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大房谋划 ...
-
自从叶家二房生完招娣,叶老汉就做主分了院子,省得因为男孩的事兄弟三个闹矛盾,说是分院子其实就是给几个挨着的草屋围上了木头当院子。
叶老大是长子,分的屋子最大,也因为要养叶老汉和曹氏,所以兄弟几个都没意见,他旁边的小院是老二家的,后院的一排小屋才是三房的。
过道狭窄不说,还不靠大街,每次都得从大房的院子里出去,为了这个赵氏没少念叨叶老三没出路,但叶老三是个孝子,知道不可能一把年纪的爹娘会给他盖房子,所以对赵氏很愧疚。
赵氏因为娘家几个姐姐有能耐,在屋里蛮强势的,不过她见叶老三有些下不来台,就缓了缓脸色,她从娘家学了收拾男人的法子,看着儿子睡着了,把他放到叶老三打的小床上。
听着动静叶逢望赶紧侧了个身,没记错的话前世的弟弟就是这时候怀上的。
两人压低了声音,突然门口传来敲门声,是侄子叶虎。
叶老三和赵氏对视一眼,赵氏不悦地哼了声,叶老三早没了气,搂住她笑着轻抚,紧接着出去开门看看什么事。
原来是钱氏嘱咐叶虎过来,说晚上都去大房屋里吃饭。
叶老三想到刚才赵氏说的读书的事,故意没有给叶虎拿吃的,果然叶虎笑着的脸色这会不好,伸着的手收回去。
叶老三观察着他神色,心里打着谱,不住寻思万一以后叶虎是个没良心的,以往他都会塞点赵氏蒸的槐花饼,他们村叫多槐村,就是因为槐花多,在叶逢望没出生前叶老三存不住钱几乎都给大哥家的孩子买了零嘴。
叶老三心思逐渐跑远。
见叶老三应了没什么东西给他,叶虎闷闷着走了。
“大嫂没事喊咱吃饭干啥?”赵氏早已穿戴整齐,故意问他。
他娘曹氏身子不好,所以大家分院不分粮食,都在叶老头屋里吃饭。
所以钱氏这会请人吃饭,肯定用的自己粮食,钱氏一向精明能干不做赔本买卖。
叶老三也不是傻的,脸色凝重起来,沉默着。
赵氏翻了个白眼,边给给叶老三拿衣服边说,“好不容易私下攒点刺绣钱,还有你打短工的钱,你可别心软给了大房,虎子有的你儿子也得有。”
叶老三有点心虚。
“听见没有当家的,你对你哥好,你哥嫂不一定想着你。”
自己媳妇的话不听,整天对两个哥哥惟命是从,一直拿她当叶家的外人,可嫁进来六七年儿子都给他生了,居然还和大房二房穿一条裤子,赵氏咬牙,真想敲开叶老三的脑袋看看。
“知道了你小声点,让大哥听见多不好。”叶老三把空瘪的钱袋子赶紧塞怀里,抱着怀里叶逢望出去,看见儿子朝夫妻二人看过来,赵氏不想和叶老三吵架,也省得叶老三轴起来觉得她挑拨兄弟关系。
吃晚饭时候,因为家里就叶虎和叶逢望两个男娃,钱氏开了小灶,从鸡窝里掏出两个鸡蛋,打了两碗鸡蛋汤。
钱氏这个当大伯娘的对家里的男娃好,真是贤惠,叶老头和曹氏从到大房饭桌吃饭就心情愉快,这下更笑眯眯。
鸡蛋汤鲜嫩,飘着诱人的香味,里面加了甜丝丝的红糖。
叶逢望受宠若惊,前世钱氏虽对他和气,但鸡蛋红糖这种稀罕物从没拿出来给他吃过。
看了眼二房妞妞和招娣使劲吞咽唾沫,妞妞很乖也不哭闹,端起身前的浆水菜和窝窝往嘴里吃,招娣就不行了,馋的眼巴巴,口水都快流出来。
就是没人说再给妞妞和招娣一碗,一向和蔼可亲地叶老头和曹氏全当没看见,曹氏还问叶逢望怎么不赶紧吃,“乖孙快吃,鸡蛋汤凉了就腥了。”
这个小孙子就是吃饭斯文,旁边大孙子叶虎才不管其他,见到有鸡蛋汤直接嗷嗷往嘴里塞,狼吞虎咽埋头吃。
饭桌上人都对钱氏做法没意见,眼皮子都不掀,叶逢望再次见证了家里人的区别对待和男娃的分量。
他本想分给妞妞和招娣,让姐妹俩姐姐馋,但这是钱氏给的,他分出去便是拿她的东西打她的脸,又不是真的小孩这么没眼色。
再者,当看到招娣用幽怨的眼神盯着他时,叶逢望心里有点不开心,因为在叶老头屋里吃饭的时候叶虎和叶逢望便有每天一个鸡蛋,还有一些曹氏偷偷给的翠果点心啥的,有时候他都没吃,出去找二房姐妹一起出去玩的时候他们三人吃或者直接给姐妹二人吃。
既然他这辈子投胎成男娃,而他又有女娃时候的记忆,对原来的堂姐妹多照顾是应该的,以后他也会给姐妹二人撑腰,只是几年时间还是喂不熟。
前世招娣性子就古怪,时常玩着玩着就生气了,每次都要妞妞和叶逢望哄,为人鸡毛不拔,有一回正吃东西看见他过来直接塞怀里,大热天硬生生捂臭了。
“奶奶我这就吃。”叶逢望笑眯眯,不理招娣视线,捧着碗小口喝着。
“这就对了,汤也喝光,对身子滋补。”曹氏慈爱地摸着他头。
女孩吃这稀罕物等于浪费,长大就成别人家的了,两个男娃再怎么吃将来也是叶家的人,便是叶老二心里有点不舒服,也是酸自己没儿子,不然大嫂肯定给他们二房一碗鸡蛋汤。
孙氏看着两个闺女都眼馋鸡蛋汤,顿时心疼,没好气地瞪了眼吃得欢的叶虎,连带叶逢望也瞪了一眼。
正好被曹氏看见,她虽身子不行,但特别护犊子,尤其是两个乖孙子,叶虎身子壮,小孙子身子弱一点,吃碗鸡蛋汤咋了?这个儿媳妇都要嫉妒,真当她曹氏死了?!
