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CH.3 ...
-
“法医处有结果了吗?”姜吟烟脱下外套坐在办公桌前打开电脑。
“还要再等一下会儿。”陈征递上一杯咖啡:“喝吗?”
“嗯,放那吧,有结果告诉我。”“嗯,好。”
姜吟烟打开电脑输入密码1128浏览起了文件。
“姜队,结果出来了,头部并无钝器伤,身上也无刀伤,只有面目,初步判断是被人割下五官之后,疼痛难忍,死者名被张萍川,14岁,江海中学4年10班学生,现场血迹全部属于死者,并未发现有关凶手的DNA。”法医处汇报完将资料递给姜吟烟。
“死者家属呢,通知了吗?”“通知了在赶来的路上。”
陈征凑过来看着资料,小声说到:“姜队,这自己家孩子半夜不回家,家长也不着急啊?”
姜吟烟抬眼看了看陈征,点了点头说到:“好问题,所以你猜为什么?”
“嗯......家庭不和睦?总不能是重男轻女吧,这又不是清朝。”
“清朝的文物又没挖干净,你怎么知道哪里会冒出来?”
姜吟烟笑了下:“几点了?”“八点四十。”陈征看了下表。
“百达翡丽啊?”
“啊?”
“表。”姜吟烟抬了抬下巴:“我看看。”
“呦,真的啊,这一块够买我那一辆车了吧?我身边有个隐藏富婆啊?”姜吟烟仔细的看着这表总感觉在哪见过。
“没有,我一朋友送我的入职礼物。”陈征用衣袖擦了擦表盘:“我这都戴了好久了,姜队你都没发现。”
“是吗?那我应该好好观察观察哈。”
“姜队死者家属来了。”
“行,马上,收好了,财不外漏。”
姜吟烟和陈征来到审讯室门前,还未进门就听见一阵哭声。
姜吟烟皱了皱眉:“自己孩子丢的时候不哭,这时候到哭了。”
陈征瞥了眼姜吟烟,没说话,拉开审讯室的门,等着姜吟烟进去。
姜吟烟坐在审讯室的椅子上,看着面前的一男一女,女子身穿一件貂皮大衣,画着浓妆,而现在正在掩面哭泣,那男子则一个劲地叹息,身上穿着普通的羽绒服倒是没什么特别的,不过手腕上的串珠倒是极为抢眼。
姜吟烟呼出一口气敲了敲桌子:“二位,节哀,这样,先回答我几个简单的问题行吗?”
女子抬起头哭红的眼睛和晕开的妆显得整个人憔悴得很。
“二位还记得张萍川是什么时候离开家的?”姜吟烟拔开笔帽准备记录。
女子有些尴尬,看了看身边的男子,摇了摇头:“不记得了,应该是上学时间。”
姜吟烟抬了下眉继续问道:“那有什么能证明张萍川一直在学校吗?”
“啊,有的中午时他们老师发了张大家吃中午饭的照片,有她的,我还评论了呢。”女子掏出手机打开微信,姜吟烟示意陈征让她接过来。
姜吟烟简单的翻了下女子的朋友圈,注意到一个评论:你姑娘跟你一样好看。朋友圈是女子转发的老师发的照片,在这条评论下方女子也回复了个爱心。
“那张萍川平时是几点放学你们总该知道吧。”
“这,我们平时不太留意,只知道她平时都是八/九点钟才到家,额,差不多八点多吧。”
“这孩子几点上学你们也不知道,几点放学也不知道,孩子是不是你们亲生的啊?”
“我们家呢,不止萍川一个孩子,她弟弟还小,而且她那么大了,也不能有什么危险,谁知道这......”
“她是不是14岁啊?你让我感觉她24岁,是江海市治安太好了,给你们的错觉,这是我们的错,那她平时有没有玩的好的朋友?”
“额,我们不太清楚。”
“行了,这样你们先回去吧,我们查到什么再找你们。”
“警察同志啊,你一定要还我们一个公道啊。”
“陈征送一下。”姜吟烟揉了揉眼睛拿着文件走了出去。
“姜队,有人找。”姜吟烟用手指了指自己:“我啊?”
“对,说是记者叫萧颜雨。”
“萧颜雨?”姜吟烟皱了下眉:“我认识这人吗?算了,让她去办公室等我吧。”“行。”
姜吟烟回到办公室就看见一个身着呢子大衣的女生站在她的书架前晃来晃去。
“萧记者?”
萧颜雨转过身笑了下:“姜队。”
看到这张脸姜吟烟记了起来,这不是案发现场的那位记者吗?
“萧记者找我有事?”姜吟烟问道。
“是这样的我们首席呢让我过来了解下案发经过,看看能不能做一个独家报道。”
“那你这事应该找我们局长。”姜吟烟把萧颜雨请到沙发上递上一杯水说到:“一般你们首席都会直接找我们局长。”
“是,我已经找过了,张局说让我直接找你了解情况。”萧颜雨接过水喝了一口。
“行,那我给你找资料。”“嗯。”
萧颜雨接过资料看了起来,突然问道:“这案子是不是之前发生过啊?”
姜吟烟一愣,手上搅拌咖啡的勺子咣当一声掉进了咖啡杯里。
“怎么了?”萧颜雨问道。
“啊没事。”姜吟烟擦了擦杯壁,放下咖啡说到:“萧记者说的是什么案子啊?”
“10年前本市发生了一起案件跟此案有些雷同,少女惨案,姜队对此案件不敏感吗?
姜队有没有感觉这两起案件有什么联系,因为我之前了解过10年前那起案件,发现作案手法和时间以及被害者的身份有很大的相似点,我想这两起案子会不会是……”
“萧记者的意思是这是一件连环案?”
“正是。”
“萧记者,这件案子本身不难,不要搞得那么复杂嘛。”
萧颜雨愣了一下,“姜队,身为人民公仆,说出这样的话不合适吧。”
“萧记者,连环案是需要证据的,不是说我感觉或者你感觉这就可以办好的。”
“是我欠考虑了。”
“我送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