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一直很喜欢雪衣女的文章,从《董娇娆》开始。
通常来说,当读者喜欢一位作者一篇文章的时候,大部分的目光都集中于作者的写作如何如何好文章的故事如何如何美,对于缺点和不足,一般不会去思考,哪怕是想到了,大多数时候也愿意选择性失明。
之前看雪衣女的文章,差不多就是这种状态,直到这一章,忽然想到作者一个在我看来最大的问题——那根绷紧的弦。
小说的精彩程度,尤其是网络小说,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作者在故事中制造出来的对立,或者说冲突。这些不断积累的对立和冲突,就好比是一根渐渐绷紧的弦。
当然,我不是指《盲新娘》的冲突性不够,仅看本文的四位主角,芮安仁,小蒨,唐守信,好好,他们两两之间皆有对立,完全可以连接成一张网状图。随着故事的发展,芮安仁和小蒨之间的弦似乎在渐渐放松,冲突被弱化,但是另一面,唐守信和好好与芮安仁之间的弦确实越绷越紧,逐渐达到一种临界状态。
但是一根弦仅仅是绷紧了就足够了吗?很明显不是,还需要一个外力,一个让弦彻底绷断让冲突完全爆发的外力。一篇文章,哪怕是以立意流而著称的文章,也需要籍由冲突的爆发感情的甭溅来达到最完美的主题升华。很可惜,至少在我看来,《盲新娘》在这一点上做得还不够。
为什么这么说?
就以本章开头来说。
上一章的末尾,其实留下来一个悬念:唐守信提到的秘密是什么?
相信追文的读者基本上都已经猜到了,是芮安仁与唐守信的父子关系。那么,揭露这个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无法构成本章的一个亮点了,也就是说,读者在看见唐守信说出他与芮安仁的血缘联系时,大家不会感到惊讶,只会认为这是一个顺理成章的情节,在平稳地过渡到下一个画面——好好对此的反应时,是不是应该制造一次爆发呢?至少我曾经这样脑补过。可是在这里,好好平静的表现就如同一根绷紧的弦被忽然松开,一个满胀的气球忽然泄气,于阅读,这种感觉绝非妙事。
举这个例子的目的不在于要对雪衣女在此处安排此等情节指手画脚,而是说明整篇文章带给我的一种感受——温吞如水,鲜有起伏,即便是积累下来的冲突,慢慢叠加至高潮,却在还未到达临界点时忽然崩坏,之前的所有累积化成一盘散沙,不能不说是一大败笔。
诚然,在现实生活中,鲜少有人能不堪压力之重负,正在地发泄出来,相反,大家会试图用各种方式来缓解来淡化。但是小说作为一种yy的产物和寄托,不可能完全与现实相符。例如好好在面对爱人与自己是兄妹时的前期表现,换作日常生活,免不得要赞她一句“明智”,或者说是“拧得清”,毕竟任何过激的反应都无补于事。可是放在小说中的时候,却又希望能够看到她在此处爆发,将积攒下来的冲突狂泻出来,当作对现实中无法实现之事的一种善意臆想。而她后期的表现,虽然是符合了冲突爆发感情甭溅这一条,但是由于前期已经将此前积累的感情崩坏掉了,因此表现出来的效果大打折扣。
即便在现实中,我更欣赏理智的人,在经济学的概念中自利的人,不过当积郁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一声不管不顾的bullshit远比强行咽下那口积郁要来得更欢畅淋漓,看文亦是同理。
所以,在合适的时候,制造一个外力,让那根绷紧的弦以一种极具冲击力的方式断掉,而不是放松所有力道,让它成为一堆瘫软的线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