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幽州宋家 ...

  •   唐婉儿回眸转身,一个女孩儿俏生生的站立身后,灿烂地笑看着她。   女孩儿柳眉杏眼,处处可人,衫裙无袖,露出她圆润的肩膀和两条白藕般细嫩的胳膊,下身的中裙长及膝盖上方,脚踝上各自缠着金色的铃铛铰链,稍一迈步脚上的铃铛便发出悦耳的声音。   女孩儿踏步走向唐婉儿,脸上依旧带着灿烂的笑容,大大方方朝唐婉儿伸出手。   “姐姐你好,我叫宁鹄离,是弥勒佛座下的童子,平日里在这里供奉香火。”   “你刚才说……回去,什么意思?”   唐婉儿冷冷的扫了她一眼,没有搭理她伸过来的手。   “你知道这些红丝线是什么吗?”   宁鹄离轻抚起一缕红丝线,斜倚在树干上,似笑非笑地看着唐婉儿。   “这树上的每一根红丝线,都代表了这里每一个人的命运。他们散布天涯海角,现在正值乱世,他们大多生活水深火热。   他们供奉香火,祈求佛祖予他们一生安康。”   “这与我有何干系?”   “他们选择了你。”宁鹄离指了指唐婉儿,“你的姻缘线会将这个乱世的枭雄串联在一起,你的出现就是改变历史走向的关键,你是唯一能将这个乱世终结,最终天下合三为一的人。”   “佛祖想与你交易。”   “祂不忍看座下信徒受苦受难,想派使者到人间还他们一片太平盛世。   如果你愿意,佛祖会用姻缘签指引你作为,如若最终历史被成功改写,乱世太平,佛祖会让你重新复活,回到原本的世界,帮你治好你妈妈的病,还会给你一辈子都花不完的钱,足够你去孝敬父母。”   唐婉儿沉默不语,冷冷地盯着宁鹄离。   “甚至……可以复活你父亲。”   宁鹄离轻轻一句话,击中了唐婉儿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父亲的死一直都是她心中的痛,父亲养育多年,她却从没有让他过上一天好日子,这是唐婉儿永远的遗憾。   但是如果父亲能重新活回来……   这个念头就像是春风拂过精神的大地,融化了厚重的白雪,剎时间春暖花开,和风淡荡,唐婉儿一下感觉人生有了奋斗的目标和动力。   “我该怎么做?”   唐婉儿呼吸变得有些急促,眼里精光四射,急不可耐地想要大干一番。   “你要先醒过来。”   宁鹄离打了个响指,“叭”的一声响,唐婉儿瞬间感觉天旋地转,一阵头晕目眩,好一会才重又听闻声响。   自己站在一个像是广场的地方,周遭人来人往,十分喧嚣,人群拥挤着向前,剧烈地争抢着些什么。   人群尽头的高台上摆着一条长桌,十几个人端坐于后,头顶上拉了一条横幅,上书:宋府家丁丫鬟招聘会。   身上依旧穿着那件月华裙,只是多了个简单的包袱,里面裹了几件衣服和一些零碎的物什。   腰间的囊袋里塞了张纸条,上面只写了两句话:   一切姻缘始于幽州宋家,通过招聘,进入宋家。

