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郎州春满 ...

  •   定安侯萧家,铁血将心,威振寰宇。未能逢盛世,遇明主。先帝爷将萧氏一家明升实贬,赐迁到边城雍郎,雍郎之地有古来商路,繁华如梦,今昔如昨。

      定安侯——萧西镇受封为雍郎郡大都护,庶边守土。说起这个名字,知其名者多以其为镇西之意,实为定安侯出生为陇西一小镇中,原本没有文雅的名字,西镇二字还是从军几年后自己改的。

      定安侯本就发迹于陇右,老爷子为了报国与君,功成武就货于帝王家,硬是从这小小弹丸之地靠着军功一路挤上去,没有世家举荐,一路走来尤为艰险。然而当年朝堂是九品中正制,需要世家引荐才能入仕为官,世家主手持玉符,谈笑间就阻了寒门晋升之路。大世家的家族们最是看不惯他这样的野路子,以他的武人出身大肆诟病。

      都说李广难封,他终世宗一朝没有封侯,直到先帝登基,信用世家,又觉得萧家是养虎为患。名升实贬,将他迁去边城。临老了,才封为定安侯,没几年又将位子传给了他大儿子萧祐。萧祐是他和嫡妻所出的长子,性情温良敦和,肖似他的母亲。他的嫡妻是中原一个小世家的女儿,只育有一儿一女,是在他陷于朝堂弄权的泥潭,举步艰维的时候被家族作为棋子嫁与了他,性格温婉,安安静静的陪他受了大半辈子的苦。是故他非常疼爱这个大儿子,爵位传给他后,也要陪着他上战场,手把手的教他如何拼杀,如何做将军。一时之间萧家父子的战绩与名声在边关之中鹊起。

      既然中原容不下他,他就在边城好好打仗了,没想到这就像猛虎入了山林,雄鹰放回了天空,北击匈奴,和西北戎族打游击,竟把他们赶出了雍凉关以外,这鱼龙混杂之地的民望极高。边民都是怎么过来的?都是谁拳头硬跟谁混一口吃的,天生长出了活在苦寒贫瘠之的乱时乱地的野蛮凶悍与偏执虔诚。萧家人来了后,萧老爷子和萧祐与那些胡人来往拼杀,让每年都过来打秋风了的胡匪们退出了凉州,那他们就把萧家人奉为神。

      这等民望名声过了许久传到了先帝耳朵里时,他才觉得失策了,本以为萧家人走了,这一窝虎狼之臣离了他卧榻之侧就能清静了,只须逢年过节看一眼萧氏递的折子,过着眼不见心不烦的日子好些年,谁知他一开始就不应该把这抖须的老虎送走。这帝都就像一个笼子,恰好可以框住萧家人的手脚,让他只能做一只凶弱的狼。但现在后悔也已经晚了。他虽宠任世家,但实在只能挂一个仁儒的名头,实则愚蠢庸弱。这时又忙不得找补,将凉州改为郎州,以为此举必可稳定民心,给了萧家如此抬举,也必可收买人心。

      但萧家已经不在乎这些了,在边关三代人骨头摞起来的战功下,连傲气的胡人沙匪们都为之动容,觉得这拼命的打法伤不起,默认了萧家在雍郎的一席之地,平时见了都要给个面子。立下规矩非战时,不互相打杀;行商时,不抢萧家人。甚至每年春夏的商会,也会给萧家下帖子。总之他们也有别样的质朴,只认最凶狠的雍赵人。[国号为雍,皇族赵氏,世称雍赵。]

      直熬到萧家老爷子走了,先帝才好意思召萧祐入宫,半是胁迫,半是诱哄的让他答应了萧氏长女必须要嫁要皇家的诏令。胁迫他,要是拒绝就让他走不出皇城 ,萧家的将士也大半远在郎州救不了,诱哄他,他女儿能得后位,是多少大世家的女儿盯着的位置。啧,欺负老实人,这皇帝柿子就挑软的捏。他与自己那动不动就要撕破脸皮的老爹相比,实在是过于温厚了,可能是遗传了他的母亲。遂他答应了下来,诏书一式两份,一份由萧祐带在身边,一份皇帝留下待自己死后让大臣宣读。

