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2章 清平乐(2) ...

  •   第2章清平乐(2)
      宫里的日子对清清来说,不过是待在大娘娘身边学习,受她教导,大娘娘有意教导她宫里的规矩和隐晦规则及相处之道。
      清清虽不想嫁人,但世道不容,也只好耐下心性去认真学习。
      大娘娘身边日子平静,可前朝后宫从未平静过,不论是各个大臣之间的博弈还是后宫中娘娘们的争宠,身处名利场,权利中心的人,即使表面平静无波,水下早已波涛汹涌,旋涡不断,逃不了,也不能逃。
      清清虽身处后宫,可也能抽身离去,且有与管家的幼年情分,相信,若是在宫外也能生活的很好,可是,志不在此。
      她的志,此生注定只能成为遗憾。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当初的豆蔻少女已是舞象之年(15-20岁,这里设定,女主17岁),清清又一次推拒了娘给她说亲的想法,每次看见娘不理解,着急的样子,她真的很想说出自己不嫁人的想法。
      可是,那一定会吓坏娘吧,长大了,也意味着,该嫁人生子了,时不时有媒人上门,惹得清清好生不耐。
      恰好大娘娘传召,清清也是松了口气,进宫躲一躲清闲吧。
      近日有件重大的事情--元旦大朝会,为此,官家赵祯和大娘娘一直在准备,大娘娘教导她的时间就减少了。
      因着大娘娘和官家商量朝政,清清退出了厅室,回到了自己在宫里小住的小院。
      天色暗沉,院里的丹桂挂满了枝头,清甜的花香溢满小院,今夜的月亮接近满月,月色盈盈下,清风徐徐,清清坐在丹桂树下,不由心头一动,现下还未到入寝的时候,倒是可以去园林走走。
      且开园时候还未到,现在的园林很是清净,倒也合适。
      (开园:宋朝是个例外,因为它有一部分皇家林苑是定期对公众开放的,具有城市公园的功能。每年的三月一日至四月八日,皇家的琼林苑和金明池都要打开大门,纵民游览,这叫做“开园”、“开池”。)
      带着寅月一人,清清走入园林,园林里,当季的花草在月夜下静悄悄绽放,一路走过来,假山奇石,奇花异草都生长的很好,看的出来內侍很负责。
      清清让寅月暂时不要跟着,独自一人走到一株金桂下,闻着院中花草清淡香甜的花香,她抬头望向空中明月,渐渐地,她看见了一个人影出现在明月中。
      人影蹁跹,若隐若现,好像就要消失了,清清感到一阵心慌,“留下来,不要走。”
      她焦急的在心里喊着,人影好像听见了,她回头飞了下来,衣袂飘飘的降落到了她的身边。
      虽然看不清她的面容,但是,她由衷的感觉到熟悉,好像她就是她一样,很奇怪,却又一点也不觉得奇怪。
      人影和她一样高,清凉和温暖碰撞,奇异的感觉从清凉的手心里传来,她跟着人影一起,如玉的素手婉转流连……
      不知不觉,她僵硬的动作越来越流畅,越来越自如,不用人影带着她也能自如的做出想要的动作。
      盈盈月色下,微风渐起,风带动了衣衫,衣袂飘飘间,肆意舞动的人好像就要乘风欲去,清清周身的清冷更是添了几分缥缈。
      空中明月也将一缕月辉笼罩着舞动的人儿,月色下的翩翩起舞,月白色裙摆随风飘动,这一身的月白色及她优美的舞姿加上月的照耀,使这女子仿若九天之上的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天女,那样神秘,那样纯洁,让人不由停下脚步,放空思绪,一切好的,不好的,通通忘却,沉浸在那样一世罕见的美丽当中。