      帮助宋家从孙十常手中夺回玉骨仙肌水。

      唐婉儿看的云里雾里,不知所言。

      孙十常是谁?玉骨仙肌水又是什么东西?   宁鹄离不知消失何处,看样子也不打算出来多做解释。   好歹有人指了个方向,先动手试试看。   唐婉儿立马打起精神,变成平日里雷厉风行的模样,她观察了一下,排队的人大抵分成两批,识字和不识字的两群。   不识字的那群人考核的都是些花匠,木匠,家丁的工作,大多是干脏活累活,签的是卖身契,如果考核通过了必须改姓宋姓。    相比之下识字的那边就好很多了,考核的大多都是风度翩翩的才子佳人,温文尔雅,说话斯文,招聘的是教书先生,不签卖身契,按月算俸禄,而且无论是待遇还是地位都远超不识字的那边。   唐婉儿找人打听了一下,大概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幽州宋家是虞朝有名的医学世家,世代行医已百年有余,他们的药堂开遍了整个虞朝。   近几月北方战事吃紧,北边的扶桑国金戈铁马,踏破山河,无往不胜,虞朝的军队节节败退。   宋家在北边的族人经过商议后,还是决定南迁幽州暂时避难,由是大批大批宋家旁族涌入幽州,人手不够,于是才决定新招些家丁丫鬟,扩建宋府。   宋家在幽州是出了名的书香世家,名望颇盛,对待手底下的人也是出了名的好,一般大家卖身契只出银三十两,而宋家直接是给到四十五两。   宋家的规矩也不像其余大家那样森严,只要签了卖身契你就是我的人,干什么都得经过我同意。   在宋家,哪怕卖了身逢年过节依旧可以回家探亲,每个月还发你工钱,家人生病了有个三长两短也是免费帮看病,平日里各种福利更是数不胜数。   因此今日才这般的拥挤不堪。   唐婉儿直接排到了识字的那一队,这边的队伍相对于另一边清冷了很多。   虽说只是要求识字,但是这里的考题出的非常难,不仅要你识字断句,背诵诗书,还要你七步成诗,现场赋文,绝非那些只上过一两年私塾的人能够蒙混过关的。   在这边排队的都是些穿着长衫,摇着纸扇的公子,他们中很多都考取过功名,肚子里多多少少都有点墨水。   饶是如此他们中的很多人还是被刷了下来,坐在长桌前面的考官坐姿端正,不拘言笑,铜铃大的眼珠子不怒自威,他一坐在那里,就像是阎王判官降临人世,阴森森的,压迫感十足。   排在前面唐婉儿的大哥慌的原地打转,嘴里不停的念念叨叨,面对考官的时候结结巴巴,后背的一身冷汗渗透了衣衫。   考官先是考了一些经典的背诵,大哥对答如流。   唐婉儿一句都听不懂,只知晓这个世界没有四书五经,心里暗道了一句寄。   考官微微点了点头,接着以“相聚”为题要大哥七步成诗。   大哥擦了擦鬓边的汗水,略一沉思便吟出了一首七律,平仄,格律,韵脚面面俱到。   如此短的时间能够有这样高的完成度,大哥诗赋的底子还是非常不错的,唐婉儿自愧不如。   但那考官却面无表情,只是说了些场面话,稍加夸赞后便委婉的拒绝了那位大哥。   后面此起彼伏的哀嚎,这位大哥曾在乡试考取过功名,比他们这里绝大多数的人都要强,连他都过不去,那他们更是别想了。   宋家虽世代行医,但一直都是远近闻名的书香世家,出过举人,因此宋家对于教育一直都非常的看重,甚至自建了私塾让族里的子弟念书。   不说别的,现在宋家的家主就曾经在府试中过第,学识较他们这群臭鱼烂虾好太多了。   然而宋家家主的成绩在宋家的历史中也仅仅只能算是中等偏上。   能够长期且稳定地教出这么多的进士举人,宋家师资力量的雄厚可见一斑。   唐婉儿已不抱甚么希望了,心里默念着“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一脸悲壮地走上前去。   看见唐婉儿,考官有些惊讶,铜铃大的眼珠子微微睁大了一下。   实在没办法,这年头识字的女子本来就少,大部分还都是王公贵族的女眷。   唐婉儿还长得这般红颜祸水,平日大街上遇见都会觉得这是位公主郡王,完全想象不到会出现在这里应聘教书先生。   考官神色平静的过问了一下唐婉儿的姓氏生辰,父母情况,然后考了她几句背诵。   不出所料,唐婉儿一句不会,头摇得像拨浪鼓。   考官眉头紧皱,正想要严词拒绝,耳畔突然传来一阵低沉的声音。   “你这个经书一句不通,怎么读的书?”   考官正要训斥那人无理,打断他讲话,抬头猛的一看,反而神色大惊,赶忙起身作揖,毕恭毕敬道:   “家主安康!”   眼前的男子一袭灰袍,长得高高瘦瘦,看上去年纪不过四旬,留着一把三尺长的美髯须,一双桃花眼似笑非笑地打量着唐婉儿。   他正是宋家当今的家主,宋滔。   唐婉儿愣了一下,没想到自己排面这么大,连宋家的家主都招惹来了。   “回禀家主,民女幼时于经学大感兴趣,父亲拗不过才教了民女读书识字,但是父亲认为女子多学经略策论无益,多是教习诗词歌赋。”   “这样啊……”   宋滔眯了眯眼睛,目眺远方,脸上表情难以捉摸。   “那你以此情此景为题,赋一首诗。”   唐婉儿愣了一下,低头咬了咬嘴唇,沉吟了一会后,缓缓颂道:   “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    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    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    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    功名不早著,竹帛将和宣。    桃李务青春,谁能贯白日。    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    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    畏落日月后,强欢歌与酒。    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   唐婉儿的爸爸唐睢职业是个警察,但是私下却极其爱好诗书词话,唐婉儿从小也跟着背了不少唐诗宋词。   她刚刚遭遇了人生大难,不仅冤死,还莫名其妙地穿越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为了一个不知可否实现的目标四处奔波。   多种负面情绪堆叠,当宋滔要她就地赋诗时候,她的脑子里瞬间只想到了李白的这首《长歌行》。   桃李盛开的日子,荣华灿烂照耀当年。   春风吹动万物,大地上处处充满了蓬勃的生机,草木都意欲彰显自己最美的一面啊。   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枯枝上不会长出丑叶,干涸之水也会吐出清泉。   天地万物都跟随大自然的运转,太阳公羲和没有停鞭休息的时候。   如果功名不早著,自己的功勋怎会彪炳史册呢?   桃李开时须是春天,谁能让白天悄悄流逝,而期望它能再次回来?   富贵与神仙,两者是不能同时得到的,再蹉跎下去二者都会以失败而告终。   金石尚且能够销铄,风霜尚且没有固定的品质,何况是人呢?   害怕等到日下月落之后,只会在歌与酒之间强颜欢笑,蹉跎时光。   秋霜是不会等人的,突然之间蒲树与柳树的叶子就凋落了。   “‘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吗?”   宋滔眼神迷离,深深沉浸在长歌行的余味中,许久许久,他重重的点了点头,指着唐婉儿说:   “就你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