      彼时,正在边境玩沙子的萧予安并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在这一刻已经发生了改变,未来要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承担,自己并不想承担的责任。作为一个类似人质的吉祥物,被架在自己并不想要的一个高位上。

      后来,皇帝尝到了捏软柿子的甜头,又发口谕说:边关苦寒朕体系功臣,要定安侯萧家回京安置。非要把萧氏从边关调回京都。天子之命不得不从,而且萧祐也确实没有反心,只说全凭陛下安排,就又举家回了京。然而萧氏一走匈奴反扑。一时之间朝中没有哪个将领能顶上去,萧祐也默不作声。便又有世家家主提出折中之法,春时打击胡人,秋时匈奴来犯这两个时节放萧祐回去带兵,一回可带走一个孩子一起,但是唯一的儿子必须留在京中。他只能留在京中的锦玉花丛中,从小到大被严家看管,几方势力都怕他出事儿。真真是千金贵子,所以这也是后来二儿子萧予定与他两个姐妹比格外秀气,像个小姑娘的原因。

      先帝这么做,实在是寒忠臣良将的心,即使是萧祐这样的好脾气也不由得有些动怒了,面人还有三分火气呢。所以他打的也一直很不上心,与匈奴有来有往。再加上匈奴抢的粮食,他都会用俸禄抵上,回京时,因为帝王心虚,总会给他双倍奉禄。时间久了,边关将士也不见得真用心抵抗,以免徒增无畏的牺牲。胡人也会意思一下抢掠的样子。因为他们实在不缺钱,位处经商要塞他们打劫商贩也是一笔不匪的收入。只是真的地方苦寒,种不出粮食,没有足够的粮食,就得饿死。

      边民让匈奴抢去一些粮食,萧家用自己的俸禄补上,胡人们也补上一部分,然后让他们跟内地的商贩去买。别问胡人为什么不自己买?因为边地以内都是雍朝的领土了,要不怎么能叫来犯呢。大差不差,只要不是荒年也没到民不聊生的地步。而且直打起来才是青壮年都去打仗了,没人种地,都会饿死。所以边地无论是百姓还是胡匪,都觉得这种中庸之道比他那正直的老爹更适合这里的生活。

      边地数股势力制衡,只认萧家,不认雍朝。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莫名的默契。一旦萧家被皇帝扣久了,这年大打秋风时便更凶残蛮悍一点。让郎州百姓直呼暴徒啊,而往往这时,萧祐就会被急调回来,要拿出自己的俸禄补贴百姓,只不过这回补得更多一点。这种互助的生态就又循环起来了。

      再到先帝爷走了,国殇再加上长女嫁与少年天子为后,萧家人又离开了雍郎半年,战事又起。萧祐因为是国丈,走不开。他命其二子萧予定,三女萧予平先行雍郎州府,接手诸事宜。

      然而他们和那宛如老狐狸的爹不同,是一片赤胆忠心,一腔报国之志。不得不说定安侯把他的小儿子和小女儿保护的很好,让他们不知道帝王的阴险狡诈,懦弱无能。

      他们坚信止戈为武,枕戈待旦,长备无患。二哥予定直接去了凉城关,奔赴战地。三妹予平与他约好,待她稳定郎州后,也去战场与他会和。

      她作男子打扮,来到郎州城,玄甲银枪枣红马,墨发高束白玉冠。周旋于郎城诸势力中事事沉稳,处变不惊。在外人眼中,端的是个不卑不亢的小公子。

      也没多久,她萧予安就迷上了郎州城的花魁。

      郎州的花魁是个男人,纸醉金迷销金窟,形如鬼魅俏郎君。萧予安一见到他就走不动道,作为一个姑娘家,可以说是十分好颜色了。

      花魅只觉得,眼前这个小姑娘很可爱,小姑娘十分严肃,但是要一见了他就笑开,像是一朵明媚的花儿。后来人皆称赞的大将军萧予安醉卧美人膝,醒掌雍郎权。他只能轻巧地笑着,当个配不上她的解语花,他才知道不是每一个小姑娘都是花,她一直是松柏,是鹰鸮,是不及苍空誓不还的。

      受封边郡都尉,封号雍凉。镇守雍凉关内,也有好事的朋友戏称她为关主,不知为何就在边民之中叫开了。雍凉亦有大世家,郎城之主岑家,郎州内有陇右各士族,关外有狼主,二十四枭首。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