      舞动间,她和人影相视一笑,同时俯身翻转一跃,人影和清清越跳越是忘却了时间,也忘却了自己。
      清清忘了自己跳了多久,只有身上的薄汗在提醒她,该回去了。
      又是一阵微风,吹在身上,不由打了个冷颤,她拿出一块绣着丹桂的手帕轻轻擦拭额头的汗,待气息平缓下来,带着寅月回了自己的小院。
      她始终不知道,自己在肆意的舞动的时候,园林深处有一双眼睛将她从未展现出来的风姿尽收眼底。
      也将从前在他眼里的那个稚嫩的妹妹彻底转变成了一个清冷缥缈的女人。
      由女孩转变成女人。
      于是,那一幕,也顺理成章的发生了,一人有心,一人顺水推舟。
      元旦大朝会到了,这一日,宫里內侍,侍女都绷紧了精神做事,生怕在这一日做错了事。
      后宫娘娘也安分下来,即便单纯如皇后也明白这一日不是可以闹的时候,更别说那些过分机警之人了。
      行走在宫墙中,紧张的气氛清清都感觉到了,连她身边的的寅月也不自觉紧张着,本就沉稳的她今日更是谨言慎行。
      虽感觉到了不同,对清清来说倒也不用太过,她本就是不相关之人,如往日一般就好。
      只是她没想到,她听到內侍传言,说先帝顺容李氏病危,李氏便是官家赵祯生母,几年前,官家就曾执意出宫寻母,现在,又得知声母病危,也不知官家会如何?恐怕又是在责备自己罢。
      且,今日是元旦大朝会,万国来拜,誓要做个好君王的六哥定不会让自己失了仪态,定是在朝会后独自一人责备自己。
      六哥对自己很是关照,小时也曾一起作画学习,六哥虽然比她大了七岁,但她也是看着六哥一路艰辛的走到现在,她不由心疼起他来。
      想要去陪陪他,只是……
      清清放下裙摆,停下脚步,着雪青色褙子,内衬淡粉色锦缎裹胸,素白色百迭裙系在柔软不盈一握的纤腰上,清雅的装扮让她平添一抹缥缈,清冷的眉宇间一抹担忧让人见了都想为她解忧。
      作话:雪青色:(又称赤青色)中国传统颜色,它是一种浅蓝紫色,类似雪地上反射的光的颜色(由于雪地会反射大量的高频蓝紫光和紫外线)。因为颜色中紫色是由红色和蓝色叠加形成的,雪青色中含蓝色的成分较标准紫色多。
      只是,如此风姿绰约,缥缈仿若天女的人的身边唯有低垂头目的內侍及侍女,自然也无法窥见如此风姿。
      思考片刻,清清暂回了侧殿安心等待,现下,官家上朝,大娘娘乍听闻,定是心情不爽利。
      还是等会吧,想罢耐下心性写了一篇大字。
      主殿内,本打算和官家一起去大朝会的大娘娘也吩咐身边內侍任守忠将顺容李氏病危的消息传达给官家。
      且不说官家听闻消息如何失魂落魄,伤心难过,又强撑不失仪态如常进行元旦大朝会。
      后宫大娘娘宫殿,清清练完几篇大字沉静下来才不紧不慢地去见了大娘娘。
      才说了不过几句话,大娘娘谴去看望官家的內侍回来回话了。
      內侍恭敬的低头带伤回话:
      “官家不让过去。臣远远等着,瞧着两盏茶的时间都过了,官家都一动不动,臣实在是担心,大着胆子上了廊桥,才再往前走了两步,官家便厉声喝止,臣想解释一句,官家便顺手抓起……”
      “旁边插腊梅的瓷瓶,砸了过来,说谁再敢上廊桥一步,便立即丢到湖里。”
      “官家这么多年,小人犯了什么错,都没苛责过,臣竟气的官家发了这么大的脾气,就是丢到湖里喂鱼也是应该的。”
      “只是担心,害怕……”
      听罢,大娘娘面色平静,只是清清听罢忍不住站起道:“大娘娘,我想去看看六哥。”
      “陪陪也好,他需要人陪,只不过……”大娘娘看着清清道:“禾儿,今日你陪了他一时,以后能陪一世吗?你,想好了吗?”
