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家 ...
-
烈日炎炎,蛙声、蝉鸣阵阵。
夏常安一家正在家里避暑,庭院里的树木花草郁郁葱葱,池塘里的荷花露出尖尖一角,为这个夏季带来了丝丝的凉意。
“小安,你看书累不累,奶奶给你送水果来了。”
书房的木门“吱”的一声被打开,夏奶奶李氏走了进来,将手里的水果盘子放在书桌的一侧,走到夏常安的旁边:
“小安啊,你今天看书都看了一整天了,除了吃饭就没有出过书房,累不累,要不要出去和铁蛋他们玩玩。”
夏奶奶笑着语重心长的说到,她怕她的乖孙子看书累到了。
“奶奶,你不用担心我,我不累,我是喜欢才会看书的,等我学会了,我就可以帮爷爷和爸爸啦。”
夏常安微笑着向着夏奶奶撒娇说到。
夏奶奶看着面色坚定的孙子,便知道自己说什么也改变不了乖孙子的意向了。
于是就说到:
“那奶奶去给你做你爱吃的红烧鸡,给我的乖孙子补补。”
说着夏奶奶便要起身去给夏常安做红烧鸡。
“谢谢奶奶,我最爱奶奶做的红烧鸡了。”
夏常安的爷爷叫夏阳。
夏家自从夏爷爷的祖父开始赶尸之后便是代代单传,本来夏祖父是有兄弟姐妹的,孩子也有三个,一男两女,赶尸的事情夏祖父只传给了男孩,并没有让两个女儿知道,但是后来从夏爷爷的爷爷开始就只有一个孩子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赶尸阴气太重的原因。
也是因为如此,夏爷爷的祖父搬到了桃树村,因为桃树村历来有种植桃树的历史,桃树属阳,能镇邪,并且桃树村的桃树年份很大,对制作的桃木剑威力有很大帮助。
夏祖父搬过来之后就只买了桃树村村边小青山脚下的那块地,在那里盖了房子,因为那里的桃树是整个村里最老的,最大的那颗桃树已经有300多年了。
这些都是夏爷爷给夏常安讲的。
夏奶奶是清水镇上河村一个秀才的女儿,和夏爷爷成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为夏爷爷的父亲意外救过秀才的性命,那李秀才一心想要报答夏爷爷父亲的救命恩情,听说夏爷爷父亲只有一个儿子,便想把自己唯一的女儿嫁给了夏爷爷。
李玲珑,也就是夏奶奶的名字,她是李秀才最小的孩子,也是唯一的女儿,出生的时候李秀才已经四十岁了。
李秀才向来宠爱这个女儿,将她嫁给夏爷爷,也是李秀才深思熟虑的结果。
因为夏爷爷的父亲救他,想来夏家门风不差,而且几代单传,人际关系简单。
夏爷爷的父亲听李秀才如此说,考虑了许久还是答应了这门婚事。
夏奶奶嫁过来的时候那是风风光光的八抬大轿,三十六抬嫁妆。
这其中的嫁妆也有李秀才报答夏家的救命之恩,暗暗多补了的。
后来夏奶奶加进来以后,夏爷爷和夏奶奶商量着,夏家出钱以她的嫁妆的名义重新修建了夏家在桃树村的房子,买了可以种的地。
并且暗中在清水镇买了房子,置办了一些家产,交给夏奶奶打理。
桃树村的村民都以为夏奶奶的嫁妆在夏家建房子和买地已经用得差不多了,因为夏家新建的房子实在是比村里的好太多了,青砖瓦房小庭院,还挖了个小池塘种了荷花。
夏爷爷的父亲深谙处世之道,明白财不露白,即是夏家前几代有了一些积累,也没有要暴露出来的意思,一直是以出去做生意,但是没有发财,只能勉勉强强养活家的借口出去赶尸的,明面上是这样的,至少桃树村的村民都信了。
到现在也没有传出来夏家有关赶尸的任何信息。
前面铁蛋说起夏家在城里买了房子,也是因为近几年时局越来越动荡,夏家怕在村子里不安全,才去长沙城里买了房。
夏常安的父亲夏季小时候还去李秀才的私塾那里读过几年书。
再后来夏季15岁那年李秀才去世了,才不去读了的。
夏家也是用夏季在城里有了工作,要把家里人接去住为借口买了房。
只是村里的人都不相信夏家可以在城里生活很久,都认为他们去城里生活不下去就会回来。
也是夏家伪装得太好,不想打扰村里的平静生活,村里人都不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