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初恋 ...
-
话说我们这位天宝小公主可是从小儿在蜜罐中长大。出生时天降祥瑞,算来如今已有十四岁。爷爷是赫赫有名的东疆老国主,父亲是东疆监国的王子,母亲是王妃,也是父亲唯一的嫔妃。
自从老国主决心礼佛后,便遣散了自己所有的嫔妃,因此诺大的东疆宫廷,人口关系简单,俨然一个寻常百姓家庭。
小公主打小养在老国主身边,一同住在蓝城的行宫里。这行宫虽然距离王城只有半日的路程,却仿佛是隔绝了外面的世界,是一个清幽寂静的地方。王城就不一样了,人来人往,一片繁华。小公主很喜欢王城,因为热闹,也因为父王和母妃就住在那里。
国主爷爷礼佛,一开始只是当做修身养性,因为东疆并无真正精通佛学的大师。后来来了一个大和尚,叫做莫严,此人原本在西州做国师,为西州皇帝宣扬佛法,却不料篡位的皇帝认为佛法为异端,下令举国灭佛,危难之际,莫严在弟子的掩护下,乔装打扮,一路逃亡。因听闻东疆国主尚佛,慕名前来,意图再次将佛法发扬光大。国主欣然收留了大和尚,甚至为其在行宫里建造了云麓寺,日日听其讲经,对他的学说很是信服。
大和尚来的时候,带着一个十多岁的小男孩。天宝与他有过一面之缘,记得他额头有一道浅浅的月亮形状的伤疤,长得像是一只警觉的麻雀,眼里仿佛有什么深仇大恨似的。他的眉毛浓黑,说真的,天宝此前还没有见过哪个人有这样浓黑的眉毛。他的眼珠子也是漆黑漆黑的。虽然衣着简陋,但是面容白净,有些像……像夜间挂在枝头一轮惨白的月亮。天宝觉得,他整个的人,就像是一团黑影。天宝不懂,人为什么要有悲苦。她是快乐的,所以以为快乐是人生的常态。
在小公主的记忆里,蓝城行宫总是有着很多身着青布衫袍的秃头男子,日日敲钟诵经,嗡嗡之声萦绕在整个行宫之上。国主爷爷便盘坐在那片嗡嗡声最中央的蒲团上,他的旁边总是坐着莫严大和尚。大和尚是一个胖胖的老头,白色的眉毛如同草丛一样杂乱而浓密,底下藏着一双笑眯眯的眼睛,仿佛洞穿了世间一切的道理。
国主爷爷年轻一些,但也眉须花白,身材清瘦,形容整洁,只是眼神总像是含着冰块。然而,当小公主在侍女和乳娘的簇拥下,一蹦一跳地跑进寺院,穿梭在拥挤的和尚中间,用清脆的声音叫着“爷爷!爷爷!”时,他的眼神会立刻柔和起来,像冬日阳光下的蓬松白雪,整个地投送到小公主身上,关切地看着她的每一步,仿佛这样就能扶住她,使她不会再跌倒。
这时旁边大和尚的眼光却在国主身上,眼里露出意味深长的笑意,像是看穿了这位帝王的复杂心事。待到公主爬到最后一个台阶上,国主爷爷便张开双手,一把将其揽起,放在膝盖上,亲昵地摩挲着小公主的发髻。小公主最喜欢揪爷爷的胡子玩,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十多岁,尽管父王和母妃每每看见时总会惊愕不已,用最严厉的眼神示意这是不好的行为。然而,天宝公主天性大大咧咧,并不以为意。
天宝公主在行宫里并不孤单。她有两个最好的玩伴,一个是慕容将军的公子慕容世初,一个是拓跋宰相的女儿拓跋玉儿。还有一个,那个眉头紧锁的少年,天宝知道他一直在蓝城,可是后来再没有见过。
慕容将军一生随国主爷爷出生入死,现在是东疆最厉害的大将军,世初哥哥是他的小公子。拓跋宰相是朝廷的柱石,妻子是父王的长姐,玉儿姐姐便是这位皇姑姑的独女。国主爷爷以陪伴公主为由,将世初哥哥和玉儿姐姐自小接到行宫来,赐院居住,日常与公主一同玩耍,一同听佛经,一同上学。
世初哥哥年长天宝三岁,脸上混合了慕容将军的粗狂和他那汉族母亲的精致,小小年纪便已经与不少侍卫一样的高了。玉儿姐姐年长两岁,是典型的乌卓美人,高鼻深目,大大的眼睛忽闪忽闪的,脸颊泛着天然健康的红晕,像一朵清晨带着露珠的玫瑰。在天宝还稚气未脱的时候,她已经出落的亭亭玉立,人群中总是最光彩照人的那一个。即使是无忧无虑的公主,有时也会忍不住对玉儿姐姐投去羡慕的目光,总是在想,中原书上说的“闭月羞花”,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了吧。
