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平淡日子 ...
-
别看姚淑兰高中霸占年级第一宝座两年多,分数每回考试高得逆天,记得小学的时候,姚淑兰是个成绩非常普通的女孩,不上不下不出众。即没有好学生那般得老师喜欢,也没有差生令老师头疼。
她当时是一个很乖,很听话的小女孩,只是对学习没有那么上心,反正就安安稳稳,平平庸庸下去,她懒得去争老师的目光,也认为自己的确笨,没什么本事。
虽然每当老师表扬那些成绩名列前茅的同学时,她说不羡慕肯定是假话。
小学版姚淑兰性格比较内敛,不怎么说话,因此在班里没几个朋友。没人主动跟她说话,也没人约她出去玩。
记得是六年级一个冬日吧,一个大课间,她正在写作业的同桌忽然凑过来问她:“哎姚淑兰,我和林冬年,夏琳她们两个周末约着出去玩,你如果有时间,要不要跟我们一起啊?”
姚淑兰的同桌李星月和李星月口中的林冬年,夏琳并称“学霸三角”,是经常在老师面前得脸的,成绩优异的学霸。所以这三个人自视甚高,压根看不上别的成绩不如她们的人,如今李星月主动邀请姚淑兰和她们一起出去玩,姚淑兰不可谓不受宠若惊。
她迟疑道:“那林冬年和夏琳她们两个同意了么?”
李星月点头:“当然同意了,不然我能来叫你么?”
得了肯定回答,姚淑兰感觉自己能跟三角一起出去,倍感开心,便爽快地答应了:“好吧我去,什么时间,去哪儿啊?”
李星月把地址和约定时间都告诉了她,并叮嘱说一定不能迟到,不然她们不会等她的,姚淑兰乖巧地点点头。
结果当天晚上就下了雪。雪不算很大,对出行的影响比较小,但外面的地上,树上,屋顶上都不免落有积雪。银装素裹,倒是别有的一番美感。
李星月跟姚淑兰约定的地点就是姚淑兰小区门口,因为李星月的家也在这个小区里。一大早姚淑兰就兴冲冲的出去了,因为李星月说她们要去一个暖和的地方玩,到时候拿着厚外套不方便,姚淑兰也就没穿多少衣服,就是一件毛衣一件厚裤子,再穿了件薄外套,就这样出门了。
下完雪肯定是很冷的,小区门口有个长椅,也是落满了积雪。姚淑兰略微清理了一下就坐上去,一边哆哆嗦嗦的一边等李星月,林冬年和夏琳过来。
只是过了很久都没有人过来,眼见超过约定时间半小时了,姚淑兰连个熟悉的人影都没看到。她没有手机,也没办法跟她们三个联系一下,问问什么情况。
风越来越大,挟着干燥的冷气与冰渣迎面吹来,气温不断在下降,姚淑兰手都冻僵了。
最后也没有等来她们三个人,而是等到了雪,是的,又下雪了。
一位路过的老奶奶看她孤零零地坐在这儿,好心提醒道:“小姑娘你赶紧回去吧,你看这都下雪了,天气预报说今天有暴雪呢,别在这儿坐着了。”姚淑兰这才道了声谢,慢慢从椅子上站起来,没有再等,往家里走去了。
回到家里的时候她冻得发抖,姚母连忙问是干什么了,姚淑兰没有说实话,只道是在外面玩雪的实话摔倒了雪堆里,才这么冷。
她心不在焉地听姚母唠叨,心里却在盘算,要找李星月三个人问个为什么。
星期一去上学的时候,学霸三角一贯是来得最早的,姚淑兰到的时候班里还有几个男生。
她正要推门进去,就听一个男生问起周末的事儿。姚淑兰有些不解,三角邀请她的事情怎么被其他人知道的。
李星月道:“我就那么随口一逗,谁料呆板子还真当真了啊。也不看看自己什么水平,就她那成绩也配跟我们几个一起玩?”