      大娘娘看着眼前这个已经出落成一个清冷出尘,不沾一点儿凡俗气息,气质清冷缥缈的女孩,她清楚的明白,她不该在这儿,她该去一个她想去的地方,可是,这样一个天女般的人儿,也只有皇家才能守护住她。
      因此,大娘娘矛盾着,她心里明白,却又想要保护这个干净通透的孩子,皇家是能够守护她,可是外表光鲜,内里如泥藻一般的皇家,她又生怕她会如那些美丽的花朵一样从枝头坠落,碾压成泥,消失无痕。
      唉~看她的选择吧。
      清清看着大娘娘慈爱的眼神,迟疑了,其实,她也想过很久,可是,思来想去,宫里宫外,对她而言,没有两样,或者说,这个由男人主宰的世界,不论她去哪儿,都是一样的。
      唯有分别的,不过是以后是有钱还是没钱,吃的好还是不好,若是这样选择,宫里或许已经是她最好的选择了。
      虽然,她对六哥并无男女之情,可这世间多的是盲婚哑嫁,她时常出入宫里,已是很熟悉,六哥也是温和宽厚之人,又有从小长大的情谊,或许已经比绝大多数女子好很多了。
      思虑良久,清清已经有了决断:“大娘娘,女子终究逃不过嫁人生子的命运,禾儿也一样。”
      接着话头一转道:“水榭那边冷,六哥从小身子弱,他在那儿待了一个时辰,会生病的。”
      大娘娘明白她的意思了,心里几番复杂难言,只是从旁拿起一卷劄子缓缓道:
      “这是李顺容进位宸妃的制书,程琳起草,吕夷简,晏殊,先后修改润色,吾又增加了几个字,如今可以定稿了,立即送去备案,连夜送到永定陵。”
      任守忠双手接过劄子立即遵从吩咐去办事。
      而一旁的清清虽担心官家赵祯,却也知道现下,大娘娘还有话。
      “顺容李氏,早侍先帝,和惠积中,柔嘉成德,膺降诞之符,守谦冲之德,兴居合礼,言动有常……”不知是不是思起过去,大娘娘眉宇间一缕哀思,不由无声叹气。
      “那个水榭……”大娘娘感慨着说道:“官家很小的时候去过一次,大中祥符八年的除夕,先帝突然起了兴致,要带六哥去水榭看烟花,当时同去的就有李氏和她生的小公主,那天是官家这辈子……和她离得最近,在一起时间最长的一次。”
      “看着烟花,小公主饿了,她就拿出自己做的点心给公主吃,公主吃的高兴,官家看的眼馋,”说着,脑海中不由回忆起那个场景,嘴角浮现一缕笑意,大娘娘歪着身子靠在床上的小机子上,继续说起来:
      “但是他从小就懂规矩,并不要,李氏她兴居合礼,言动有常,先帝和我不命她给,她不敢把她自己做的点心,主动送给大宋的皇储吃。”
      清清一时竟未听明白大娘娘话语里的意思,她沉默思考片刻,她懂了,大娘娘这是在点拨她,她又何尝不明白呢,只是,宫里宫外,并无区别。
      清清向前走动两步,她明白大娘娘的意思,却也并不害怕,她并不是靠着男子宠爱过活,以夫为天的女子,她,从来只为自己而活。
      选择留在宫里,不过是为了活的更好罢了,且官家为人宽厚,再如何,她也会不会让自己活的狼狈凄惨。
      因此,她上前走两步,眼神清凌又通透:“大娘娘,禾儿愿意陪六哥一辈子,成为百花园中的一朵。”
      ……
      清清在大娘娘望着她点头的那一刻,有些急促的奔向水榭,奔跑中,不由想起大娘娘刚刚看她的眼神,还年轻的她看不懂那里面复杂的情绪,或许,只有等到她在这个百花园中扎根生长后才会明白吧。