三个小孩,耳鬓厮磨,朝夕相处。然而在那些看不到尽头的漫长岁月里,少女的心事正在抽枝发芽。
天宝爱听故事。虽然教他们的夫子讲得都是太平盛世的圣人典故,教授佛经的和尚讲的都是佛祖涅槃之类的佛家经典,可是天宝最喜欢的还是英雄的故事。在这个战乱的年代,还有什么比英雄的故事更有趣味呢?几百多年的时光里,产生了那么多的英雄,留下了那么多荡气回肠的故事。
可是行宫里能给她讲故事的人并不多。她们讲的故事,总是翻来覆去有限的几件,已经不能满足天宝的胃口了。而且父王和母妃渐渐的发现天宝整日里出口便喊打喊杀的,实在有失王室体面。他们说,女孩子家,应该以温顺恭谨为主。于是下令宫里的人不许再给天宝灌输一些不正经的东西。
可是胃口一旦被打开,就很难戒掉了。于是天宝便去找各种历史典故与传奇杂剧,从书卷里搜寻英雄的事迹。书里的人物那么有趣。他们身长八尺,容貌甚伟;他们身着白衣,剑眉星目;他们谈笑风生,挥斥方遒;他们武功盖世,博学多才……而最最重要的,也是最最吸引天宝的,他们总是有一位美丽的爱人,“冲冠一怒为红颜”,那是多么美好的故事啊!
在所有的英雄之中,天宝有一个最喜欢的人物。据说那是一位北国的皇帝。可北帝是东疆的敌人,即使是小宫女小太监都知道这件事。有次她在王宫里,吵着要嫁给北帝为妻,被母妃听到了,狠狠责罚了她身边的侍从,将那些爱讲故事的侍从都撤了去。他们似乎都很怕他,也很恨他,连提也不愿意提起他。若是实在绕不过去,也只用“那个魔头”来替代他,说他会毁坏一切的和平。
在搞清楚了这点后,天宝并没有因此也和他们一样怕他恨他。相反,她只是将这个秘密藏在心里,独自个儿继续喜欢他。这是她的心事,是一片秘密的花园,除非她允许,否则没有人可以进得去,窥见她的秘密。
在天宝看来,他是当今天下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帝王了。近来读的传奇杂剧里,几乎都是他的故事。书里说他长相英俊,年少成名,说他征战四方,一生戎马。还说他有一位最爱的女子,一位美丽的亡国公主,他曾为了那位女子做了许多轰轰烈烈的事迹。比如在她国破家亡的时候,千里单骑,营救了他的公主。在老皇帝老皇后为他选择的许多门当户对的女子当中,执意娶这位举目无亲的亡国公主为妻,与她生子,敬她爱她,给了她全天下最盛大的荣宠。
可是故事的结局,美丽的公主死了,死在了他最爱她的时候。可是然后呢?之后的故事便很少有人提及了。可是天宝却总觉得意犹未尽。按照天宝以往读过的故事,最爱的人死了,那么剩下的一个也不再独活。同生共死,才显得爱情忠贞。所以,他也死了吗?天宝困惑极了,她想知道答案。于是寻着蛛丝马迹,翻遍了所有史书,却最终发现他不仅活着,还是当今北国在位的皇帝。她死以后,他又活了十多年,还娶了别的妻子,三宫六院,子孙无数。
英雄的光环瞬间失去了光彩。天宝觉得失望极了。
可是少年的脑袋很容易忘记不愉快的事情。她依旧喜欢英雄,在她的想象中,英雄已经随着他的爱人死去了。至少,他的爱情已经死掉了。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爱情是独一无二的,是一生一世一双人。
天宝得过一幅画,是在王城的小摊上买的。画里是一位骑着白马的白衣将军。于是照着这画,天宝沉浸在对北帝的幻想里,想象着他一定是英俊潇洒,一定是身穿白色铠甲,一定是骑着白马,踏着圣光而来。
直到有一天,天宝在行宫的城楼上看见了慕容世初跟随慕容将军自边关归来。那是一个晴天,阳光澄澈,他穿着白衣,骑着白马,缓缓进入城楼。天宝认定了他就是那个将军。从此心目中的将军有了具体的形状。他不再是一个让父王和母妃谈之色变的北国人。他是东疆人。他是大将军的儿子。
少女春心萌动,朦胧地,天宝觉得自己要嫁给他,要永远永远和他在一起。
可是永远有多长呢?小小的天宝并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