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再修版) ...

  •   大庆容嘉四年初,京城吴知府献上两卷《安民书》。容嘉皇帝赫连栩阅之,大喜,召京城知府前来问话。
      那吴知府战战兢兢,将自己如何得到这两卷宝书之经过一五一十全说了出来。
      他膝下只有一子,这孩子早年生了一场大病,身子一直不好,十天前又不巧染上咳疾,真真愁坏了爹娘。前些日子听说京城赤心医馆来了位游医,有一剂家传秘方,治疗咳疾百试百灵,便将人请进了府中。
      这大夫名孟秋,虽年轻,却出手非凡,三天的功夫就让知府独子的咳疾完全好了,喜得吴大人亲自设宴招待这位恩人。
      酒足饭饱后,孟大夫请求与吴大人单独谈话。到得书房,他便从那随身药箱里拿出两本书册,交予吴大人翻阅。言说这宝书的作者乃是早已仙逝的家师,自己这次来京城,便是为了将这两册书献给圣上,让家师耗尽心血所著之书得见天日。
      以吴大人的眼光,当然看得出这两卷宝书的用处,没想到那孟大夫紧接着却说,献是要献的,可他不愿面圣。
      不愿面圣?吴大人当时可犯了难,正捻着胡须沉吟之时,孟大夫却语出惊人,言明自己今晚就离开吴府,若吴大人三日之内不将此书献上,他将传信给天窗,让他们来吴大人府中搜书。
      吴大人震惊之下,那捻着胡须的手一用力,拔下一根胡子,叫他吃痛不已。
      “天窗”乃是一个由探子和杀手组成,直接效忠于皇帝的组织,谁也不知道他们有多少人,谁也不知道他们隐藏在哪里——可谁也不怀疑,他们的触角能伸到天涯海角去。
      这叫吴大人怎能不震惊恐惧?接着他又眼睁睁看着那孟大夫施展轻功,一溜烟从窗户走了……
      说到这里,吴大人惶惶不安,汗不敢出,容嘉皇帝沉思片刻,一挥手让他下去,吩咐天窗将这件古怪的事查清楚,同时也召集专管农事的官员来查阅这两卷书,给书挑刺儿,避免作者在书中挖坑。
      两天后,一卷卷宗被送到天窗首领的案头。
      根据吴大人提供的情报,天窗探子们轻易在吴府周围的客栈中找到了一位年龄身材都相似的男子。可在派人试探之时,却发现这年轻男子武功高强,内力尤其深厚,派出去的三波探子都被打趴下了,幸好这人貌似不想与天窗交恶,探子们所受最多也就是轻伤,他们不知该如何处理,遂将此事承报首领。
      周絮看着那卷宗,心里的好奇跟有猫爪子挠似的,当即决定自己亲自去会会这孟秋。
      周大人轻手轻脚来到客栈屋顶,掀开瓦片朝下一看,顿时跟一双眼睛对上了,那年轻人还冲他笑了笑,走到桌前,拿起桌上的杯子倒起茶水来。
      周絮知道这是被人发现了,摸摸鼻子,干脆利落地从窗户钻了进去,大摇大摆地坐到椅子上,浑似自己是人家的客人似的。
      那年轻人将倒好的一杯茶放到周絮面前,温声道:“贵客到来,有失远迎,见谅。”
      同时也端起自己的茶杯喝了一口,以示茶水无毒。
      “孟大夫知道我是谁?”周絮问道。
      “不知道,但我猜你是天窗之人,毕竟天子脚下,敢上房揭瓦的——”孟大夫指指头顶的瓦片,“也就是天窗了。”
      周絮嘴角挂上淡淡笑意。苍天作证,平时他不是这么没有警惕心的人,但是面前这人约莫二十五六,生得眉眼温柔,鼻梁挺直,眼神清澈明朗,嘴边还一直带着一缕笑容,一打眼,周絮就敢用自己这双阅人无数的眼睛担保,他绝对是个好人。还疑似对天窗有好感——这点真不容易,天窗哪次查探任务能遇上这样的人?
      不过任务要紧。周絮掩了笑意,正经道:“废话不多说了,孟大夫,你为何不愿面圣?”
