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9、省冬运会·在这里新生 ...

  •   季林越很快换下表演服和冰鞋,披上外套找过来。

      正有选手上场亮相,叶绍瑶的耳边都是掌声。

      她向旁边让了一座,笑盈盈地说:“不错呀,你现在还暂列第一呢。”

      在最后一组全省高手如云的厮杀下,他居然能够以弱小的分差,将许多小有名气的选手甩在身后。

      但高手本人只是指了指脚边的鞋包,暗示有人的鸠占鹊巢,让他自己的鞋晾在外面。

      “帮我保密,求求你。”叶绍瑶双手合十,抵在唇边乞求。

      知道会是这个结果,季林越默默拉开拉锁,把自己的鞋装进书包里。

      随着最后一名选手的表演结束,所有男单都已完成今天的短节目比赛,季林越排在所有选手中的第三位。

      叶绍瑶首先堆笑,给恩人献上祝贺:“恭喜恭喜!”

      温女士尤其高兴,整理整理衣服起身,被邵女士打趣说像是要去发表获奖感言。

      但季先生却不急不缓地认为第三名是意料之中,让他不要骄傲。

      “你就端着你的架子吧。”

      温女士把丈夫甩在身后,拉着叶家三口一起下馆子。

      “姨,我们不看双人滑吗?”

      省冬运会花样滑冰比赛的首枚金牌将会在今晚的双人滑项目产生,这也将是本土世界冠军的荣耀卫冕之战。

      “毫无悬念的冠军,哪有吃饭重要。”季先生说。

      叶绍瑶念念不舍地往冰场最后看了眼,她原本还想一睹世界冠军的风姿。

      走进灯光充盈的场外大厅,温女士注意到季林越手里背上鼓鼓囊囊的包,不禁疑惑:“你今天出门带了这么多东西?”

      季林越不露神色地瞟了眼始作俑者,撒谎说:“我怕路上的雪把鞋打湿,所以多带了双备用。”

      好拙劣的理由啊,但对两家家长却意外得管用,谁都没再怀疑。

      说起书包,这几年季林越长高了不少,连从小背到大的书包也被衬得小小的。

      “林越是不是有一米七了?”

      邵女士打量着男生,从前那瘦瘦矮矮的一小个娃娃 ,现在也需要抬头仰视了。

      “刚量过,”温女士说,“一米七二,快比他爸高了。”

      一米七二,应该是每次校运会都被老师点名举班牌的存在吧,叶绍瑶想。

      她猝不及防被妈妈揉了脑袋:“你小时候还比林越高呢,现在怎么不长个?”

      叶绍瑶这几年发育得慢。如果以前有邻里因为身高误会他俩的关系,她还可以拍拍胸脯纠正说是同龄的姐弟,但现在这么说可没人信了。

      “那是因为他天天喝牛奶。”她闷闷地回答。

      以前小叶绍瑶热衷于收集废品,卖给收荒匠的牛奶瓶基本来源于他的手下留情。

      虽然他间接给自己创造了财富,但叶绍瑶还是需要声明,自己在班上可算不上小矮子,只能怪季林越太高了。

      “教练向我们说过这个问题,”身高对于一个花滑运动员可是一个限制因素,温女士有些犯愁,“他说季林越一直在窜个子,让他的跳跃和旋转重心一直不稳定。”

      冲破了一米七,接着就是一米八的大关,但目前国内现役男单选手还没有出现一米八的大高个。

      “你有没有信心当华夏最高的男单?”叶绍瑶开起玩笑,“我是指身高。”

      季林越在她耳边说出答案:“你的鞋质还在我包里。”

      可恶,被拿捏了。

      “身高不是问题,”叶绍瑶披上假笑面具,让温女士放宽心,“季林越手长腿长,做技术动作多好看呀。”

      ……

      比赛最后一天,余下的冰舞和两项单人滑将相继诞生冠亚季军。

      叶绍瑶特意在前一晚调好了早晨七点的闹钟,但人到六点已经从睡眠中转醒。

      以前每次赛前,她的大脑都会这样兴奋。

      看来,虽然现在的身体健康状态不及以前,但精神还是照样上着发条。

      她今天也串通了聂心,只要早点回家,这应该是一场无可挑剔的骗局。

      但她没想到今天的赛场会上演诸多戏剧时刻。

      “短节目第一的选手弃赛了?”刚到赛场,叶绍瑶就被震惊地说不出话,“为什么?”

