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7、第 47 章 ...
-
赵小梨到房里假装找了一会儿才拿了两包点心出来,希望小莲已经忘记催生的事。
把点心放到碟子里装好端到堂屋,“来吃点心了。”
小莲伸手拿了一块,笑着道谢:“谢谢小梨姐。”
手里的吃完以后,小莲又拿了一块好奇地问道:“小梨姐你买的是什么糕点,味道很不错。”
“嗯?买的太多了我忘记种类了,你喜欢就把这包拿回去吃。”
“谢谢小梨姐,不过还是不用了,我就是随口一问,没有特别想吃。”
“没事,你拿回去吧,我还有,家里也就林晓喜欢吃这玩意儿。”
小莲有点不好意思,“那我就客气了,姐你要是想吃野鸡野兔什么的就和我说,我回家让我哥给你抓。”
“好,我不会和你客气的。”
不知不觉一盘子点心就吃完了,小莲看着空盘不好意思的说道,“自从怀了孩子胃口就变大了,总是不知不觉的吃很多。”
“你怀两个呢,当然吃的多了,不过还是要注意,我听说孩子大了不好生,你这又是头胎。”
小莲连连点头:“是啊,接生婆也是这么说的,不过我婆婆让我别听她的,想吃就吃,她说孩子生出来重说明有福气,说她生几个都是这样吃的,也没生的很艰难。”
“别听她的,她又没接生过,接生婆不比她见识多。”
“我肯定不会听她的,我还要命呢,都说女人生孩子是九死一生,当然听接生婆的。”
听到这里,赵小梨想起第一次见到的孙婶,热情直爽,没想到这些竟然都是装出来的,这种人也太可怕了,看来以后连热情的人也要注意了,不过她又不知道林瑜会继续科举,怎么会一开始就来和我交好,真是奇怪。
赵小梨当然不知道作为村里唯一的一个秀才,虽然平常看不出来有什么优待,但是毕竟是有教学资格的人,当然要交好。
又和小莲聊了一会儿,直到她说得回家做饭了才停下来。
“小梨姐,我就先走了。”
“好,你路上慢点啊。”
“嗯,我会注意的。”
小莲走后,赵小梨又坐在院子里发了会儿呆,一直忙忙碌碌的,她真的不知道闲下来应该做什么。
等林瑜从书房出来,赵小梨还坐在院子里看着天空。
林瑜上前摸了摸她的脸,温声道:“怎么不在屋里坐着,你不是说今天要上山吗?我和你一起去吧。”
赵小梨抓住林瑜的手不让他动,“等晓晓回来吧,她今天听到要和我一起去很开心,对了,你明天把她也带去学堂行吗?我看她挺喜欢的。”
“好,那娘子你呢?那一百个字学会了吗?”
赵小梨捂住脸痛苦的呻吟,“你别提这个我们还能好好聊天。”
林瑜轻笑一声,“好,我不说了,娘子你现在可以放开我的手了吗?我着实有点吃不消了。”
赵小梨低头一看,她不自觉地用了点力,把他的手拽红了,赶紧把手松开替他揉了揉。
林瑜把她拉起来牵着她进了书房,“娘子若是觉得无事可做不如来听我读话本。”
赵小梨眼前一亮,“你还买了这个?什么时候买的?”
林瑜把她带到书架前,“这一排都是,我早就抄好了。”
又转头调侃道:“我原以为娘子能很快学会认字,准备把这些话本给娘子,你无聊的时候可以看一看。”
赵小梨脸一红,是了她自己几百个字学了两年都还没学会,理不直气也壮的说道:“这不是有你吗?难道你不愿意讲给我听?”