“就是,一个简单的随堂测试还考不了80分的人,哪来的自信觉得我们是真情实感邀请她。”这是林冬年的声音。
男生继续问道:“话说李星月,你是怎么知道姚淑兰去赴约了啊。”
李星月说:“她在雪中站了一个小时的事儿半个小区都知道,也不知道冻傻了没,活该。”
姚淑兰听到这儿,一言不发地推开了门。其他人见正主来了,连忙走的走散的散,只有她同桌李星月不屑地翻了个白眼。
她满心欢喜,信以为真的被欣赏,被信任其实就是这帮“尖子生”的一个开玩笑。
她没去找李星月要一个解释,因为这个人根本懒得给她原因,估计她连跟姚淑兰说话都觉得掉价。
姚淑兰深呼一口气,反正快毕业了。
只是经过这件事后,她一改往昔的佛系学习法,猛冲起来,课外辅导班练习册循序渐进地提高着成绩。
学习是需要天赋的,而姚淑兰,可能就是这么个有天赋的人,只是曾经她自卑,她不好好学,所以她的潜力没有被激发出来。
从初中开始,她就一直是年级前三,并且在初三的时候达成了霸占年一的辉煌成就。
因为学习好,尽管她依然是内敛的性格,但是来找她问问题,找她交朋友的人却不再少了。
小学的学霸三角中,林冬年和姚淑兰是一个学校的。初一那会儿,林冬年依然是她们班学霸级别的存在,但是到了后来,课加上了物理,化学,她就渐渐滑下去,成了小学时她口中看不起的“随堂测试考不上80”的那种人。
渐渐的,姚淑兰的性子活泼了开,朋友成群。她白天学习,晚上复习,周末还有补习班,偶尔能有一两段空着的时间,全用来给同学讲题了。
她觉着,当学霸的感觉,其实也就那样。
是吧,都是人,学的都是同一个内容,每个人的接受水平不同,学习能力也不同。所以没什么好自卑,也没什么好骄傲的。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你觉得自己最优秀,其实比你更优秀的人大有人在。
中考她报了文源,之所以没有选北语,是她自认英语是她的短板。
事实证明,姚淑兰在学习方面的天赋确实很强,就算是在文源这种强手如云的地方,她依然是年级第一,第一考场座位一号的常驻,并且没有被人拉下来过。
她每天光沉浸在学习的海洋中了,对于班级里其他同学的事儿没有多关心。当理一班王双明和李巧云闹起来时,她也没意外李巧云会在考场上传答案。
这种事情第一考场都出现过,更遑论别的地方。
高三她参加了竞赛,顺利拿到宁华的保送名额。通知下来的那一天,她忽然觉得有些茫然。
从六年级被李星月戏耍的那一天到现在,六年了。她每天把自己埋在题海中,现在目标成了,她拿到了全国最好的大学的名额,然后呢,她去干什么呢。
姚淑兰发现,她麻痹了自己六年,其实内心里还是在害怕,害怕自己不够优秀,害怕自己再一次被别人戏耍,被玩笑。
原来小时候一个李星月,给她带来的阴影这么深,姚淑兰自嘲地想。
在宁华学习的日子里,姚淑兰开始学着放开心去社交,成效卓著。后来的同学聚会,理三班的同学都说她变化挺大的。
“淑兰,”某天姚淑兰的室友兼好友对她说,“我觉得你该谈个恋爱了。”
姚淑兰正在看一本参考文献,闻言摇摇头:“我还是跟学习私定终身吧。”她看得很开,恋爱不适合她,她适合和手底下这些东西过一辈子。
后来大学毕业,姚淑兰一步步读硕,读博,在数学方面的造诣越来越深。谁听到她的名字都要夸奖一句,而十几年前那三个女孩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平平无奇的女生在未来会有这么大的成就。
说来还要感谢李星月三个,如果不是那天她们放了她的鸽子,她也不会突然觉醒奋发图强,也就不会有现在的地位了。
再后来,姚淑兰成了宁大的数学教授,看着跟当年一模一样年纪的学生们,她总会以最温柔,最开朗的方式去教这帮天之骄子,希望能在他们的漫漫求学路中给予一点微不足道的帮助。
这好像又成了她最开始幻想的生活,每天平平淡淡的当着自己的教授,送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毕业。有时间了看看书,或者是和朋友约着出去散步。大家年纪都大了,也没办法像少年时候动不动就过山车跳楼机的,玩不了那么激烈的东西。
这么平淡的日子过得久了,难免让人觉得枯燥。有一天姚淑兰的学生就问她,您不觉得无聊么?
无聊肯定是无聊的,但她还能干什么呢?总不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吧,这儿还有这么多学生呢。
况且她好像也只会学习这一件事了,离了学,她又能干点什么呢?
所以姚淑兰是这么回答那位学生的:“我小时候就觉得,人未必要活得轰轰烈烈,做一个普通的人,有着普通的生活挺好的。
而我现在的生活恰好就是我最初希望的样子,所以我不觉得无聊。
相反,我很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