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回家 ...

  •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微凉的海风把桌上的油灯吹的闪闪烁烁。

      “谢正则,不是我说你,你不会真有病吧?”程冬指着自己的鼻子一脸的不敢置信地问,“好不容易回来一次,你不先和兄弟们喝酒,反倒上赶着让赵淑那个老妖婆骂你?”
      没有人想挨骂,谢正则也不想。但,“这是规矩”,谢正则心不在焉的看着门口的伙计把大红灯笼挑上房檐,“没有不先回家见长辈的道理。”
      “规矩?规矩就是让刚立了功的人先挨顿骂?”程冬一股血气直冲天灵盖,却被谢正则写了满脸的无所谓噎熄了火,咬牙切齿道,“你真是贱的可以。那就明天!绝对不许再推了。”
      谢正则点了点头,放下了茶杯,“明天没问题,一切听你安排,没什么事我先回去了。”
      程冬嘴唇动了动,可最后还是咽下了想说的话,只留下一句,“祝你好运。”

      走出茶馆,司机已经在门口等了。
      潮湿的风钻进衣领,让人觉得身上寒津津的,谢正则裹了裹大衣,快步走到车前,拉开后车门坐了进去。
      “开车,回谢家”,他闭着眼睛靠在椅背上,声音略显疲惫。

      车往城南驶去,这黑漆漆的铁疙瘩一路上引得不少人侧目。
      “谢家人总是喜欢捣鼓这些稀奇古怪的洋玩意。”街边卖糖葫芦的小贩笑着向一对好奇的母女解释。

      小贩口中的谢家是禾城首屈一指的大家族。
      谢正则的爷爷谢炎早年间办过洋务,留下了一间规模不小的造船厂和杂七杂八的许多产业。父亲谢山时自幼师从德国人,火枪用的神乎其神、百发百中,被朝廷赏识,总督全省军队。
      谢正则在谢家行四,往上数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往下数有一个弟弟。
      谢山时的结发妻子去世的早,又在外练兵常年不着家,谢家这些年一直是二房太太赵淑当家——也就是程冬嘴里的老妖婆、谢正则的“娘”。

      车稳稳当当的停在了谢家门口。
      谢正则下了车,问门口当差的管事,“夫人在家么?”
      “诶呦夫人不知道您回来,刚用了晚饭正在西院歇息呢。”管事满脸堆笑。
      谢正则点点头,“多谢您了。
      当家人不知道自己名义上的“儿子”回家,谢正则讽刺的扯扯嘴角,正因为知道自己要回来才早早歇下了吧。

      果不其然。穿过中堂,拐进西院,立刻有小丫鬟把他拦下,“您在这稍等,夫人醒了我马上帮您传话。”
      谢正则就这么在院门口“稍等”了整整一个时辰,直到巡夜人敲过了亥时的梆子,才有人传话让他进去。
      赵夫人正懒懒的靠在榻上,看见谢正则进屋挥手让人上了两碗茶。“你倒是懂规矩,”赵夫人喝了口茶,吊着眼睛评价,“和你那个便宜娘半点不像。”谢正则没回话,赵夫人也不理会,只是悠悠的给自己斟满了茶,问道,“听说,你带着你那个什么营,剿匪立了功?”赵夫人把手里的茶碗磕到茶上,“倒是有几分谢家孩子的样了,之前我看你都不像是谢家的种。”
      赵夫人还没那么大胆子编排谢山时的正房,她口中的“便宜娘”说的不是谢山时的亡妻,而是谢正则的亲生母亲——谢正则是谢山时的私生子,在外面没名没分的长到十多岁才认回来。

      谢正则觉得自己终于熬到从西院出来的时候整个人都飘了起来,急需睡一觉恢复体力。可惜天不遂人愿,谢正则在院门口碰上了谢正秋。
      谢正秋是赵夫人的独子、他的弟弟,从小被宠的不知天高地厚。
      谢正秋歪在月亮门上叫住了他,笑的像看见了喜欢的玩具,“三哥,多年不见,我请教您个问题:今天学堂里的先生讲了离骚,说屈原‘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三哥也叫正则呢,你说,正则是什么意思啊三哥?”
      谢正则脚步顿了顿,没有停下,径直穿过月亮门走了出去——他确实没有多余的精力再去应付谢正秋的刁难了。

      回到住处已是夜半时分,谢正则胡乱的从樟箱里翻出一床被子,等不及晾晾被子里的潮气,倒头便睡。

      这一觉睡了将近一天。他睁开眼睛就看到太阳悬在西边的房檐上,橘红的日光直直的照进屋子,晃的人眼前发黑。
      从床上爬起来,刮干净胡茬,刚挑好一身干净得体的衣服换上,来不及让人喘口气,替程冬传话的人就到了。
      “您和程冬说,我就去。”谢正则一边对着镜子仔细的检查自己的仪表,一边回管事的话。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回家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