

      “我相信你。你的剑术在哪学的?你从来没展示过呢。”

      “我的一位曾是武官的舅舅教导,为的就是应付这种场面。”

      “难怪你的蹴鞠踢得这么厉害!”黑暗中,她的眸子依然亮晶晶,宛如黎明的曙光。

      他着迷地凝视她发亮的秋瞳,唇角在黑暗中翘起。“我很厉害吗?”

      “是啊,多亏你那时把球踢破了,哪有正常人能跳这么高?”

      “所以我不正常?”

      “是夸你厉害!”

      “你知不知道,”低沉的呢喃厮磨她的耳畔:“称赞一个男子厉害,很危险的。”

      怀里的人微微一抖。“我、我困了,不跟你说了。”

      他莞尔,不再逗她。

      六天后,队伍抵达京城的郊外。越接近京城,包春莹越忐忑不安,从没想过有朝一日有机会面圣。

      不过老太监说,进京前他们要到城外的驿站梳洗一番,换上朝服面圣,有宫里来的嬷嬷、宫女接应。

      未时,城门大开,锣鼓喧天的仪仗队与禁卫护送景王与景王妃进宫,城里的王亲贵胄和老百姓引颈眺望。

      五马與车之上,梳着飞仙髻的少女穿着正一品、海棠纹的紫色钿钗礼衣,雪青千水裙;桃花妆粉雕玉琢,尽显江南女子的娇柔。

      少年一袭蟒纹的紫色冕服,玄色的远游冠束发髻,其英朗的剑眉、魅惑的瑞凤眼完全展露,锋芒不敛。

      有其他皇子在场看热闹,因为少年的容貌而震惊。

      后一辆凤辇之上的女子是绝色,凤仪天下的气势使某些观望的家族色变。

      京城即将变天。

      第一次被全城的眼睛盯着,包春莹很怀念乘马车的封闭感,保持微笑的脸快要笑僵。

      她羡慕身旁的沈见熙能面无表情。

      浩浩荡荡的队伍进入皇宫,她见识到被满朝文武百官迎接的盛况。她谨记嬷嬷的提点,在御前不敢抬头。

      “儿臣参见父皇,父皇万寿无疆!”

      “臣妇参见陛下,陛下万寿无疆!”

      “免礼。”

      重如泰山的气势压得包春莹不敢喘气,旁边的少年倒是从容不迫。

      “皇儿,抬头让朕看看。”

      沈见熙如圣上所愿抬头。

      一刹那,不但前排的官员震惊,连顺元帝自己也震惊一息。

      太像了!

      父子俩起码七成相似。

      之前提议滴血认亲的官员直接闭嘴。

      顺元帝掠过一丝欣喜若狂之色,恢复面无表情。“好。即便流落民间,亦是天上石麒麟也!你初来京城必定要先安顿家眷,退下吧,你得空,朕再宣你进宫。”

      面圣就此结束,包春莹还没反应过来。

      朝上的百官也没反应过来,就听见顺元帝喊退朝。

      “陛下,立储君一事……”

      “陛下,还没考验景王的品性……”

      顺元帝烦躁地一甩龙袍,“退朝!”

      左丞无奈地摇头,深知陛下是着急见佳人去了。

      阔别十八载,心急如焚。

      “陛下且慢!”

      百官瞅是谁不怕死——原来是何将军,没事了。

      刚想走下龙椅的顺元帝阴沉地抬眸,示意他有事快说。

      何将军硬着头皮禀报:“末将护送景王、景王妃和静妃……”

      “不是静妃,是皇后。”

      何将军马上改口:“末将护送皇后、景王和景王妃途中,在扬州的地界遇刺。末将剿灭刺客后,发现刺客携带的信物。”

      顺元帝的脸霎时冷若冰霜。“呈信物!”

      比起肃杀的山堂,崭新的景王府一派和谐。

      宫人对于王府的主人感到好奇与惶恐。

      包春莹察觉气氛有些紧绷,对宫人露出善意的笑容。他们顿时提起干劲,殷勤地搬运行装。

      新入住王府,她和沈见熙有得忙。

      忙到黄昏,任职于景王府的长史凝重地回书房禀报:“殿下,翊王涉嫌派人在扬州行刺,被打进大牢,秋后问斩,而淑妃被打进冷宫。”

      沈见熙正在翻阅王府的账本,淡淡地“哦”了一声。

      长史耐人寻味地提醒他:“翊王是最有能力竞争太子之位的皇子。”

      “嗯。”

      他深深地打量神色淡然的沈见熙,又说:“现在是殿下最有希望,朝中必然有想笼络殿下、视殿下为眼中钉的。”

      沈见熙放下账本抬眸:“本王不是父皇的眼中钉便可。”

      长史震撼当场,笑了笑。“臣自当全力协助殿下,忠心不二!”

      “好。”

      不久,门外的九英禀报景王妃已经做好晚膳,请景王移步到欣兰苑。

      沈见熙终于露出一丝笑容,负手离去。

      顺元四十二年,顺元帝立景王为太子。同一年,圣上的皇弟汝南王回京,进宫禀报自己被刺客追杀至临安时被景王妃的家人所救,顺元帝当即赏包世鸿为开国县子,追封景王妃为县主。

      同年,太子妃佩戴光彩夺目、设计独特的珠宝,画着罕见又娇艳的妆容出席宴会,引来其他王妃和淑女来打听。

      自此,京城的千金淑女、贵妇王妃都知道有这么一家惊鸿阁,而太子妃当日出席宴会的妆面风靡京城。

      声名鹊起的惊鸿阁客似云来。

      亦是同年,传出状元爷王墨之追求惊鸿阁的老板娘的大瓜。

      顺元四十三年,顺元帝退位陪皇后到洛阳行宫暂住。鲜为人知的是,顺元帝经常吃皇后的闭门羹。

      顺元四十三年九月,太子即位。

      顺元四十三年十二月,举行封后大典。

      雪絮满城,凤尾红衣曳地,新帝牵着新后的柔荑踏上金銮殿的石阶。

      他仍保留少年时的意气风采,对身旁的爱侣柔情莞尔:

      “江山为聘,还你一个盛世大婚。”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5章 结局(合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