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3、第四十三章 ...

  •   夏黍半宿未睡,待秦拂衣起床,也做好了决定,与他说道:“我去!”
      秦拂衣去翰林院后,夏黍便跑去与宋玉树说了此事。
      宋玉树知晓她也要一同前往,内心很是欢喜,毕竟能和知己共同游览这人间山水,品尝食物风味,实乃人生幸事。又听夏黍说了秦拂衣的“及时行乐”想法,不禁感概道:“秦兄实乃君子坦荡荡,‘得夫如此,妇复何求’”若换做是他,不一定有这样的胸襟。
      夏黍拍了拍宋玉树的肩膀,点头赞同道:“不愧是我的好兄弟,我也觉得拂衣是这世间顶好的男子。”
      见她一脸与有荣焉的样子,宋玉树一时间又不知道该羡慕谁。
      出行的这日,夏黍穿着短褐背好行囊,出发了。
      秦拂衣没放假,让秦墨送她去港口。下了马车,宋玉树正站在不远处和人交谈,见她到了,快步走过来,对着秦墨拱手,礼貌一笑。
      秦墨回礼,心想着这位可是谦谦公子,温润如玉,少爷是怎么放心让少奶奶出门的。其实秦墨对自家少爷是有点儿恨铁不成钢的,若是他的媳妇儿,别说让她跟着这么一个俊俏小郎君出去游玩,但凡她想了别的男子一下,就该把她牢牢捆住,按在那处,日日这样那样一番。想罢,秦墨朝四周人群中看去。
      夏黍见秦墨呆愣在旁边,不同于往常那般笑得没心没肺的样子,以为他是舍不得自己走。此时见他神色晃了过来,便要与他道别一句,然后往那船上去。
      “少奶奶稍等片刻。”道别的话尚未说出口,秦墨出声了。
      “怎么了?”夏黍一脸的疑问。
      秦墨再次环顾四周,夏黍和宋玉树见状,跟着他的视线张望过去,实在不知道他在看什么。突然,秦墨脸上一喜,远处走来一个穿着短褐的小老头,他挥了挥手,喊道:“师傅!”
      夏黍这下是更迷茫了,秦墨这是从哪里冒出来一个师傅来?
      小老头走近,也没搭理秦墨,倒是上下打量了一下夏黍。夏黍被看得是莫名其妙,正要问他是谁,小老头来了一句:“你这丫头根骨倒是不错,是块儿习武的好料子!”
      夏黍:这话好生熟悉,她之前看得那些武林话本,十本里头有八本说主角根骨好的,其中还有三本是被骗着修炼什么《葵花神功》、《童子金刚身》这些,还有一本让她大受震撼,叫《吸什么大法》来着,可以一夜......想到这,她赶紧晃晃头,眼下可不是想这些的时候。
      一旁的宋玉树听见小老头此言,深觉这话有可信度。他忘不了夏黍“轻轻的”锤他胸口的那一下,还有拉网时那轻松模样,也算是天赋异禀吧?
      不管两人脑中如何胡思乱想。秦墨已经恢复笑嘻嘻的模样,同他们介绍道:“这位是我师傅,少爷请他来保护少奶奶,有我师傅跟着,少爷会更安心。”说完,又从袖中拿出一封信递给夏黍。
      夏黍打开信,里面写道:老前辈乃当世高人,早年相识;今从山中请出,护尔周全;有他相随,吾心方安。......
      见了这最后一句,夏黍忍不住嘴角上扬,小心地把信叠好,收入怀中。
      “敢问前辈尊姓大名?”夏黍拱手问道。
      小老头笑笑,回道:“我姓老,叫我老子就行。”
      夏黍:“......”原来“老前辈”是这个意思。
      宋玉树失笑一声,遂道:“前辈请上船吧。”他大概知道了秦郎君的用意,开口就提根骨,这位前辈许是位高人。
      秦墨目送三人往船上去,便驾车去翰林院。
      一路上。
      “老前辈,你是怎么看出来我是个女的?”
      “因为没瞎。”
      “老前辈,拂衣答应你什么条件了?”
      “你猜?”
      “老前辈,你和拂衣怎么认识的?”
      “口渴了,倒杯水来。”
      “书里的高手不都是喝酒的吗?”
      “我养生。”
      “......”
