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红嫁衣 令初下 ...
-
夏韵从鬼市出来,一路走到人间,总算没有小鬼跟着了,还好在酒家借鬼刀杀鸡儆猴,把他们唬住了,要不还真是个麻烦事。
人人都以为她夏韵占了个大便宜,只要收个魂,就有一百万功德,若是寻常勾魂,撑死也就一百功德,一百万,不仅可以换数次轮回往生,还可以登上鬼界富豪榜,到时再做些生意,发家致富指日可待。
不过,又有谁知道这背后的辛酸,自古有钱能使鬼推磨,无事不等三宝堂,哪有这么好挣的钱,这次要勾的魂正是一只红煞。
正所谓世间有双煞,即为红煞、白煞,人间大多以这两煞为首,行事乖张,所过之处,皆无活口——红煞,是指在大婚当日死去的新娘子;白煞,则是死于溺水,且怨念极重的人,俗称水鬼。
死在大婚之日,又怎不会心有不甘,果然,天底下没有白给的午餐,看来是要好好和这位新娘子会一会了。
一边这样想着,夏韵一边在闹市中穿梭,躲着过路的行人,若是不小心附身了那个倒霉蛋,可是会扣功德的。
从过路的行人口中得知,今日正巧是县令家的大公子成婚,那么要见的红煞想必就是这位县令公子未过门的新娘了。
翻开阴阳册——穆语,青海人,生于怀仁二十三年,死于天道元年,辰时三刻卒。
夏韵卷上阴阳册,不禁内心吐槽这阴阳册连个具体点的死亡地址都不给说,怎么找鬼,也难怪鬼界的人丁稀少了,要不是这次的目标是个红煞,范围缩小了一圈,恐怕是找不到了。
夏韵伸出手指对准地平线和日头,差不多一刻,看来要在三刻前找到这位穆语姑娘了。
姚绵堂是淮水县有名的药铺,不仅医术高明,关键十二个时辰都有人在。
一个书童从姚绵堂出来,左右手都提着用油纸包住的药,一溜小跑到不远处的马车旁,一看见马车的帘子被自家公子掀开,顿时像见了鬼似的,大声道:“公子,快把帘子放下来,担心着了风!”
透过帘子边的缝隙,可以看到一位身着白衣的少年,虽是二十出头的模样,面色却比霜还白,整个人看起来病恹恹的。
见公子无动于衷,书童竟直接伸手把帘子放了下来,上官轼面露不悦,他这才意识到自己身为书童,怎么能对主子这么说话?连忙道歉:“抱歉,公子,我说错话了。”
上官轼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无奈的笑,柔声说:“无妨,只是太久没见太阳,想看看。”
“今日街上人好多,好像是县令家的公子成婚,估计都是来寻赏钱的,哈,真热闹。”书童远望着长长的街市,隐约还能听到迎亲队伍的锣鼓声。
“是啊,真热闹。”上官轼把帘子掀开,毒辣的阳光射在脸上,一时间睁不开眼。
书童乐呵呵地自言自语:“嗯,还能沾沾喜气儿呢!”
一转头,就又看见公子又把掀开帘子向外瞧,撅起嘴道:“公子,你又忘了。”
上官轼应了一声,就把帘子放下了,书童把药放在马车上,就驾着马车回府了。
“公子,你身子不好,下次就不要亲自来拿药了,大夫说了,你这病要静养。”
“好。”
一路上,上官轼都心不在焉,无论书童说什么,就只会一句“好”,脑海里总有一个挥之不去的身影——和他一样,满身血腥,又和他不一样,懂得凭心而动。
一个他这辈子都忘不掉的人,在对方最狼狈的时候互相感激,努力的活着…………
县令府门前,一个身穿褐色长衣,文质彬彬,约莫四十岁的中年男子正在迎接进府的宾客,此人正是如今淮水县的新县令。
听着过往宾客的祝贺,这位县令老爷却有些心不在焉,总有意无意的望向迎亲队伍必过的长街,一旁有眼色的就立马前去“安慰”县令,少爷洪福齐天,等新娘子一到,一定马上好转。
这话似乎说到了县令心里,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其他人也纷纷跟着说好话,拿到了不少赏钱。
不远处传来一阵阵唢呐声,接着便看见一条长长的迎亲队伍向着县令府涌来,县令赶忙抚了抚袖子,又正了正官帽,就下了台阶,远远就瞧见了老嬷嬷从远处递来的安心的眼神,将手扶在腰间。
十里红妆,却无高堂在座;点红唇,守朱砂,只为等一不归人;五年光阴是一梦,恍如今朝…………
人人都以为她穆语是这淮水镇最风光的女子,生于苦寒人家,父亲只是一个穷书生,却可以被县令少爷看中,嫁入高门,可哪人又知,自始至终,就是一次恶心的“交易”。
红轿落地,嬷嬷连着喊了几声“请娘子下轿”,等来的只有轿子里死一般的寂静。
意识到不对劲,待掀起帘子时,却只见一具发白的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