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江枫暖树,落月摇情 ...
-
白雪见这个人,属于人狠话不多的类型,她一直信奉的是实干出真知。在她的思想里,靠劳动和工作可以解决一切叽叽歪歪和矫情做作的问题。当然,感情问题也不例外。
她的爷爷不许她看上一个日本人,她立即就能看清形势,痛苦萎靡解决不了问题,反抗愤怒也不是她可以做的,那就只有工作。她可以一个月背下来一本处方宝典,从早八点连续工作到晚八点,还可以兼顾小诊所和大学讲师的课程。这种另类的逃避方式的后果发作起来也是报复性的,身体毕竟不是铁打的。
让她更加气馁的是,她发现,越是拼命想忘记的,在记忆里植根越牢。现在她躺在病床上只剩下唏嘘感叹。
白雪见不知道松竹秀一是如何找到她的,诺大一个北京城,她这样一个渺小的人放在哪里都会被人海淹没。而她的这个小诊所,北京城更是有无数类似的诊所隐藏在街巷。他到底是如何找到的呢?
松竹秀一临走时她在昏睡,等她醒来人已经杳无踪迹。雪见翻看手机,微信消息好几个未读,吴足球的,院系领导的,病人的。手机微信通讯录里多了一个人。名字就是中文的松竹,头像是北海道的小院,夕阳暮色,木板走廊,绿竹苍翠,百草馨香。点开头像,消息是日文打字,“我到了哈尔滨,天气真冷啊!”后面还有配图,裹得严严实实的松竹秀一一身雪白的厚羽绒服,只露一双眼睛在外面。背景是冰天雪地的哈尔滨,身后是哈尔滨火车站。图片下边是中文“白雪见,我想你。”
怎么形容白雪见此刻的心情呢?她想爬到高高的景山上,痛快肆意地哭一场,她想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声嘶喊,直到声嘶力竭。她情绪起伏,胸口闷胀,头脑清晰,思绪混乱。就在她手足无措时,丁佳林从外面进来,手中拿着饭盒,见她醒着,张罗着她来吃饭。雪见说:“佳林,能不能请求医生再给我来一针镇定。”
白雪见的请求最后也没有得到医生的同意,她的管床大夫是高她两届的神经科的师兄。师兄坐在她的床边严肃地对她说:“少喝咖啡,按时休息,像你这个年纪,如此严重的神经衰弱已经很少见了,你也是医生,要爱惜自己的身体。”雪见当然不能反驳,只能称是,但她还是有些急切地问师兄自己什么时候可以出院。师兄看她的样子也知道自己的一番口舌算是白费,最后只好拿出杀手锏,“先住几天吧,直到你晚上能脱离药物,睡一整晚再说。”
在医院白雪见是彻底闲下来了,这还让她有些难以适应。为了有些事做,她只好用手机把自己邮箱中的论文文稿下载出来,挨个修修改改,并构思着准备发表一篇关于骨关节韧带磨损的新论文。
有了新号码并得到雪见微信的松竹秀一一天好几遍地给雪见发信息。哈尔滨中央大街的雪景建筑,冰封的松花江和雄伟的阳明滩大桥,壮观的国际体育中心。每张图下都会配有文字说明,有时是中文,有时是日文。冰雪中的松竹秀一笑得开怀灿烂,他毫不掩饰地写到:“白雪见,你忘不掉我的,我知道。”
“中国的新年,我就会回去见你。好好地等着我。”
白雪见坐在医院的小花园里。虽然已入深秋,北京中午的阳光依然是温暖和煦的,不同于北国的冰雪封城。她耐心地回复松竹秀一的每一条信息,仔细看着他发过来的每张图片。这种感觉像极了当年在日本两人还在一起的时光,短暂地分别,互相分享工作和生活的趣事,亲密又温馨。
松竹秀一中午吃的是老东北特色的烧烤,他举着硕大的烤肉串吃的满嘴是油,芝麻粒还粘在脸蛋上。在图片下边,他还配上文字,“东北的朋友请吃好吃的肉,太香了,雪见有机会带你来吃。”雪见看他的吃相在下面给他回复:“中国美食博大精深,烤肉好吃,烤鸭也不错,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体重。”一会儿,松竹秀一的消息就回了过来,“嗯,说得很对,我到中国后重了5斤,还好不做运动员。”
或许有一条道理很对,中国古语说“心病还得心药医”。雪见自从入院后,每天晚上都能睡得安稳,甚至连梦也不做了。她的师兄都感到惊讶,这来时病病恹恹的一个人,转眼就精神焕发,是自己的医术太好了?雪见看看镜子中的自己,眼睛闪亮,皮肤光滑,连眼睛下方浓重的青色黑眼圈也没有了。看来休息果真是最好的良药。
出院后,她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计划,看诊依旧,讲课照常,只是她将病人定出了轻重缓急,将更多的机会给了自己的学生,除了重病急病,她也不再事事亲为。
她和松竹秀一的联系时间也挪到了晚上。松竹秀一现在正在努力学习中文,每天絮絮叨叨和雪见聊好久,除了要求雪见和他说中文,还要问雪见许多语言问题。比如他问雪见,东北人常说的“磕碜”是啥意思。雪见回复他说,是难看的意思。他还要问,为什么不直接说难看呢?为什么要说磕碜?雪见只好再次回复:“中国语言博大精深,地方语种众多,词汇量巨大,类似于这种只需要记住,没有原因。”然后雪见还补充一句:“东北语言是最利于交际的汉语语种,好好学。”她可以想见,将来一股大碴子味的松竹秀一,一见面就是:“你好呀老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