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中秋雨夜,琴声相见 ...

  •   春秋战国时期。
      一位姓俞名瑞字伯牙的公子,他是楚国郢都人。可是那公子虽然是楚国人,官职位却落在了晋国那块地,官仕是为上大夫。
      俞伯牙奉了晋王的命令,去往楚国进行国家之间的友好访问。俞伯牙讨要这个差使,因为他不仅是个学识很高的人,能堪当重任,不辱使命;还能顺便看望故国,一举两得,岂不美哉之事。
      走了好几天陆路到了郢都,拜见楚王,并送到了晋王的命令。楚王大罢宴席,美歌美酒,十分相敬。
      “使者远至而来,舟车劳顿,今天在此就放开了吃喝玩乐!”楚王道
      “那就多谢陛下。”伯牙道
      即然好不容易到了故国,那肯定得去故乡看看,敬逝人,会亲友。
      可是虽然是这样说,也毕竟只是作为来访使者而已,君主之命在于身,那敢容你到处游。
      拜访已经结束,谢辞了楚王,也就该离去了。楚王又送给他黄金和彩缎,四匹马驾驶,车盖高的车。
      俞伯牙离开楚国至今也有12年了,想念故国的江山美景也已有多时了,便想要纵情观览这家乡江水。
      要走水路绕个大弯再回到晋国。俞伯牙于是便想了个理由骗楚王道:“臣不幸有些小疾病,恐怕是不能够搭乘车马去了。但是如果臣坐船,那就再舒适不过了。”
      楚王想,也没有什么,便随即命令水师拨了两只大船,一正一副。
      正船只坐俞伯牙,副船则安顿仆从和放置行李。都是兰桡画桨,锦帐高帆,非常整齐。
      一群官员一直送到江边才离开。
      伯牙是个洒脱不拘的性子,不顾路途遥远,只是因为探访奇境,游览胜地。
      这江山美如画,正投其怀。
      扬起风帆,碧浪凌波,遥山翠叠,远水澄清。
      看尽胜景一路,不到一天,船就游到了汉阳江口。
      八月十五中秋夜,圆月直悬在星河之上。可惜天公不作美,调皮又任性。
      忽然间就狂风袭来,海浪翻涌,大雨哗啦啦的下,一声声打在船蓬上。
      舟楫不能前进,一时慌乱,只好停泊于附近的山崖下面。
      船里的人也倒是能欣赏一番风雨云涌。
      这大雨可谓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没过一会儿,就停下来了,风平浪静,好似刚才的雨只是人们的一场幻想而已。
      那轮明月又悄悄然的出现了。雨后之月,其光倍增,熠熠生辉。
      俞伯牙呆在船舱之中,一个人坐着极度无聊。就命一旁焚香侍奉的小童“让我弹奏一曲,也许能驱散我这淡淡的忧愁吧。”
      小童听言,放下香炉,捧着琴囊放在了伯牙面前。
      他打开琴囊取出琴,手指轻抚琴弦,调弦转轸,琴曲悠扬,声声都回荡在这荒山野林之中。
      一曲还未能弹奏完,让人想要沉沦在其中的仙乐忽然断裂,伯牙的指下刮过刺耳的一声一一琴弦断了一根。
      俞伯牙愣了一下,随即大惊,急忙让小童去寻问船头的人:“这船现在停在哪里?”船头答道“刚刚忽然下了急雨,船停在山脚之下,虽然这里有点儿草木,但是根本没有人家。”
      俞伯牙惊牙的想道:那便是荒山了,如果是城市村庄,或者是有才识聪惠的人,偷听我弹琴,所以琴声忽然变化,弦断之异。可这荒山之下,哪有人?哦!我知晓了,是有仇家派来的刺客吧;或者是盗贼在等待时机,想登船劫我的钱财吧。
      叫上左右侍奉的人:“和我上山崖去搜寻。若是没在柳阴深处,那肯定在芦苇丛里!”
      俩人领了命,连忙叫上其它人,正要摆置踏板跳上山崖。
      忽然就听到从岸上传出声响,其中有人回答道“船中的大人啊,不用担心。小人不是奸盗之人,只是一个樵夫。因为砍柴晚归,又遇上狂风骤雨,雨具无法遮蔽,所以躲在岩石之下。听见大人的美乐,就停下来听琴。”
      俞伯牙大笑的说道:“只是一个山中砍柴的樵夫,也敢说自己是‘听琴’的。叫他走吧。”
      可是那人非但没有离去,还在山崖上大声说“大人这话就说错了!大人不知道吗?就算是十户人家也一定有贤士忠臣。门里面住着君子,门外面君子也就会来到。大人如果不信这荒山之中没有听琴的人,这夜晚又静又幽深,那荒崖之下又何来弹琴之人呢?”
      俞伯牙见他说出的话,不像是一个樵夫说的,想:或许真的是个听琴的人?也不知道。
      让左右俩人不要吵闹寻事,走出舱门,由生气转为喜欢的问道“山崖上的那位君子,你既是来听琴的,站了许久,可知道我刚才弹的哪首曲子?”
      那人回答道“小人如果不知道,就不会来听琴了。刚才大人所弹的,是孔仲尼感叹颜回的。谱子成了琴声。其词曰‘可惜颜回命蚤亡,教人思想鬓如霜。只因陋巷箪瓢乐…’到这里,琴弦就断了,不能弹出第四句来,小人也还记得:‘留得贤名万古扬’。”
      俞伯牙听了欢喜道:“先生果然不是俗人,隔着山崖遥远,难以回答。”
      就命令左右俩人,快请那位先生登舟细讲。
      那人上了船,一看果然是个樵夫。
      头上戴着箬笠,身上披着蓑衣,手里还拿着担子,腰间插着个斧子,脚上穿着双草鞋。
      那左右俩人一看是樵夫,顿时神色傲慢,轻视道:“嘿!你这樵夫等会儿进去,见我老爷必须是要伏身跪拜,以头叩地,问你什么,小心答应着。官人可尊贵着呢!”
      那樵夫倒是个有意思的人,道“列位不必粗鲁,等我脱衣相见。”
      先摘去了斗笠,头上的是青布包巾;又脱了蓑衣,身穿了一袭干净的蓝布衫儿;又把腰带拴上,只露出布条下截。
      那人又不慌不忙,游刃有余的将蓑衣、斗笠、担子、板斧,都放在船舱门外面。把草鞋脱下,倒去泥水,又再穿上,才进入舱里。
      舱内办公的坐席上点着灯,显得整个船舱都亮晃晃的。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章 中秋雨夜,琴声相见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