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第十六章 ...

  •   “三姐姐,要不让小夏下来吧,这也太危险了!”秦如珍抬头往高处看了上去,揪了一下秦如仪的袖子,这心里头紧张兮兮的。
      “小夏,你下来吧,等会儿我让丫鬟喊个护院来拿”秦令仪看着夏黍往上爬,越来越高,心也砰砰直跳起来。
      这站在树底下的人,每一个不心颤的望着树上。夏黍则是觉得,既然受到了美人的注释,便更不能辜负期望。只见她双手往上一拉,稳稳地站在了树杈上,低头往下喊道:“放心,我爬过的树不下百来棵,妥妥的。”说完,又往上攀爬。她怎么忍心让小美人做的第一个纸鹞,就巴巴的挂在树梢上。要不是怕她们瞎担心,夏黍早就像猴子一样的窜上来拿到了。现在是特意放慢了速度,让人看着安全些。
      随着她越爬越高,人也半隐藏在了树枝间,下面的人越紧张和担心。平日大家都没怎么关注过府里的这些树,现在才觉得府中的有些树木过于高大茂密了。
      这时,从回廊处走来两名男子。其中一人穿着一身楼宇山石绣花白色圆领袍,行走间灵动飘逸。头上是网巾束发髻,髻上戴白珠银冠簪。再往脸上一瞧,挺鼻薄唇,面如冠玉,好一个凤表龙姿的男子。另一个则是带着笑脸,模样也周正,一脸笑嘻嘻的样子。
      只见俊美郎君走到秦令仪旁边停住,问道:“你们这是在做什么?”
      秦令仪转头一看,说:“大哥哥,你不是在书院吗?”原来此人正是那说书人口中的美男子,秦家长房嫡子秦拂衣,年十九。
      秦拂衣淡淡的回道:“有点事情。”然后也抬头往树上看了一眼。
      秦如珍站在一旁,轻声细语道:“这是小夏在捡纸鹞,今日我们请了做纸鹞的女匠人来府里教我们,这是三姐姐做的第一只纸鹞呢。”
      “捡到了!”树杈叶片间传来夏黍的声音,秦拂衣见状,抬脚离去。
      夏黍爬下来的时候看见丫鬟们都羞红了脸,以为她们是被自己上树的潇洒英姿所拜倒,心里还偷偷笑了一下。又见大家盯着一个方向,她也顺着目光看过去,只有两道男子背影。
      两个姑娘拉着她上下打量了一下,关切的问道:“有没有被树枝划到?”
      夏黍摇了摇头,把手里的纸鹞递给秦令仪,开心的说道:“这位美丽的姑娘,你做的漂亮纸鹞完好无损。”
      秦令仪让丫鬟把纸鹞收好,又让人准备了些点心。三人在亭子里休息一下,唠唠嗑。夏黍觉得这份差事太幸福了,这几日和小姑娘们一起玩,不仅跟着她们学了些新东西,还有吃有喝有钱拿,都不敢说出去让别人羡慕,免得自己这活计给人抢了。
      让丫鬟们走远一点,秦令仪小声的跟夏黍说:“你刚刚有看见丫鬟们脸红耳赤的吗?”见夏黍点了点头。她又继续说道:“每次看见我大哥哥,府里的这些丫鬟们都会这样。秦家大郎你有听过吧?”
      夏黍心想,原来刚刚是秦大郎君的背影。回道:“秦大少爷在坊间素有名气,我自然是听说过的。”特别是在说书人口中的声名,格外的精彩!当然,这话可不能说出口。
      秦如珍也靠了过来,悄声说:“之前有很多丫鬟被赶出府,就是因为大哥哥在家里的时候,她们不是装作偶遇,把茶水倒在他身上,就是故意摔倒在他面前,搞得他不胜其烦,平日里都住在书院的院舍里。”
      夏黍喝了口茶:“是集贤书院吗?听说那里的读书人十天放一次假,平日也是住在里面不出来。”
      “那是离家远的,我们秦府骑马过去很快的。之前大哥哥住在家里,现在连放旬假都不回来了”秦令仪解释道。
      秦如珍吃了一口枣泥糕,肉肉的脸颊鼓鼓的,特别可爱,让夏黍很想捏一下。只见她又说道:“所以大哥哥不喜欢女子近身,房里都换了小厮。下次你要是看见他,可千万不要靠太近。”
      秦令仪叫了丫鬟过来,让厨房再做三碗糖蒸酥酪过来。紧接着喝了口冰雪甘草汤,言说:“还是别看见的好,我可真怕你也被我大哥哥的脸迷了去。你知道我们为什么招女帮闲吗?就是因为这之江城的大家闺秀,见过我大哥哥的没一个不喜欢的,找各种理由想接近他。”
      秦如珍喝了口里木渴水,嘴巴里的枣味儿被冲淡了,取而代之的是酸甜清爽的感觉。她两只大眼睛水灵灵的,看向夏黍,委屈的说:“她们还把主意打在我们身上,每次举办什么宴会,都说要和我们交朋友,结果一来家里就问大哥哥在哪里。我们当然不可能带她们去见人,久而久之,就发现没有一个真心的朋友了,一起玩的次数也少了。”
      夏黍感慨的回道:“大少爷有你们这么为他着想的妹妹,真是漏网之虾。”
      秦令仪好奇的问:“什么漏网之虾?”