      “她的教练对外说是因为急性阑尾炎,现在人还躺在医院。”

      似乎是病得不轻,她不自觉摸了摸膝盖,面露难色。

      穆百川抓取到她的表情:“你也想弃赛?”

      “不,这可是我往前冲的好时候。”她说。

      叶绍瑶昨天算过自己的技术动作BV*,只要赛时没有摔倒失误,只要艺术表现能够保持在两年前的水平,最终排名基本可以保持在短节目名次上下。

      根据体育总局公布的《2010年可授予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赛事名录》,只要她获得本场女单比赛的前八名,就可以被授予三级运动员的称号。

      多好的机会啊!

      她起码可以靠这纸证书选择一个不错的高中。

      “心浮气躁,今天的体能训练完成了吗?”穆百川打断她的遐想。

      “完成了!”

      为了挤出更多的上冰时间,她可是提前三站下车,一路从公交站台跑来的。

      “韧带也压了?冰感找到了?”

      但跨过一重山,眼前还有更多连绵起伏的山。

      “我这不是刚来嘛。”路得一步步走。

      等她在地上摸爬滚打时缓过神来,她的冰鞋还在季林越包里呢。昨天晚上她吃饭吃高兴了,直接屁颠屁颠跟着爸爸妈妈回了家。

      完全忘了自己的鞋质。

      她和教练四目相对,显然简单的开腰不能在他眼皮底下拖延太多时间。

      “教练。”有个一米七多的男生推门走进副馆,身上还带着外面的冷意。

      她的救星又出现了。

      穆百川随口打了招呼:“男单比赛在晚上七点,你也记错时间了?”

      “我来训练。”

      季林越站在叶绍瑶的身边,偷偷把背在身后的鞋递到她手里。

      叶绍瑶感动得热泪盈眶。

      穆百川的目光在他们脸上来回转:“不愧是一起长大的。”

      趁教练转移注意,两个小徒弟蹲在板墙下讲小话。

      “你的鞋太旧了,鞋帮塌得不像样子,”季林越说,“你之前绑的胶带也松了,我给你带了一卷新胶布。”

      这已经不是单一个雪中送炭可以描述他的慷慨。

      叶绍瑶送上了最衷心的祝福:“我拿不了前八没关系,你必须得上领奖台。”

      “这样会让我的领奖台问心有愧。”

      “没关系,你帮我写作业就好。”

      季林越冷下脸,他感动早了,只用最寒冷的语气说:“你健康比完自由滑就好。”

      因为短节目获得了第七名,叶绍瑶一跃进入倒数第二组,这给了她很多胡思乱想的时间。

      在后场,她一边劈叉热身,一边思考瞒住爸爸妈妈继续训练的可行性。

      接下来的寒假有许多自由时间,但收假后,她的训练又将被缩减得零零碎碎。

      且不说下半年将升入高中,将面临着中考这一道坎。

      哦,她去年的课程费还没给教练补上。

      她合计过这几年攒下来的零花钱,有一个算一个也还差上好几百,这还是在教练给她打了半折的基础上。

      太愁了,愁得眉毛都快要烧起来。她索性在地上躺平。

      刚从内场回来的陈青梅路过练功室,推门鼓励:“叶绍瑶,加油呀。”

      她的短节目表现平平,自由滑在第二组出场,现在已经完成了所有比赛。

      “你的自由滑怎么样?”叶绍瑶问。

      “后外点冰三周没成功,今天几乎是用两周套扛起来的,两场才得了一百二十多分。”

