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1977年。

      在今年夏天的时候,花阳县迎来了这个地区少见的雨季,连绵的细雨宛如甘露一般,洒在了这片已经埋下了棉花种子的土地上。

      这样的天气对于如今已经正式开启奔向“棉花之乡”名号发展第一步——全面完成了花阳县土地改造,实现了全县棉田种植的工作,并成功将棉田种植面积提高到了以万亩为单位的花阳县而言,这连绵的雨季绝对是件有利于庄稼成长的好事。

      虽说棉花耐旱怕涝,但在其种植过程也是最不能缺水的。

      花阳县本就常年干旱,下面的各个公社也不是都像麦秆公社那样依山傍水,可以利用地理环境中自带的河流对棉花进行灌溉,大多公社如今还是要在靠天吃饭的基础上,进行人力灌溉,以保证棉花在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水分滋养。

      可以说,在所有人都翘首以盼,等待百万亩棉田收获成果的情况下,今年这几场绵绵细雨的出现,是既轻松了这群完成了棉花田种植后还要继续忙粮食耕种的社员们,也保证了棉花和庄稼所需的水分。

      随着雨季的结束,得到了天然雨水滋养的麦子和棉花田长势也是越发喜人,说着也就快到了棉花采摘的九月份。

      人们忙碌着又一年到来的棉花的成熟期,将一朵又一朵,一亩又一亩的棉花田变成了仓库里一批又一批的待收购棉花。

      忙活完了棉花田,就又该忙活庄稼地。

      眼瞅着这地里头的情况越好,各公社、大队的领导和社员们心里头就越刺挠。

      大伙儿在都盼望着秋收快点到来的同时,也都十分想要知道这第一批棉花在收下来以后,县里那边又会拿出啥样的收购和分配相关的章程。

      ……

      县政府,组织部办公室。

      今年是苏曼被调来县政府的第三年,也是她成为县委二把手的第一年。

      就当下社会对女性年龄的传统看法而言,今年已经27岁还没有结婚的苏曼已经算是个老姑娘了,但就政治领域而言,她这个年纪,不仅仅是风华正茂,更是光彩夺目。

      这可是不到三十岁的县级干部!
      还是位真正做到了头顶半边天的女干部!

      作为在当前已经是能在整个县里说一不二的县里二把手,苏曼的未来几乎是所有人都能预见的,能够在未来拥有更大发展空间和更高政治身份的璀璨,谁也不会在这种时候触她霉头,说什么“好女不出院”“女同志的工作就是结婚嫁人、生儿育女”的屁话的。

      事实证明,想要改变女性地位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拥有事业,保持独立,并成功,并坚持。

      像是苏曼,她就做到了。

      不过这样的成功背后,是苏曼用自己大部分的业余生活时间来努力工作才换来的。

      人嘛,有失便有得,总是得能量守恒才行。

      像是此刻,刚从市里开完会回来的苏曼,整个人看上去带着些舟车劳顿的疲惫,但工作狂的属性让她哪怕是因赶路而累得快要睁不开眼了,也还是在第一时间喊来了下属,让对方来汇报一下自己因这两天开会而没在县里而没能在第一时间处理的工作。

      伴随着敲门声,苏曼开始了她今日份马不停蹄的工作。

      前来汇报工作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一路从公社追随苏曼到县里的秘书小刘。

      这是小刘担任苏曼秘书工作的第五年,作为跟着苏曼一路麦秆公社走到县里的老同志,她的觉悟也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了的。

      像是苏曼在这几年的工作里,除了忙活棉花田改造工作以外的,也没有被她忘记的关于“男女平等、妇女同工同酬”“晚婚晚育、优生优育、计划生育”等妇联相关工作中,小刘和她丈夫就是头号支持者,其中主要就体现在了她今年才刚怀孕的事情上。

      小刘比苏曼大四岁,今年已经31岁不说,结婚也已经八年了,今年才刚怀上头一个孩子,并且还和她对象都商量好了——

      不论男女,就生一个。
      坚持贯彻,优生优育!

      看着小刘挺着她那已经六个多月的孕肚走进来的样子,苏曼一边为自己很快就能见证一个新生命的到来而为小刘,也为这个新生命能够拥有像小刘和她对象这样的父母而感到高兴,一边又越发坚定了自己不孕不育的想法。

      反正她和乔黎明早就说好了,要不就谈一辈子的恋爱,不结婚也不生娃,要不他们俩就尽早一拍两散,对象都没得谈。

      乔黎明从最开始就没打磕巴的答应了,到现在他们俩也谈了三年。

      三年的时间里,苏曼自觉两个人相处得相当不错,比开始时候还要更默契、和谐,乔黎明也十分珍惜能和苏曼在一起的时光,别说变心了,整个人都从最开始的高冷酷哥样,变成了现在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居家好男人……就是太粘人了点。

      结婚这事儿都先不说,只说生娃。

      就乔黎明这几年的表现来看,他更像是不想要娃的人。
      ——生怕多出个娃会跟他抢在苏曼心里的位置。

      像是这几天,苏曼去市里开会,乔黎明就被她支去首都学习新技术到现在还没回来。当时出发的时候,乔黎明就依依不舍,这几天更是一天三通的和她通电话。

      什么高冷酷哥?
      明明是个粘人怪!