      虽脑海中想起大娘娘的眼神,但脚步不停,她微微喘息着奔到桥上,从桥上看见了水榭里的官家。
      官家赵祯一身玄色长袍落寞的坐在假山旁,望着水面一动不动,整个人被哀伤难过包围,思念着那个在脑中浅淡的关于生母的记忆,仿若雕塑。
      “不许过来。”听见脚步声的官家赵祯慌忙捡起身旁石砖,想要喝退旁人。
      “六哥,是我,”清清见官家赵祯犹如刺猬遇敌竖起尖刺,全身警惕戒备着,眼神却彷徨而难过,她皱起眉头放缓脚步,温柔的环抱着他。
      “六哥,回家,我们回家吧。”
      听着禾儿温柔关怀的话语,感受着怀中的柔软温热,赵祯举着石砖的手不知不觉便失去力气,石砖从他手中滑落。
      也将身上的刺收回,恐扎伤怀里的娇人。
      终是在水榭待了些许时间,天也开始寒凉,清清扶着赵祯回了寝宫--福宁殿,将他包在被中,又给他热茶,生怕他身体哪里不适。
      “她病危,我不能去看她……不能叫她一声母亲,”许是身边的人是信任的人,也或许是憋的久了,忍不住了,赵祯倾诉出自己的难过,“这些年,我暗自对自己说,不要急,要等,慢慢来,总有我能做主的一天……”
      清清放下茶壶,手捻衣裙半坐床沿,认真倾听,分享他的伤心难过,能够说出心里的话,总比他一个人闷在心里的好。
      “我会接她回来,她该拥有而被剥夺的一切,我都会给她,补偿我从前欠她的孝顺,但是……竟连这样的机会也不给我。”
      赵祯语气越发低沉沙哑,眼泪未落在脸上,而是落在心里,身为君王,连哭泣也不能,他只能独自一个人时,才能稍微放纵自己有一时半会儿的功夫去为母亲伤心,责备自己。
      这时的赵祯只是需要一个可以倾诉的人,不要旁人的安慰,常说感同身受,可世上哪有什么感同身受呢,清清明白此刻的赵祯不需要什么空泛的安慰,这道伤,只能自己,在时间里结痂痊愈。
      她只是用自己的手将他的手捧在手心握住,用自己的温暖去温暖他,感觉到他冰凉的温度,她大胆的将他的手放于自己温热的腹部,双手贴于他手背。
      “八皇叔告诉我,说在水榭看烟花的时候,也有她……可我只记得当年,父皇让我作了一首诗,皇叔和小娘娘说极好,大娘娘说勉强压在了韵上,记忆中并没有她……”
      赵祯努力着眨眼将眼中水花压下去,眼神迷茫,努力回忆着脑海中的回忆:“后来我去水榭,希望能想起来些什么,却也还是不行。”
      虽然整个人都抱在被子里,但是,赵祯还是感觉浑身发冷,心里寒凉,就连被清清一直放在温暖腹部的双手也还是冰凉。
      听着赵祯的话语,清清什么也安慰的话也没说,只是说道:“我给六哥倒杯热茶,暖一暖。”
      “不,不要走,”赵祯拉着清清的手不放,身处寒冷中的人又怎能拒绝温暖呢。
      赵祯不是圣人,看着眼前眉眼清丽,仿若天人的女人,他还记得那天晚上化作月中姮娥的她,现下,就在眼前,触手可及。
      清凌凌眼眸中只有他的身影,挺翘琼鼻小巧可爱,玫瑰般红唇诱人采撷,淡淡的清幽香甜桂花香,这是一朵已经绽放出独属自己风华的仙葩。
      心之所向,身之所往,终至所归,赵祯终是凡俗之人。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第2章 清平乐(2)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