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3、丧钟 ...
-
“两位娘娘!请留步,咱们家娘娘醒了。”剪秋突然出现,打断了两个人的对话,“您们快进去瞧瞧吧。”
皇贵妃和欣贵妃对视一眼,连忙进去。里头宜修已经坐起,只是靠在床尾,眼神无光。
“娘娘,您终于醒了。”欣贵妃上前为宜修整理整理被褥,红着眼眶说道,“娘娘,再怎么伤心,也要顾及自己的身体呀。”
“欣贵妃说的是。”皇贵妃拉住宜修的手,轻声细语的安抚道。
“逝者已矣,十三爷泉下有知,会保佑娘娘的。”剪秋抹了抹眼角的泪水,哽咽着说。
“十三去时,福晋曾上书一封,求本宫去求情,只为十三腿疾一事,腿疾之症深入骨髓,实在不易率兵出征。可陛下还是让他去了。”宜修开口,喉间嘶哑之音实在让人难以想象以前是多么温和清脆,“这一仗,他就没有打算活着回来。”
“十三爷一生为陛下娘娘鞠躬尽瘁,实在是良将。只可惜千军易得,良将难得,年羹尧死后,朝中可用的,也就只有十三爷了。如今紫禁城连失两位王爷,实在是大清之灾啊。”皇贵妃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陛下驾到!”
门口,苏培盛陪着胤禛一同来到景仁宫,见无人伺候,连忙喊了一嗓子。皇贵妃和欣贵妃揭示一愣,都站起来行礼。
“宜修,朕来了。”胤禛皱着眉头的样子,看似关切,宜修却愈望愈觉得虚伪至极,“老十三,朕已下旨,赐号怡贤,复名胤祥。十三福晋上书说十三的遗言,是担忧十三福晋带着幼女难以支撑,想要你亲自来抚养十三的幼女琅琅,你可愿意。”
宜修只觉喉间发苦,眼泪想要夺眶而出,却只能生生憋下,无声的点点头。即使大祸将至,也还在挂念远方之人,怜她孤苦,愿她平安。
“也好,朕对十三,实在有愧。”胤禛拍了拍宜修惨白发凉的手,“朕准备下旨,封穗琅作和惠公主,以朕养女的名号,养在你的名下。”
宜修默默流着泪,点了点头。
做你的养女?当真是恶心。剪秋默默的低着头,想道。
“年少时的团圆美景,终究是见不到了。”胤禛看着窗户外头,已经开春了,原本白雪已经消去了不少,可今日却又是下起雪来,愈下愈大,好像在为逝者默哀。
果郡王府。
“世人都在为怡亲王号丧,谁还记得我家王爷。”浣碧跪在灵柩前,淌着泪,除了王府下人,整个王府都是冷冷清清,了无生气。
“阿玛!我要阿玛!”年幼的元澈大声哭喊起来,被周边的嬷嬷赶忙捂住嘴。
“自己的阿玛死了,连哭都不能哭,真是不忠不悌。”浣碧瞥了一眼,冷笑道,不知道是在含沙射影谁。
“玉福晋!此话可不能乱讲啊!”苏培盛连连摆手劝道,“您与熹贵妃是一体的,若是您说了什么话,让皇上迁怒于熹贵妃,那就是大大的不好了。”
“哼。”浣碧虽然面露不屑,但没有说话了。
“时辰到!起灵!”苏培盛叹了口气,看了看天色,喊道。
“王爷!您别丢下我!”浣碧却在此时痛哭出声,甩开周围人的控制,一头撞向了果郡王的棺材。
巨大的撞击声让周围的人都愣住了,回过神来时,浣碧已经额间渗血,瘫倒在地。
“福晋!”玢儿冲上前,抱着浣碧的遗体痛哭不止,就连一向有想法的苏培盛,都忍不住摇头。如此痴情……
紫禁城内。
宜修就着剪秋的手喝着汤药。
“娘娘,娘娘,果郡王府传来消息说,玉福晋随着果郡王去了。”绘春慌慌张张的跑进来,看了一眼面色平静的宜修说道。
“什么?”宜修眉头一皱,“尽然这般痴情。传本宫的懿旨,让玉福晋与果郡王同葬吧。至于元澈,就放到宫里来,让她和琅琅一起养在本宫身边。”
“是。”绘春点了点头,“娘娘,和惠公主今日吃了好多奶,看来回到娘娘身边,小公主真的开心极了。”
“好了,知道你想逗我开心,可我实在没什么心情,你先下去吧。”宜修勉强扯了扯嘴角,却扯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是。”绘春和剪秋对视一眼,剪秋担忧的摇了摇头。
“这样下去,也不是一个办法呀。娘娘一直这么吃药,一直就这么耗着,见到和惠公主的时候就生气一些,和惠公主一走,立马就蔫了,这身子骨怎么才能见好。”绣夏看到绘春闷闷不乐的样子,就知道是自己的娘娘还是消沉度日。
“娘娘自从十三阿哥走后,便再也离不开床了。若是能有人来开导开导娘娘才好。”绘春摇摇头,“对了,听闻熹贵妃膝盖都摔得站不起来了,究竟是怎么回事呀?”
“我也不知道,不过听说,长春宫那边听到玉福晋殉情的消息,好一阵兵荒马乱,连熹贵妃又晕过去几次了。哎,紫禁城不知道最近是怎么了,好像是被人诅咒了似的。”
“嘘嘘嘘!你疯了不成,快别说话了!”绘春跺着脚上前捂住绣夏的嘴,“你怕不是不要自己的脑袋了。”
长春宫。
“娘娘,如今咱们已经是穷途末路了。”瑾汐为甄嬛的膝盖上着药,不自觉地有些头疼。
“本宫的亲人,死的死,散的散。这些虚荣,留着又有什么用呢?”甄嬛面色呆滞的坐在床上,苦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