林瑜抽出一本话本,翻开第一页准备开始讲解。
“等一下这本是讲什么的?要是什么书生小姐的情情爱爱我可不听。”
“娘子放心,这里面讲的是民间俗事,神仙鬼怪。”
“这个我喜欢,你快点讲。”
“第一个故事讲的是传说以前有那种能钻进人耳朵里的小人,说的谎越多,就越容易吸引这个族群,这个故事的主角就是一个非常喜欢说谎的小孩子……”
讲完一个故事,林瑜合上了话本,赵小梨还有点意犹未尽,催促道:“快点继续讲下一个。”
林瑜抿了一口茶水,笑着说道:“娘子不是还要上山,晓晓已经回来了,再不去就看不见路了。”
赵小梨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发现林晓也靠在门框上听的津津有味,“那晚上你再给我讲接下来的故事,可不许再找借口了。”
三人还把牛也套上板车拉到了山脚下,既然要上山一趟,就多拉点柴火回家,还有之前的那片野生葡萄现在不知道还有没有,这个也要摘多一点回去继续酿酒,去年的几坛子她就喝了几口,剩下的都被林瑜喝完了,今年要酿更多。
赵小梨安排他俩在山脚下挖野菜,自己则一个人背着竹篓上了山。
找到之前的那片葡萄林,还好能勉强捡满一背篓,下山的路上还随手捡了两根很粗的枯树,劈开了应该能烧很久。
林晓目瞪口呆的看着身上堆满了东西的赵小梨,姐姐力气好大啊,她要是有这身力气以前就不会被欺负了。
赵小梨把枯树踩断了才放上牛车,背上的竹筐也在车上放好,她瞄了一眼他们两个的竹筐都装满了,就指挥林瑜把他挖的野菜直接倒到车上,拿着空篓子和她一起上山,她刚才在葡萄林后面发现了两棵柿子树,上面结了些柿子,真奇怪这山她都不知道逛了多少遍了,之前怎么没发现这两棵树呢?哎呀不管了,反正有的吃就行了。
把两棵柿子树上的柿子全摘下来也只装了大半篓子,看了野生的果然产量不高,先回去试试这个柿子好不好吃,好吃就来把这两棵树挖回去种到后院,这样不用爬山就可以吃到它了。
三人满载而归,而且由于赵小梨力气大速度快,回家的时候天还亮着,路上还遇到了很多刚从田地里回来的村民,大家都很热情,还有邀请她们一家人去家里吃饭的,这些应该都是林瑜学生的家长。
回到家,赵小梨让林瑜和林晓两个人洗野菜,她要先把柴火劈好垒到墙角。
劈好柴,又把去年收好的酒坛拿出来洗净晾干,再把捏碎的葡萄肉倒进去封好,这样葡萄酒就做好了,这些活做完,天空已经看不懂一丝光亮了,三个人的肚子都饿的咕咕叫了,就简单的弄了一顿晚饭,填饱了肚子。
在院里点上蜡烛,挂上灯笼,赵小梨坐在枣树下的石桌上给挑出来的生柿子去皮,她准备做点柿饼,柿子去皮用热水烫一烫杀菌,拿出一段结实的绳子,把削好皮的柿子一个一个吊起来,挂在屋檐下晒太阳,柿子皮也不要丢,晒干之后可以用来给柿饼上霜,柿饼表面的白霜就是用柿子皮捂出来的。
下一步就要等到柿子晒干才能进行了,赵小梨站起身转了转脖子,一直低着头干活,脖子都僵硬了,一动还有响声。
至于为什么只有她一个人干活是因为林晓太小拿刀太危险了,而林瑜不愧是个文弱书生,才削了两个柿子,手指就被刀划了一个口子,赵小梨哪敢再让他做这个,把他赶去烧热水了。
等她洗漱完,也没什么心情听话本了,看林瑜兴致勃勃,她也不想扫兴,就靠着他强打着精神听,不过很快她就头一歪睡着了。
林瑜感受的胳膊上的重量,放下了手里的话本,把赵小梨抱起来轻轻地放到床上,还替她理顺了脸边的碎发,才熄灭油灯上床睡觉。
一夜好眠,剩下的几天赵小梨一直在等柿子晒干,终于到第五天的时候终于晒好了,找了一个干净的缸一层皮一层柿子的摆好,再等个十天柿饼就彻底做好了。
而这几天也发生了一些不大不小的事,首先是小桃答应来学堂和林晓一起上课了,但是没有分男女而是大家一起听课。
再是林月又来了一趟家里依旧没说什么只是拿了点东西就走了,而且由于晓晓和小桃也上了学堂,村子里传了些关于她的流言,都是些不太好的话,这是小莲来串门的时候告诉她的。
不过目前还没有人到他们面前来说,可能是怕得罪林瑜。
村里人确实也不敢直接和林瑜要求他不收女孩子,这些人都堵在村长家里,特别是一些上了年纪的叔公,拄着拐杖气愤不已,“胡闹,十里八乡都没听说过女人可以读书的,他林瑜这不是胡闹吗?”
“叔公说的有理,女孩子读书有什么用?是能出门闯荡还是做生意考官?学了这么多最后还不是要嫁人的,要我说肯定是林举人的婆娘出的主意,这个女人我早就知道她不是省油的灯。”
村长失望的看着眼前的这些男人,他们只考虑到自己的地位是不是稳固,丝毫不在意要是林瑜一气之下不教书了,村里的孩子怎么办。想到这里村长僵着脸问道:“女孩子就不是村里的娃娃了?不是你们的孙女女儿了?他们家里愿意送她们上学堂,又和你们有什么关系,下次这种事少拿来烦我。”
村民们见村长铁了心不帮忙,只好从村长家里离开,堵在这里也不会改变结果,还不如去地里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