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选科分班 ...
-
一晃而过。高一上学期就这么过去了。
寒假来了。
许思迁难得可以睡个懒觉。出奇的她没来由的竟睡不着。利索的起床,拉开窗帘,下雪了。
自己做完早饭,吃了,收拾完。
围上围巾,带上手机,背上背包,出门。
雪太大了,泥巴路更难走。
走了半小时,到镇上的公交站台等车。
镇上的公交车发车时间是早上七点到下午六点,半小时一班车。
周末早晨赶车的人很多,多是些要去县城买菜的老爷爷老奶奶。一班车热热闹闹的到了县城。
到县城的新桥总站,许思迁乘坐102号线路直达新华书店。
县新华书店在碧晶广场三楼。
碧晶广场算得上是曌州县比较繁华的一片地段了,属于城北中段。曌州县分城北和城南两端。新桥总站是城南终点,泉孔总站是城北终点。城北是曌州县的“富人区”,城南则是曌州县的“穷人区”,县里的碧晶广场和雅申广场都属于城北中段。
走到碧晶广场底楼,许思迁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又是一身黑色。黑色的夹克外套,黑色的运动长裤。偏他人又长得白。
上电梯,按下了数字三,关门的刹那,一双白净修长,根根分明的手拦住了电梯门。一看是他。看他没按,不禁想,“他也要去书店吗?”本来也没准备开口说话。但是,石溢寒先开口,“你叫······”“许···思···迁?”边说边俯身看着她的眼睛。一米八八的他俯身看着一米六三的她,旁人看了会不由自主的遐想。此时许思迁心醉如麻,心在扑通扑通的乱跳,面上却不露一点痕迹。
许思迁小心翼翼地开口,“嗯”。
石溢寒心想:这小家伙儿还挺高冷的。
“你也要去书店吗?”许思迁小声的问他,面露不可思议。
石溢寒抬头轻笑,说“三楼只有书店吗?”
许思迁,“哦”。
三楼除了书店还有一家网吧。许思迁去三楼只去书店,说起去三楼,第一反应就是去书店。竟忘了三楼还有一家网吧。
真是想不明白,书店旁边怎么会开家网吧呢?许思迁想。
电梯门一开,许思迁就快速“逃”了,直奔书店跑。
石溢寒看着她逃跑的娇小背影,笑道,真是个好学生呀,大早上去书店。
**
寒假很快过去了。
如常上了两周课。
旺旺今天晚自习宣布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选科分班”。
从这一届高一开始,曌州县实行新高考策高考采用“3+1+2”的形式。(“3”:语数英这三门主科;“1”:物理或者历史,也就是所谓的文理科;“2”化学、地理、生物和政治‘四选二’)。
从旺旺宣布这件事开始,整节晚自习就没有安静过,同学们都在小声讨论自己选什么科目。
羊毛,“许思迁,你选哪些科目?”
许思迁直截了当地说:“我选物理,生物和政治”。
羊毛,“你不再认真考虑一下了吗?这么快就选好了”。
许思迁笑着说:“我早就想好了,不用考虑了”。
羊毛憋嘴小声咕噜道,“我真羡慕你们这些人,自己想要什么很清楚。我一直都不太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或者说我的梦想是什么”。
许思迁安慰道,“没事,你慢慢考虑,可以周末回家和父母商量一下。反正这个选科目的事情也不急,下周才填表呢”。
**
选科目填表是在班上的电脑,俗称“班班通”上填写。按照姓氏字母一个一个的填。
周二这一整天必须填完。
轮到许思迁上台填表的时候,她迅速的填好下台,扫了一眼,前面的同学都填了,只有一个空白格,顺着空白格往前看,是石溢寒没填。
他还在考虑吗?
晚自习下课,教室人都走得差不多了的时候。班长肖碟上台准备把选课表上传到教务处,看到就只有石溢寒一个人的没填,扫了一眼教室,刚好石溢寒也在教室,就叫他快点来把表填了。
石溢寒顺着字母X往下找,清晰地看到那栏“许思迁 物理 生物 政治”。
于是也就有了“石溢寒 物理 生物 政治”那栏。
在边上的肖碟看到石溢寒和杨倩填的一样的科目,打趣道,“哟,班上怎么这么多人选物理生物政治呀?你怎么和杨倩选的一样的呀?”
石溢寒本身话就少,此时也懒得解释。
谁知道,这误会一闹就是十年。
**
分班表出来的那天是个难得的大晴天,许思迁记得。
旺旺拿着那张沉重的分班表,不舍的说:“我陪伴十二班大多数同学的高中旅程就到此为止了,希望各位同学以后在别的班级依然能够记得现在的同学。我现在教二十六班,教的还是英语,办公室搬去了五楼,以后大家有什么英语方面的问题可以来办公室找我,我们一起探讨。”
说完就叫肖碟去办公室把手机拿来发了。
羊毛被分去了二十二班,在二楼。许思迁去了十六班,在四楼。石溢寒去了十四班,在四楼。杨倩和他一个班。
现在高一共有四十四个班。除了三十八班、三十五班和三十三班这三个是体育班,其他都是文化班。每个选科设置一个尖子班,两个重点班,三个平行班。个别选科人少,便没有了平行班。
十四、十五和十六班都是物理生物政治的平行班,都在四楼。十四班在厕所旁边,十六班在楼梯旁边,十五班夹在十四和十五班中间。
**
自从分班以后,许思迁与石溢寒的联系就更少了,本来同在一个班说的话一双手都数得过来。
许思迁所在的十六班班主任冉林是教物理的老师,走路像个阔老板似的,一甩一甩的,同学们看多了,就暗地里给他取了个外号,“甩甩”。
分班过后,经过一次考试。在十六班,何云鹏第一,陈广利第二,许思迁第三,田莉和张林琴位居第四。
何云鹏打球厉害,许思迁是见识过的。没想到,他的成绩也很好。
刚好碰上学校举办校庆八十周年,每个班要选三个同学获得三好学生奖。
班上此时还没选班委,此次得奖推荐人的标准就多数是看成绩了。
但是,此时身为第一名的何云鹏在厕所抽烟被保安抓了,全校通报批评。获奖人就成了陈广利、许思迁和田莉。
至于为什么是田莉而不是张林琴,听说是因为田莉经常去办公室问甩甩物理题。
领奖当天,全校同学站在操场听着一个个获奖人的名字。每个班派一个人上台领奖。
十四班和十六班站得位置很近,隔了个十五班。
一进操场,石溢寒的目光就锁定在了许思迁身上。只见她在和后边的同学嘻嘻哈哈的说个什么,
石溢寒突然挺羡慕站在她后面的女同学了,可以和她隔那么近说话。
早就听说她此次在获奖名单内。现在听到她的名字在领奖台上被念出来,又是另一番滋味。比他自己得奖还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