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6、第三十六章 ...


  •   转眼就到了除夕。
      这一天,之江城内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爆竹声声中随处可见欢声笑语的百姓,孩童们则在街上嬉戏,一团喜气,十分热闹。
      秦府,白日里女眷们聚在一起剪窗花,有那双鱼戏莲、柿柿如意、喜鹊登梅等,个个都是女红好手。夏黍剪了个简单的“福”字,寓意十分直接明了。秦拂衣来时见着,便让人贴在了院里的窗户上。
      除了参加完婚礼返回外地的三房一家,大房和二房的人在秦老太爷和秦老太太的带领下,一同在厅堂里共进年夜饭。秦拂衣和夏黍作为家中长房哥嫂,还给长辈和小辈们送了礼物,这一大家子人团聚在一处,热热闹闹的,让夏黍有了一种“心安处是吾家”的感觉。
      用完饭,大伙儿们就都出去外头,在观景水榭看烟花。一声令下,不一会儿这烟花便一朵朵的绽放在空中,映照在众人眼中,端的是那“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只是花开的时间不过几瞬,美好的景象便没了。
      秦拂衣见夏黍脸上有意犹未尽之色,便招来秦墨吩咐了几句,接着转身低头,在夏黍的耳边低语了些什么,然后带着笑呵呵的夏黍偷偷溜走了。
      这一幕恰好被秦大太太见着,她抿嘴笑了起来。秦大老爷看见自家夫人笑了,也微微一笑。
      秦拂衣跟夏黍两人正朝着高处的楼阁走去。秦府住宅处灯火通明,但是这去往楼阁的路上则暗了不少。秦拂衣不小心踩空了一下,夏黍瞧见了,把手上的灯笼递给他。又瞧她往上走了两步,朝着秦拂衣伸出手,说道:“我牵着你走吧,我这眼睛在晚上比寻常人看得清楚些。”
      他毫不犹豫得握住眼前这只手,热意一路从手上传到心口,被她带到了楼阁的最高处。
      两人站在窗户边,临近的几户人家也相继开始放烟花了,静静的欣赏了一会儿,待周围回归了一片宁静,忽地砰砰声来袭,就见秦府的烟花又开始燃放起来。从他们这个角度看过去,烟花近在眼前般,一朵朵的非常大,流光溢彩。
      夏黍的心也随之愈发灿烂。她拍了拍秦拂衣的肩膀,他转头看过来,她做了个“谢谢”的口型,他笑着点了点头。
      在烟火的照耀下,人世间最为真挚的一种情感,在不知不觉中发芽了。灿烂的光芒消散,幸福则会延续并沸腾着。
      烟花燃尽。两人同时道出:
      “除夕快乐~”
      “除夕快乐~”
      年年岁岁,辞旧迎新。
      他们静静的待了一会儿,望向天上的明月,高高悬挂,此时的一切是宁静又美好的。
      “阿欠!”秦拂衣打了个喷嚏。夏黍见状摸了摸他的手,是有些凉,便拉过他的双手握住,摩擦几下好生些热意。她一边搓一边念叨:“刚刚上来忘记拿汤婆子了,府中的大夫不是说你得好好补补气血,是不是我这些日子太忙,没人看着你,又没喝补汤了?”
      秦拂衣只含笑低头凝望,见她询问后抬头看向自己,有些任性的点了点头。
      夏黍把他捂热的手放下来,又替其拢了拢披风,无奈的说道:“走吧~回去喝点姜汤,再用炭盆暖暖。”然后又拉着他回到院里,叫来秀兰吩咐了几句,就跟秦拂衣进屋了。
      不一会儿,院中的石桌上就摆了火锅。
      夏黍涮了一片鸭血,夹到他碗中:“这冬日里吃火锅最是暖和,你多用些,晚上还得守岁呢,可别饿着了。”
      秦拂衣点点头,然后安静的吃了起来。
      等两人吃完,就又去厅堂跟大伙儿们一起聊天守岁。等凌晨的炮声响起,代表新一年的开始,众人就互相道别,夏黍跟秦拂衣也回屋休息了。
      往年在村中都是通宵守夜,这城里倒是不用这么熬,早些回屋里头盖棉被睡觉,让身子热起来才最实在。这夜都要保持灯火通明,除了是要把不好的事情都驱走,还会让新的一年如意顺遂,财源滚滚。
      房间好几处的蜡烛光没有熄灭,秦拂衣在光亮下有些睡不着,便转身把旁边的被子一角掀起来,静静地看着夏黍,她依旧睡得很香。
      睡梦中的夏黍觉得脸上有些凉,便又拱了拱,把脸往下埋了些。秦拂衣见了,轻声一笑,又把被子轻轻给她盖上了。然后保持侧躺的姿势,闭上了眼睛,不知不觉也就睡着了。
      大年初一开始,秦大太太又带着夏黍和秦令仪去拜访了一些人家,秦拂衣则是去拜访师长和同窗了。然后夏黍又找了个时间,去同徐娘唠嗑,接着带秦拂衣和宋玉树一起喝了茶,聊了天,就到了启程去南都会试的日子。
      本来秦大太太是想让两人在家中过了元宵节再去的,秦拂衣则是想早些去,说是时间充裕些好。于是正月初六,两人就在秦大太太、秦大老爷和秦令仪他们不舍的眼神中出发了。