      夏黍:什么老前辈,是老顽童吧。
      宋玉树含笑看着两人斗嘴,心道这一路想无趣都困难了。
      经过和老前辈的无数次交流,夏黍才知道原来秦家老太爷二十年前帮过老前辈一把,前辈心怀感恩想要报答。彼时秦拂衣刚出生,秦家老太爷见推拒不了老前辈的回报之心,便提出让老前辈在秦拂衣长到六岁之时,来一趟秦家,教授他武功。
      后面老前辈如约而至,悉心教导了一段时间。可惜天赋在武学里至关重要,秦拂衣根骨一般,只学了些基本的招式,倒是秦墨根骨不错。秦拂衣便求了前辈,收秦墨为徒,彼时他已在江湖波涛中产生疲惫感,已有退隐之心。就顺势而为,收了秦墨当衣钵传人。
      夏黍心道,真是人不可貌相,秦墨看着傻乎乎的,没想到是个高手。秦拂衣看着不是很强,竟然还会些武功,那她之前那一脚岂不是“关公门前耍大刀”!这俩可太会藏了。
      今日老前辈朝着海上为她演示的那一下,夏黍才知道什么叫天外有人,原来真正的高手都是有内力的,据他说武林上能修出内力的人屈指可数。老前辈只是手朝海面轻轻一拍,便炸起高浪,海面上漂着一堆鱼尸,晚饭大伙们就搞了朴素的鱼汤和炖鱼。
      夜晚的海浪拍打在船身,大伙们也都早早就休息了。夏黍躺在床上,看着旁边空荡荡的位置,起身点了蜡烛,又把信看了一遍,指尖轻抚这最后一句话:我在家中等你。
      “前辈,我这海鲜锅怎么样?”
      “不错,这泡发了两天的干鲍鱼,被这汁水焖炖之后十分鲜美,这虾、蟹、鱿鱼等放在一锅煮,鲜上鲜啊!”
      夏黍满意的笑了,又转头看向宋玉树。
      宋玉树对她的厨艺一如既往的肯定。
      “香!”
      在这海上还需漂泊十来日才会到琼岛,刚开始夏黍他们还是吃着船上厨子做的饭,觉得这海鲜刚捞上来,怎么做都鲜美,吃了几日就觉着嘴巴淡了些。这船上的厨子一般是煮饭给船工们吃得,厨艺一般,又是之江人中只会做清淡纯鲜菜的那类。
      夏黍馋辣味,便让宋玉树带她去厨房借个灶,这大船上的土灶下面做的十分厚实,与陆地上不一样,灶台下堆砌了一层厚厚的泥土,应该是为了防火,毕竟船都是木头造的,一不小心烧着了,他们一群人都得提早见阎王。
      宋玉树还跟她说这灶底下另有玄机,让夏黍猜猜。她蹲下来观察了一会儿,还动手摸了摸,除了土和锅,着实没看出什么门道来。这时在外面晃悠了一会儿的老前辈走了过来,问夏黍在干嘛,知晓这问题后,便笑了,问她:“你想知道答案?”
      夏黍看了他一眼,挑了挑眉,然后朝宋玉树说:“玉树,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玄机?”
      宋玉树刚想解释,便被前辈捂了口,不然他说。
      夏黍一脸无奈,这老顽童又开始皮了。
      老前辈臭不要脸的一笑:“你做些好吃的,我吃着开心就跟你说,不然我捂你兄弟嘴一整天。”
      夏黍这次才不中招,“那你捂着吧,我就不信你能憋一天尿。”
      老前辈摇头啧啧了两下,“还是涉世未深,没听过武林高手能憋三天三夜吗?”在夏黍狐疑的眼神中,老前辈指了一下宋玉树:“反正他肯定憋不住!”
      为了兄弟的健康,夏黍又妥协了。
      老前辈放开宋玉树的嘴,让他得以从角落一个大箱子调味给夏黍。原来他早就猜到夏黍会动手做菜,备了各式调料在船上。这就是自家船的好处,想干啥放啥就是一句话的事儿。在吃了夏黍弄得蒜蓉粉丝虾、辣炒鱿鱼、椒盐皮皮虾、椒麻鱼片、水煮活鱼之后,前辈打了个饱嗝之后,才把这其中玄机与她说了。
      原来这灶里还有一块儿铁板,用来隔热,就算这泥灶突然裂了,也不用担心炉火于地板相触。说起这事儿来,便又开始滔滔不绝的讲起他当年游历江湖的那些事,夏黍接过宋玉树递来的一盘瓜子,两人边嗑边听。因为是在甲板上吃东西的,船上闲了的人也凑在周围,也听得津津有味。
      还知道了这船上的水是烧了才储存的,否则放久了就会生出孑孓。还有船上的酒比水多,因为酒更容易储存,万一迷失在海上,水喝完了,酒能顶着等等。
      这船上的日子有了故事、美食、酒,还有一同逗趣的人,以及老前辈几日炸一次鱼的精彩表演,过得很是充实,时间不知不觉就走过了一段时日。除了快到琼岛的前几天,不幸运的经历了一场海上风暴,电闪雷鸣、狂风巨浪,夏黍差点还以为如花美貌,略有才情的自己,就要命丧深海了。虽说最终还是平安的踏上了琼岛的土地,但想起那个夜晚,仍是心有余悸。
      听船长说这条航线一般很安全,不知道这次怎么就倒霉催的遇见这事儿,好在妈祖保佑,船上无一人伤亡。夏黍了解了这位掌管大海的神祗之后,决定以后有路过其庙宇,可得好好烧个香,多捐点香火行善积德。佛还是要求的,但是各路神仙都沾点关系,条条道路皆好运啊。
      夏黍往日总觉得没有什么牵挂,一人吃饱不忧愁。生死一瞬时,脑中闪过一人,便一下子就明白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3章 第四十三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