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争风吃醋 ...
-
次日一早起来,沈姜云浑身一股子酸痛强撑着身子起来,茗烟瞧见主子起来忙去搀扶“主子,皇上一就去上早朝了,瞧小主贪睡,便让小主都睡会”沈姜芸想起了昨夜的颠倒龙凤耳根子不禁羞红了些许,想起还要去皇后娘娘宫里请安稍稍打量了些便独步去了凤宁宫
沈姜芸走至凤宁宫内单膝跪地一一礼了在纵的姊妹,瞥向了俞斐一眼后又低眉顺眼,俞斐直看着沈姜芸的黑眸语气不好的说了几句“妹妹初进宫便得皇上恩宠,当真是喜事”
“妹妹哪受得起俞才人的谢呢”说完各自沉默了会,一直端坐在凤位的谢辞缓缓开口“梅妃近日身子可好写?”梅妃李楚娣温婉般的笑了笑“多谢皇后娘娘关怀,只是臣妾近日食不下寝不寐的”而在一旁的锦嫔多嘴了一句“娘娘莫不是要皇后娘娘亲自治?”李楚娣又故作姿态娇喋了几句,皇后拗不过只好应了下来
而一直倚在椅上的良贵妃有些犯懒的起了身“臣妾近日身子不爽总是犯懒,臣妾先退下了”说完打量了一番沈姜芸白了眼出了殿门,李楚娣瞧着良贵妃有失规矩不禁怨怼了几句罢后,沈姜芸低语着向舒妃问了几句话“娘娘,这皇后与贵妃才是亲姐妹却疏而远之,反与梅妃更亲些”舒妃于庆眠侧身小声说道“初入宫时梅妃还与皇后素不相识,可一日元旦过后关系就紧密了,此事还是别知道的太多为好,”说完沈姜芸细细观察了二人,倒不像姊妹情深,却似情丝绵绵才对,而后皇后又絮叨了几句宫规,家常话便散了伙,唯梅妃还留在凤宁宫
沈姜芸想着还未向太后请安,午时前去了慈宁宫踏过门阃入内,慈宁宫一如想象中珠围翠绕,扑面而来的佛香教人宁心入静,任来者有几多浮躁都在此刻星离雨散,心叹一声无愧为中宫慈闱,威仪凛然。
宫规礼节早已熟烂于心,面对眼前衣香鬓影亦不曾畏怯,依着规矩玉步至了尊前,软下腰肢屈膝行礼。
“嫔妾妤常在沈姜芸,给太后娘娘请安,愿太后万福金安。”
柳眼半垂,眉目从容,嘴角扬起温文尔雅的浅笑,抿朱唇而不露齿,鬓边垂下的海蓝碧玺挂珠流苏折射出点点柔和光晕。
“嫔妾自幼学书,知晓《孝经》中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而嫔妾入宫数日有余,未曾来慈宁宫给您请安,嫔妾自知有罪,但凭太后娘娘责罚。”
太后抬头打量了沈姜芸,看着乖巧也知礼“罢了,赐座,哀家素日喜静不愿太热闹”侧身命云千将雪顶含翠拿出来,抿了一口“这雪顶含翠几年也就供奉那么几次,当真是好东西”
“谢太后娘娘。”
迎慈声颀然起身入座,瞧一眼青白釉刻花婴戏纹茶盏中的雪顶含翠,绿水青汤浮着五六朵雪白茉莉花瓣,宛若白梅落在一滩静水上。
“这大抵便是物以稀为贵的理了罢。您历经两朝,殚见洽闻,凤毛麟角之物想必见过不少。连您也要称道一声的好东西,可见其珍稀,嫔妾倘若能承欢您膝下、伺候您颐养天年,便已是几世修来的福分了。”
星眸流转示意明夏奉上物什,将话锋一转,眸色潋滟动人,藏不住眼底的乌鸟私情。
“这是嫔妾入宫前同家母去杭州灵隐寺求来的小叶紫檀沉水佛珠手串,经光泉法师开光加持,嫔妾一直小心存放在妆匣底部,今日要来拜访您老人家,特地寻来献给您。”
命奴婢拿来玩了玩手串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珠子粒粒饱满圆滑拿手上也静心用“昭月倒是用心了,将佛珠收了起来拿出一支璎珞簪子“哀家会多提醒皇帝雨露均沾,这是哀家刚做淑妃时得的,如今就赠与你吧”
正欲言一句愧不敢当而谢却,又见人慈祥恺恻之貌实乃推心置腹,桃颊泛起粉红,俯仰唯唯。
“多谢太后厚爱。”
接过璎珞宝簪仔细端详,太后潜心礼佛,饱读佛经之人怎会不知璎珞寓意着“无量光明”,昭月今日收了便是要承受着这份光辉,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佛所行赞》卷一记载,释迦牟尼当太子时便是“璎珞庄严身”。百闻不如一见,倒真真是玲珑剔透、光华夺目。”
教明夏将这般贵礼好生收着,又同太后话了几句家长里短,几番提及《大藏经》中许多典故,竟也不觉兔走乌飞,很快便到了日禺时分。
“嫔妾先行告退,往后嫔妾得空来访,还望太后莫要嫌嫔妾来的频繁”
“哀家待在这宫里也是无趣,妤常在若愿意来替哀家解乏便好,怎会恼呢”侧身命到“送妤常在出去罢,哀家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