      夏黍这次一个丫鬟都没带,秦拂衣也只带了秦墨,还有四个护卫,轻车简行。当夏黍说不带丫鬟的时候,秦大太太原先是坚决不肯的,怕到南都那边没人照顾她。待秦拂衣开口,说已经让南都那边的人准备好院子,仆人也有好几个,自己也会好好照顾夏黍的,秦大太太这才松了口。又把会试要准备的一应东西都写在纸上,让夏黍到时候替秦拂衣准备好,嘱咐了很多的事情,说了让两人吃饱和暖等的关切之语,方才目送着他们远去。
      夏黍坐在马车上一脸的兴奋,这次没带秀兰她们,也是和秦拂衣提前商量好的。为了方便去贡院,秦拂衣又在南都府买了一处近些的小宅子,那边又都是他安排的人,没人盯着夏黍就可以自由出门了。
      其实之江府城离南都很近,乘坐马车悠闲些过去,也只需要七八日。若是这去往会试的举子,住在那偏僻些的省府,怕是刚过完年就得出发了,然后在二月初才能到南都。这一路上得几经颠簸,说来也是不容易。
      夏黍再次感概金钱的力量。他们的车内不仅弄了厚厚的坐垫,放着李大厨做的猪肉干和各色糕点,还不用被凌冽的寒风强吻。她自己还带了一口小铁锅和一些调味品以及补品,以防没客栈住的时候,可以煮点热乎的东西给秦拂衣吃,免得舟车劳累,到时候考试没精神。
      这行路第三天,就是在官道旁的林子里过夜的。
      趁着天还没黑,护卫们打了几只鸡洗干净,再按夏黍说得方法,用调味料腌制烤香喷喷。夏黍则是弄了五六只鸟,正在给秦拂衣炖补汤。她转头看向身旁的秦拂衣,说道:“这里头放上红枣、桂圆、人参、枸杞等,可以健脾祛湿,补气养血,等会儿你多喝一碗。”
      秦拂衣笑着点了点头:“好~”
      等秦墨递过来一只烤鸡,他先撕了一个鸡腿递给夏黍。夏黍接过,让他把另外一个鸡腿给吃了,然后两人分食了一只。之后夏黍又单独吃了一只,才觉得这肚子里有点东西了。
      这汤煲了一个时辰,她盯着秦拂衣喝掉了两碗,自己也喝了一碗,去了寒气,剩下的汤让大家分了喝掉。几人喝了碗里的汤,身上更暖和了,护卫们都想念起家中的妻子。
      秦墨看着正在烧热水给自家少爷弄汤婆子的少奶奶,这心里头越发的羡慕,不知道他会不会遇见一个这么好的娘子。
      夏黍和秦拂衣回马车上休息,其他人围着火堆睡觉,并不会觉得冷。
      晚上,夏黍和秦拂衣盖着同一张被子入睡了,实在是空间有限。虽说马车是秦府定制的,座椅可以收起来,但是秦拂衣身量高,得屈着腿睡觉,然后便成了夏黍缩在他怀里的姿势。
      此时身旁的几个汤婆子倒显得有些多余了,秦拂衣觉得夏黍的体温就足够热乎。
      她的呼吸一直轻打在他的脖子处,痒痒的,连心里头也是,让他的脸愈发滚烫了起来。想出去吹吹风,只是稍微挪动了两下,夏黍就拱了拱脑袋往他身上蹭过来。只好忍着,闭上眼睛,听着夏黍的呼吸声,渐渐地也就在温暖和柔软中,沉入了梦乡。
      后面几日,秦拂衣让马车加快速度,晚上就都能宿在客栈。
      临近南都府城,一路上人越发多了起来。可以听见马车外路过的结伴学子,或是称兄道弟,或者谈论会试的考题等。夏黍经常会掀开窗布看着外面的景色,这时有路过的几位男子看过来,夏黍笑笑,其中一个皮薄的臊了脸,那模样把她逗笑了。
      “你在笑什么?”秦拂衣放下手里的书问道。
      夏黍放下窗布,回道:“刚刚有一个白面书生,我不过朝他笑了一下,整个脸红得的跟猴屁股一样,实在太可爱了~”
      秦拂衣闻言,收了嘴角的弧度。把夏黍放在旁边的《大学》拿了起来,问道:“这本你看完了?”
      见她点头,又问:
      “‘《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段话是什么意思?”
      夏黍自信的解释道:“就是这《诗经》里说了:‘文王品德高尚,为人光明磊落,做事始终庄重谨慎’,所以这做国君的,要做到仁义;做臣子的,要做到恭敬;做子女的,要做到孝顺;做父亲的,要做到慈爱;与他人交往,要做到讲信用。”
      秦拂衣满意的点点头,而后又随机考了夏黍几道题,她都能一一答上来。又笑着夸道:“聪明。”
      夏黍毫不谦虚:“那是!”
      秦拂衣又把一碟子果脯递给夏黍,说:“到时候我带你去吃南都有名的小笼包和煮干丝,有什么想吃的都可以去吃一遍。”
      夏黍听了这话,表示特别开心。拿起一颗果脯递到秦拂衣嘴边,说道:“呐~犒劳你的。”
      秦拂衣用手捏住果脯,放进嘴里。心道,怎么这次的果脯比往日更甜些?
      见夏黍又要掀窗布,遂给她递了一本《尚书》,让其好好钻研下,后面会再考她。
      一时间,马车里就只有安静的翻书声。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6章 第三十六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