      “接下来还有全国锦标赛,别灰心。”

      “我今年状态不好,目前还在考虑报不报名。”

      “去青年组也行。”

      全锦赛是华夏一年到头最盛大的花样滑冰赛事之一,赛事积分比其他地区级比赛要高不少,是全国顶尖选手的香饽饽,竞争尤其激烈。

      青年组因为年龄的严格限制,参赛人数不比公开组,加之报名条件也不如公开组严格,竞争也会相对弱一些。

      “请叶绍瑶迅速到大厅集合。”见接下来的选手没到齐,有工作人员挨个房间找人。

      她借陈青梅的手起身,拍掉腿上的灰尘,整装待发。

      “该我上场了。”

      刚被清冰车扫过的冰面反着水光,叶绍瑶低头看着自己的倒影。

      “叶绍瑶,来自岸北市星未来俱乐部。”

      四周依然是暗暗的,她在冰场中央抬头逡巡,看见人影攒动,有许多观众在比赛继续后重返内场。

      这应该是她所参与过最隆重的比赛吧,虽然今天没有明星选手的人气加持,但因为恰逢周末,手里有票的市民也会选择来这里愉悦放松。

      好赖是省级赛事。

      “叶绍瑶加油!”

      陈青梅已经蹿到选手席给她当忠实粉丝,另一边的俱乐部团票席,向琴琴和其他眼熟的同学也来了。

      她的亲友团还真不少。

      六分钟练习,她把每个旋转和跳跃的进入动作都试了一遍,还算顺利。

      希望这一次的自由滑能有一个结果。

      “接下来上场的是叶绍瑶,来自岸北市星未来俱乐部,短节目后排名第七位。”

      熟悉的《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响起,她睁眼,仿佛回到了两年前的体育场。

      当时她也踩着同样的旋律,面对未知的一切。

      第一个跳跃2A+2Lo,阿克塞尔跳远度优越,接的后外接环跳也是高水准的。

      她如乐章里的音符从容,在肢体上不失优雅真挚,随后进入定级步法,衔接自然。

      第二乐章的速度在独奏中加快,这一段最是消耗体力,叶绍瑶选择用后压步进入第二个跳跃,变奏结束的同时落冰。3S单跳,跳跃足周,落冰没有拧动脚腕的冲击,她松了一口气。

      和弦声部接入,她用连续的换足联合旋转搭配有力的配乐,在琴键摁下时换足掖腿转接提刀燕式,基本能够卡上重音。

      《第一钢琴协奏曲》很长,节目只是有选择性的剪辑了协奏曲的三个乐章,在第三乐章中,曲风重新抒情,就像春天再次来临,世界重新充满生机。

      她还剩下最后一个3T+3T。

      当初她央求编舞师把难度最高的三三连跳放在节目中后段,就是为了能够获得额外的加分*。

      但在两年前,因为膝伤和体能消耗,她没有如愿。

      这次呢?

      叶绍瑶没有选择调整技术动作,也没有将这个连跳与其他跳跃置换。

      她想完成这个本该在两年前就完美呈现的节目。

      压着节奏,她下蹲起跳,虽然第一个跳跃的远度很可观,但因为重心往前倒,轴也有些过于向前倾斜。

      但好在是站住的。

      她没有犹豫地接上第二跳,这次她保守了跳跃距离,主要是奔高去。

      轴心很正,她无误地完成了自由滑中的最后一个跳跃。

      随着乐曲的青春昂扬,她仰着身体,在躬身转中结束这一篇章。

      但她的滑冰生涯却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她如春天一样,在这里新生。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9章 省冬运会·在这里新生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一般会在凌晨更新(稳定日三ing),大家可以早上看。同类型竞体题材:《窥雪[花滑]》、《半生瓜[羽毛球]》,专栏求收藏~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