      夏黍也拿起一块枣泥糕,吃了一口,回答道:“幸运儿。”
      三个人面面相觑,捧腹大笑起来。
      之后夏黍又逗趣的说自己不会被颜色所迷,只忠于两位小姐,心都在两人身上,夸的她们直乐呵。秦令仪便说后天带她去城外的田庄上玩,让夏黍明天休息一天,她们明日要和母亲去别人府上赴宴。
      这几日回来的晚,两人也没有怎么聊,徐娘也跟着夏黍在家休息了,难得有时间一起坐在凳子上唠嗑。
      徐娘拉着夏黍,说要教她刺绣:“这城中的女子都会绣花,到时候乞巧节还要在院子里张灯结彩,陈设瓜果,穿七孔针,投针验巧。”
      “这七孔针是七个孔的针吗?”夏黍疑惑道。
      徐娘放下了手中的绣活,笑道:“你是想笑死我好继承我的面馆吗。这穿七孔针,是七月初七这天夜里,女子们在月光下用五色线穿针。因为月光微弱,针孔极细,又受风的影响,所以不容易穿过去。顺利穿过的人,就说明手巧,会得到大家的称赞。”
      夏黍听了,握着徐娘的手,回道:“那你还是白天穿吧,晚上穿太不容易,我怪心疼你的。”
      徐娘早就习惯了夏黍的油嘴滑舌,撇开她的手:“去你的~这样才有乐趣懂不懂。”又接着说道:“ 还有投针验巧,乞巧节前一天,先准备一个水盆,放在院子里,倒入鸳鸯水,就是把白天取的水和夜间取的水混合在一起。把河水、井水混在一起倒入盆里也行。盆里的水要露天放一个晚上,第二天白天太阳一晒,到中午或下午就可以“验巧”了。取缝衣针,轻轻平放在水面上,针不会下沉,水底下,就出现针影,这针影若是笔直的一条,就是乞巧失败,若是针影形成各种形状,或弯曲,或一头粗,一头细,或是其他图形,便是得巧。”
      夏黍听得迷迷糊糊,怕徐娘再多说几个她不会的事情,然后拉着她搞这些不擅长的女子事物,连忙转移了话题,问:“那这乞巧节是怎么来的?”她果然还是喜欢听故事。
      “相传,每年七月初七的夜晚,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美丽聪慧,心灵手巧的织女乞求智慧和巧艺,同时也向她乞求美满的姻缘,因此七月初七又叫“乞巧节”。这牛郎和织女原本都是天上的星宿,牛郎放牧,织女织布,两人兢兢业业,十分勤劳,深得玉皇大帝的喜欢。于是,玉帝便赐婚于他们两人,让两人结为夫妻。但不承想,牛郎和织女在婚后如胶似漆,以致荒废了工作。玉帝盛怒之下,让乌鹊传旨只准他们每七天相会一次。但是乌鹊却误传成每年七夕相会一次。每当七夕过后,乌鹊身上的羽毛就会脱光,这是对乌鹊传错命令的惩罚,罚它脱毛为牛郎织女相会时搭桥。”
      夏黍听完表示:“可是天上一天,地上一年。他俩都在天上,每年七夕相会,那不是天天都能见面,和之前有什么区别?最惨的还是这乌鹊,每天都要感受一遍掉毛的痛苦。”想了想,又说道:“话说没鹊桥之前他俩在天上不也如胶似漆的?这么一想乌鹊脱毛搭桥就是为了给他们制造浪漫吧?”
      夏黍不禁感慨了一番,说:“乌鹊真的是太惨了!我决定以后看见它们,就不再惦记是什么味道的了。”
      徐娘:“......”
      “本来我挺期待,被你这么一说.......这个节日在我心里有点破灭。”徐娘握紧拳头:“我现在真的很想捶一下你。”
      夏黍赶紧扮作惊慌状,双手捂住脸,可怜兮兮的说道:“女侠饶命!”然后打开右手的指缝,从无名指和中指间露出一只眼睛,调皮的冲徐娘眨了下眼。
      徐娘见状也演起来了,把竹绣绷放在桌子上,抄起树下的扫帚作势道:“今日便让你瞧瞧本女侠的厉害,看招!”
      她追她逃,她插翅难飞。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6章 第十六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