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一切随缘,珍惜缘分 ...
-
我喜欢漂亮的衣服。因为太喜欢,舍不得穿,除非出去玩,或者见重要的人时才穿上身。使用频率太低,慢慢我也就忘记了自己我喜欢漂亮的衣服。因为太喜欢,舍不得穿,除非出去玩,或者见重要的人时才穿上身。使用频率太低,慢慢我也就忘记了自己有这样一件衣服。我无意间翻到这件衣服,我训训地也是自责地把它小心包好继续收进柜底,回味起当初对它的喜欢,忍不住感叹那些快乐都成落花流水了。
我喜欢他,他的一点一滴、一颦一笑都让我注意。但我总是怯于启齿,小心翼翼地把形些心事静静地窝在心里,折叠得整整齐齐,幻想着总有一天,会勇敢地站在他的面前扑啦啪地全部抖开。等啊,等啊,最终,这些情愫就像-粒种在晒不到太阳又缺乏雨露的泥土里的种子,只能腐烂在密不透风的土壤里。
我们都太喜欢等,固执地相信等待是永远没有错的,美好的岁月就这样被一个又一个遗憾消耗掉了。没有在最喜欢的时候穿.上美丽的衣服,没有在最纯粹的时候把这种纯粹表达出来,没有在最看重的时候去做想做的事情,以为将来会收获丰硕的果,结果全都变成了小而涩的果。品尝这种酸涩时,只剩自责;如果当初我多穿几次那件衣服,如果当初我有足够的勇气对他说.....那会是多么美好啊。
生命中的任何事物都有保鲜期。那些美好的愿望如果只是被珍重地供奉在幻想的桌台上,那么这只能让它们在岁月里积满灰尘。当我们在此刻感觉到含在口中的酸楚时,也就应该在此刻珍重身上。初三的故事总是美好的。
他一米八的个子,瘦瘦的,长得很好看,满满的少年感。
初一初二通过朋友认识的,并不太熟。
初三开学,我竟和他分在一个班,还是前后位,那个时候朋友带了一袋零食,分给了我一袋薯片,然后我就假借分享的名头,去找他。
“你要吃薯片嘛”
“谢谢,不用”
“好吧”
没错我被拒绝了,因为当时他跟一个男生讨论游戏讨论的热烈,没空搭理我,想着这男生怎么那么冷酷呢,慢慢的接触下来,感觉人很好。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呢,是在被老师点名提问时他在给我说答案,还是在我难过时过来安慰我逗我开心,又或者是我们上课的那些偷偷摸摸的小动作,不经意间的接触,甚至是些别的…慢慢喜欢。
我坐在座位上,觉得自己的整个后背都在发热。我有些坐立不安,不知道他在后面做什么。在写作业?或是在听课?或是在睡觉?有时候我想得实在难熬,借着捡东西回头看他,却正好对,上他的眼神,清清淡淡地笑着。我赶忙转回来。我和他也终于说了话,是:“作业往,上传一下”。虽然只是让把作业传一下,可是因为是他的作业,所以也不一样了。我就在和他极少的交流之中,反复回想,好像这样的回想能够带来什么现实中的变化似的。
他很长得好看,成绩好,学生时代这样的男孩子总是最骄傲的。他很有趣,每天都很开心的样子,有时候他会在我后面轻轻地哼歌,就像我第一次听到他说话的那么好听。
后来又换了座位,然后每次一下课我都会走到我朋友的位置上去,因为我朋友就坐在他后面,然后他每次看到我就会拍一下我的肩膀,或者耍一下我,我就会装做生气,绕着整间教室追着他打,天呐,我那个时候为了他能经常来跟我玩,超级做作!班里有人常常拿我们俩开玩笑说:“你俩在一起得了呗,天天在一起”他没承认也没否认,我也笑笑什么也没说。
之后又换位置了,我在这边他在那边。之后作业逐渐多了起来,慢慢的没有之前那样节节下课去找他。说巧的事,最后一次换座位我在他旁边,这一坐就是两个月。那时候,班上的同学们都喜欢起哄。因为传言他喜欢一个女生。每次她走进教室的时候,周围都是欢快的起哄声。他们一边发出“喔~”的声音,一边看着他。我躲在那么多目光中也看向他。他就在自己座位上轻轻笑着,也不反驳,也不接受。