      想到这,苏曼下意识看了一眼办公室里的电话。

      咳咳咳!
      工作时间!
      不可以摸鱼!

      苏曼抬手摁了摁太阳穴,转而认真思考起自己接下来要更加开拓妇女事业,为更多有勇气孕育生命的母亲们提供更好的生产环境与条件,保证她们孕期和孕后的生活与工作。

      她可以不生娃,但不可以不理解现如今的生产环境,更不可以任由更多选择生娃的妇女同志们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进行生育!

      ——务必要努力为妇女生育、生产及产后条件提供好的环境!

      ……

      正在苏曼思考着关于妇联接下来要发展的工作内容,并已经将其思绪延伸到如何促进医疗设施与医护接生人员等问题的时候,浑然不知苏曼正在走神的小刘说道:“主任,您不在县里这几天,积压的工作不算多,主要是各个公社现在已经完成了今年棉田的采摘工作,接下来就该准备庄稼地的收割工作了。下面十几个公社的书记同志这几天都在轮番给县里面打电话,人也过来县里这边好几趟了,都想确定咱们县那几台收割机到底能不能租用的情况,还有就是想打听打听关于棉花收购的问题,您看……”

      “……”

      “主任?”看着难得在自己汇报工作中没能第一时间给与回复的苏曼,小刘还以为对方是因这一周连轴转的工作与路程而造成的身体支撑不住的恍惚,小声地喊了她一句,道,“主任,要不您还是先回去休息休息吧?这也都不是特着急的事儿,等明天您休息回来再处理也都没关系的。”

      “啊没事,事情不算多,处理完再去休息也不着急。”

      苏曼火速调整好了状态,说道:“收割机的问题就交给后勤部那边负责吧,到时候安排人给公社领导们抓阄排顺序。还有,收割机的机油就当是租用收割机的费用,让各公社负责给收割机加油,还有司机师傅的住宿、餐饮也归他们。”

      小刘点头,又问:“还有关于棉花收购的问题,您看纺织厂和服装厂那边是不是也得拿出个新章程?虽说头两年厂子那边收购了不少咱麦秆公社生产出来的棉花,但收购量相比较今年全县统一种植棉花的收成来看,根本不算多,咱们厂是不是也得加大点收购力度?”

      “价格上面暂时还是按这几年的市场价格统一进行,不能因为今年咱们县产量高就压低价格,毕竟不管怎么说,咱们县自己生产出来的棉花就算是按市价来收购,也比从前咱们在向外购买棉花时花在运输上的费用要低,至于收购数量的话……”苏曼沉吟片刻,“县里这边估计吃不下多少,商店和供销社能收购的数量是有限的,所以在刨去县里和公社自留的数量以外,剩下的就让厂子那边都收了!”

      在过去的时间里,苏曼增长的不只是年龄,提高的不只是官衔,拔高的不只是地位,还有……她长远的目光、从未停止过的思考和一次次经验的总结。

      三年里,苏曼可不光只忙活了县里土地改造和棉花种植的事,手里几个厂子的发展方向,她也从来没有放松过方向盘,为的就是在将他们花阳县打造成“棉花之乡”的同时,再把他们麦田服装厂的旗号彻底打通,而不仅仅限于本地和之前拓展的首都与沪市等城市。

      到时候,借着服装市场的东风,再把他们县,和他们县种植棉花的消息一并传出——到时候,他们县和县里头的厂子,才能算是彻底被盘活,才能真正做到从单纯的开厂养活一厂工人,变成能带动一整个县人致富的市场货源头。

      如今,纺织厂和服装厂的工人加起来已经破了万人,成了名副其实的万人大厂!

      清楚厂子发展的小刘在听到苏曼说想要大批收购今年收下来棉花的话后也没有半分犹豫,点头道:“成,那我等会儿就去联系蔡东方几个人,让他们拿个章程出来。”

      涉及到大方向的问题确定好后,苏曼又把零零碎碎的事情交代清楚,今天的工作也就算是差不多了,能说点工作以外的事情了。

      ……

      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的小刘和她隆起的肚子,苏曼关切道:“小刘,你这得快八个月了吧?这样算起来的话,预产期大概就在12月左右?”

      “哪儿啊,再有一礼拜就该9个月了。”
      “九个月?”

      苏曼对这方面的知识还是有些欠缺,她看着小刘不算特别隆起的肚子,很是惊讶:“可你不是三月份的时候才刚怀孕的吗?”