孙氏没皮没脸,被婆婆瞪几眼又少不了几块肉,像个战斗鸡一样梗着脖子,她就是要把二房受的委屈表现出来,被人夸几句懂事可没屁用,那都是没气性的人自我安慰,得在公婆面前上眼药,让他们知道二房因为没有儿子少了多少好处。
不过,大嫂钱氏今儿个是咋了,又是请吃饭又是给弄鸡蛋汤,给叶虎就罢了,还给三房小子,钱氏一向精明,名声在外面比她好,是持俭持家型,孙氏在外人眼里名声不好,是善妒又不会下蛋的母鸡,两人没少针锋相对,孙氏觉得钱氏肯定在憋坏,不然凭啥花粮食吃亏。
果然吃完饭钱氏就发动了,喊住他们说有个事要让一家子人一起讨论,孙氏挑了挑眉,心道终于来了,就知道钱氏没憋好事。
叶老三和赵氏对视一眼,也都坐下看大房怎么说。
钱氏没直说在大房里商量的话,反而没头没脑说起她弟弟。
钱氏弟弟是谁,隔壁钱家村村长钱文,刚当上村长没两年家里就推了草屋盖了青砖瓦房,阔气的很,这钱文就是因为读书当了童生,才被推举的村长。
三十二岁考上童生,立马就当了小吏,在大字不识一个的钱家村里成了有学问的体面人。
有钱氏出头,里外谋划,叶老大乐得隐藏起来不吭声。
“老大,你什么意思?我和你娘想听听。”叶老头越听眉头越皱,他一把年纪了不至于连这言外之意都听不懂,两口子是想算计棺材钱呢,这钱文孙子都快有了才考上童生,就知道这读书有多费钱难考,会把家拖累死的,把筷子重重放下,直接点名。
曹氏担忧地看了眼大儿子,他一向孝顺,只觉得是大儿媳妇挑唆的,娘家才富起来几天就来拉他们叶家进火坑,那书可不是好读的,因此她没说话只吭吭咳嗽,这事到怎么办还是要叶老头来决定,不过她是不赞同,二房和三房都看过来,叶老大一时头皮发紧。
“爹,娘,我的意思是,文哥儿说了科举改命,虎子娘没嫁过来的时候文哥儿还没因为读书花光了家里的钱,眼下不过几年家里的光景就大不一样,他们村前任村长是童生所以文哥儿才能当上,但咱们村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我觉得虎子要是读几年书,咱家肯定能当上多槐村的村长。”
叶老大说这话时特地加重语气,他是知道叶老头的执念的,果然叶老头听到这看了他一眼,叶老大激动万分觉得事情要成了。
叶家祖辈居住在多槐村,叶老大的太爷爷时期家境尚好,出去闯荡了一番建立家业,因为识文断字回到多槐村被推举当了村长,后来到了叶老头这孙辈时,叶家已经败落,叶老头好赌的爹服徭役累死了,娘跟着汉子跑了,十岁的光景叶老头便去叔父家寄人篱下,少年时便沉默寡言到了有了叶老大他们三个儿子,更是从小教导他们别惹事,安分守己,所以几个兄弟都没多大出息。
自叶老大太爷爷不当村长,多槐村便由村里的三巨头林姓、李姓、赵姓的男人轮换当村长。
“所以你是想让虎子科举?你想过要花多少钱吗?咱们是泥腿子何必学戏文里的人。”叶老头语气缓了缓,谁不想子孙光宗耀祖,但现实是残酷的,寒门还有个门,他们乡野人连门槛都没有,生活得过且过就为了吃饱饭,读书简直是奢望。
“爹前几年去县里舅姥爷家不是给了十五两银子吗?”叶老大难为情道。
“那是我和你娘的棺材钱!”叶老大身为大房,不以身作则孝顺父母,反而提起这个,叶老头瞪大了眼睛。
“爷爷,爷爷别生气,是虎子想读书的。”叶虎像一阵旋风挤进来,抱着叶老头的大腿,突然大哭起来。
“这不公平,爹我不同意!”叶老二眼看事态发展出乎他所料,站起来嚷嚷道。
“再说家里两个男娃谁去读?”他阴阴笑着,“三弟你说句话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