      孟秋也没有绕弯子:“因为我不喜欢。”
      周絮问道:“何处不喜欢?当今天子心胸宽广,礼贤下士,对孟大夫这等有才有德之人,自可破例一二。”
      孟秋手指轻轻点了点桌面,沉吟片刻,道:“因为他是皇帝,所以我不喜欢。”
      周絮脑中一瞬间千回百转,最后他深深吸了口气又吐出:“孟大夫何出此言?”
      孟秋便满意地笑了笑。比起方才客套的微笑,他此时的笑容中带着点傲气,却又能让人从他的眼神中看见尊重之色。
      “大人放心,我的门派与当今圣上和所有皇族之人都没有仇怨,我也不想做欺君犯上之事。否则,我也不会拒不面圣了。”
      周絮点点头,的确。
      孟秋先给人吃了颗定心丸,又自我调侃道:“想必大人也看得出来,我这个人呢,确实不擅长伪装。到时候见了圣上,万一把人惹毛了,他下令让你们围攻我,我还得费劲巴拉地从皇宫突围,我麻烦,你们也麻烦啊,对不对?”
      周絮被他逗得轻轻勾起嘴角:“可是孟大夫,你为何不喜欢皇帝?”
      孟秋淡淡道:“我又为何要喜欢他?”
      不等对方回答,孟秋又说:“我不求功名利禄,不求娇妻美眷,不求光宗耀祖。我对皇帝无所求,面对他,自然就只有平常心,偏偏我这人散漫惯了,一不小心就要得罪人;皇帝又被有求于他的人讨好惯了,到时候不治我一个大不敬之罪……”他嗤笑一声,似乎觉得那幅场景很有趣似的,“我自己都不信。”
      这化名孟秋的神秘人坐在周絮对面,语气里满是对皇帝、对朝堂的漫不经心,自信且骄傲,却又奇怪地不让人觉得傲慢。
      这大抵是因为,他看人的眼神总是平视中带着尊重的,既不居高临下,也不卑微匍匐。所以,即使嘴上的话再大逆不道,这个人也很难让人讨厌。
      而且周絮还有点羡慕。
      他问了个大致猜到回答的问题:“那孟大夫此次献书,所求为何?”
      孟秋收敛了漫不经心,正色道:“我之所求,不过是让天下万民活得好一点。”
      周絮抱拳,慎重道:“在下替天下百姓,谢过孟大夫了。”
      “别别别,”孟秋赶紧摆手,“要说谢,还得我谢谢你们。多亏了天窗的名头响亮,我才能想到这不用面圣的献书法子,否则啊,不知要多费我几多心思。”
      周絮笑着松开手,作势要起身:“在下要回去复命,便不叨扰孟大夫了。”
      “唉,等等……”孟秋为难地拧起眉头,担忧道:“回去复命,你要说什么啊?把我的话原本带回去吗?这样肯定会惹皇帝和你们首领生气的,他们找不到我,万一把气出到你身上……”
      他在为一个天窗探子的性命安全担忧,这种担忧因为真心实意,便透着一股孩子气的天真。
      周絮笑了,心里没来由地发暖,还没等他开口表示不必多虑,自己自有遮掩的方法,孟秋就豁出去一般:“要不你问我点别的问题吧?能回答的我尽量回答。毕竟咱们聊了那么久,你没有什么收获的话说不过去,到时候编慌话也好编一点。”
      啊这……送上门的便宜,不占白不占。周絮当即来了精神,双眼似乎在发光。他先问了个容易回答的问题:“孟秋是你的真名吗?”
      “不是。”林飞卿答。
      “安民书的作者是谁?”
      “是我师父,她叫甘棠。”
      “你师父现在在哪?”
      “她已经去世了。”
      “抱歉……你们门派叫什么名字,有多少人?”
      “一个隐世门派,就我一个独苗苗。”
      ……
      问完后,周絮又提出一个请求:他想跟林飞卿比试武功。
      林飞卿点头表示理解:“毕竟前面几波人都受伤了,大人却毫发无损,是有点不合常理。”
      回去后,周絮在档案中这样描述孟秋大夫的武功:内力深厚,甲子以上;轻功精妙,善使掌法,善用武器未知。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第 2 章(再修版)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