      “是啊,那时候就已经怀一个多月了,等到11月初的时候,正好九个月。”

      “……”

      “不出意外的话,我这肚子是等不到阳历年就该生了,我家娃也只能当个小生日的娃了。”小刘装作没看到自家领导毫无形象地掰着手指头算日子的样子,低头摸了摸自己的肚子,脸上充满了对肚子里孩子的爱意与期盼,道,“不过我和老周也都已经商量好了,甭管这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小名都叫冬果,男孩女孩都能叫。”

      “冬果?这名字好听!”

      算来算去也没算明白月份的苏曼索性没再继续这个话题,一边夸着小刘两口子给这孩子起的小名好听,一边从抽屉里拿出了一沓票证递给小刘:“这些是我这次去市里跟人换的煤票,咱这边冬天冷,想做好月子,是一定要把屋里头给烧热乎了才行,所以我特意跟人换了些煤票,到时候你坐月子的时候可都得用了,别省着啊。”

      苏曼拿来的这些煤票不少都是她用手里边的一些紧俏票证跟市里换来的。

      煤票虽说也挺紧俏的,但对于城里人而言,冬天就算是再冷,筒子楼也比乡下的平房严紧,尤其是对于双职工家庭而言,他们一天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单位待着,只有晚上睡觉的时候才会烧煤取暖,两个人的煤票供应完全够用,甚至还能有富余。

      为此,市里头可是有不少人家会专门省下这煤票用来换其他的票证,苏曼就是通过这些人换到的煤票。

      苏曼在认真和小刘认真描述了她上辈子跟已婚已育女同事那儿听来的关于“月子病”的严肃话题后,一把将这一沓煤票塞到了她的手里,并说道:“这些煤票算是我作为长辈给你家冬果的见面礼,你可不能拒绝!”

      小刘“!!!”

      被感动得无以复加的小刘攥着手里的票证说不出话来,好一会儿才缓过来,说道:“主任,您要是不嫌弃的话,等冬果生出来,就让ta认您当干妈!”

      见小刘无比认真的神情,苏曼也没拒绝,只调侃了一句:“那等到年底的时候,我可得亲自去医院盯着你,免得回头你把孩子生下来以后跟我这赖账。”

      闻弦知雅意。

      小刘跟了苏曼好几年,哪儿能不知道她话里话外的意思是担心自己会守着老思想,选择留在家里找接生婆接生而不去医院里头生呢。

      “主任,您放心吧,我和我家老周都说好了,等快到日子的时候就提前去县医院开间病房住,也就是多花点住院费,还省得折腾了呢。”小刘道,“而且,就算是我家冬果着急,想提前个十天半个月出来也没关系,咱公社的卫生所可是还有赵大夫坐镇呢。她这两年可培养了不少卫生员,现在就算是下边生产大队的妇女要生娃,也都是卫生员负责,早就不兴接生婆了!”

      这或许就是连锁效应。

      在苏曼坚持呼吁男女平等的行动中,在众多妇女的觉醒与响应里,越来越多的女性同胞们已经开始有所改变,开始尝试摆脱家庭的桎梏,学习如何去爱、去尊重、去保护自己,并同样将思想上的改变付诸于行动上面了。

      这正是苏曼所愿意,所期盼看到的。

      这个世界不应该只有类似“贤惠”这样的词才是专属于女性的。

      ——那些所有字典、词典上能够翻阅到的美好的、积极向上的、勇往直前的词汇,也该属于女性,属于所有人。

      …………

      说是闲话家常,但苏曼却总是会在对话中发现自己以往工作中的漏洞,和接下来针对妇联工作的发展方向。

      对此,小刘也早就习惯了自家领导这份随时随地都不忘工作的忘我精神,并成功被同化得在这一会儿说话的时间里,跟着又在笔记本上就多列出了满满两页的工作内容。

      除了县里和妇联的工作安排以外,苏曼也没有忘记纺织厂和服装厂。

      现在已经是77年了,距离改革开放这一政策被提出并落实的时间,也就是一两年的事。到时候,全国都会随着这一政策掀起浪潮,“万元户”这一词也会随之登上历史的舞台。

      尤其是对于纺织厂和服装厂这样的厂子而言,未来那些游走于南北两方,靠批发、倒卖衣服的“倒爷”可是会成为老牌厂子的劲敌。

      还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的问世、国营企业自主经营权的变动、经济特区的建立与开放、教育住房出口等等问题的改革……

      波涛汹涌的巨浪即将袭来,要是想要在改革开放这股浪潮中乘胜追击,成为时代的弄潮儿,苏曼就必须早做打算。

      “之前我办的工人学校不是在去年开了个服装设计班吗?设计这东西不能光靠学,必须得实际操作,出设计图才行,所以我打算等忙完秋收以后举办个校内设计大赛,前三名能够直接被录取到麦田服装厂工作,其中第一名的设计将会成为咱们厂明年上市的主打服装……”

      苏曼的话才刚说到一半,小刘的笔记也才刚写两行,办公室的门就被人用急促的声音敲响。

      还没等屋里头的两个人反应,门就被着急地推开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 1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