她总是娇羞着却很开心的样子。她一定很享受那种她总是娇羞着却很开心的样子。她一定很享受那种暧昧的起哄声,也享受他炙热的目光。
那时候,我不跟着她们起哄。我做不到。后来每次老师点他们其中一个的名字回答问题,同学们就暧昧地笑着向另一个。这是初中时大家常玩的把戏。有一次,班主任点那个女生的名字,她回答不上来。班主任说:“那陆梓恒你帮她答一下”。我不知道班主任是无意还是有意为之,总之“嗡”的一声,同学们炸开了锅,笑成一团。班主任严厉地看着站起来的他们。说什么好好学习别谈恋爱,先搞好成绩。
再然后上课的时候眼睛会往他那看,却没有为他做任何事了。初三快结束的时候,我生日,他送了我一个许愿瓶。很便宜的小瓶子,两块一个,小玻璃瓶配木头小塞子,里面有很多小纸条,可以在,上面写下自己的愿望,自己骗自己会实现。瓶子有点香香的,瓶子上写着“一切随缘,珍惜缘分”。或许我只看到了“一切随缘”,而他只看到了“珍惜缘分”吧。我把小瓶子扔进我的旧物收纳箱里,再也没有打开过。我一直保持着距离,那女生人很好。拍毕业照的那天,我给他拍了一张,特别好看,但也就只是好看。直到中招考试。
在考试当天,住酒店我在四楼他在三楼,他听说我脚扭到了,他上来送药,还对我说:“涂清尧,要好好考”。考完之后回到学校我们就回去了,在那之后再也没见过。后来好久我都没有他的消息。之后也听说他跟那个女生分了。到了高中,他成绩好,去了好的高中,我在普通高中,不在一个学校。慢慢的我也渐渐的不喜欢他了,时间真的会冲淡一切,我偶尔还是会翻翻他的□□,看看他在干什么,却没有再给他发过消息。偶尔还是会想起他,觉得他还是那么美好,也许第一次暗恋对我来说别有意义吧。
小时候读过一段话,印象之深刻,至今没有人能把暗恋描述的如此入骨入髓,读来心都颤颤的。
他偶然说句话,就想着他为什么要这么说?他在说给谁听?有什么用意?他偶然的一个眼神掠过,她就会颤抖,欢喜,忧伤,沮丧。怕他不堪自己,又怕他到自己。终于有一个机会和他说了几句话,就像荒景里碰上了丰年,日日夜夜地捞着那几句话颠来倒去地想着,非把那话里的骨髓榨干了才罢。远远看见他,心里就毛毛的,虚虚的,痒痒的,在猜测中既难受,又舒服,或上天堂,或下地狱——或者就被他搁在天堂和地狱之间。关注他所有的往事,回味他他每个动作的细末。最期望的是他能站在一个引人注目的地方,这样就可以有和大家一起看他和议论他的空间和自由。每知道一些,心里就刻下一个点,点多了,就连出了清晰的线,线长了,就勾出了轮廓分明的图,就比谁都熟悉了这个人的来龙去脉,山山岭岭,知道了他每道坡上每棵树的模样,每棵树上的每片叶的神情。最不能忍受的是看见他和别的女同胞在一起有说有笑,往往于此,就要开始一边怀疑着自己,一边审视着自己,一边安慰着自己。有时冲动起来,也想对他说,可又怕听到最恐惧的那个结果。就只有不说,可又分明放不下那颗鲜活的心。一天天过去了,没说;一年年过去了,仍然没说。那个人就像一壶酒,被窖藏了。偶尔打开闻一闻,觉得满肺腑都是醇香。那全是自己一个人的独角戏,一个人的盛情啊。此时,那个人知道不知道已经不重要了。
在这样的纯粹里,爱是自己,知道这爱的是自己,回忆这爱的还是自己,自己把自己一口口地品着,隔着时光的杯,自己就把自己醉倒了。这时候,也方才明白:原来这样的爱并不悲哀。没有尘土的牵绊,没有罗嗦的尾巴,没有俗艳的锦绣,也没有浑浊的泥泞。
这种爱,古典得像一座千年前的庙,晶莹得像一弯星星搭起来的桥,鲜美得像春天初生的一抹鹅黄的草。
这一种纯粹叫暗恋。
从中放佛看到了那个年少的悸动的小心翼翼的自己认真的把那本琢磨他的表情的日记埋在深夜 偷偷读偷偷笑偷偷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