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登古北口 兄弟相争 ...

  •   时光荏苒,转眼间又过去了八个初秋,玄烨已经有八个儿子了,13岁的大阿哥胤褆已经长成一个蹁跹的美少年了,皇太子胤礽也有十岁了,虽然个头比哥哥矮了一截,但稚气的脸上也透露出一股英气,最小的儿子胤禩还尚在襁褓之中。
      玄烨此刻带着他最年长的四个儿子,从承德避暑山庄摆驾回京,随驾的还有一大群文武百官。
      玄烨骑在他的御马上,四个阿哥紧随其后。玄烨不想做轿子,他觉得大清是从马上得的天下,子孙后代们不能忘本啊。
      “胤礽啊,最近上书房的功课学的怎么样啊?”玄烨勒紧马缰,回头转身用慈爱的眼光爱着胤礽。
      “回皇阿玛,儿臣刚读完《四书》,最近又在读《史记》。”胤礽老成的给皇阿玛施了一礼。
      “哦,说说看都有什么体会啊?”
      “回皇阿玛,儿臣认为……”十岁的小太子侃侃而谈。
      “不错不错,颇有朕当年的风范啊!”玄烨大声笑道。
      “皇上,太子天资聪颖,乃我大清万福啊!”在一旁的大臣索尔图眉开眼笑的奉承道。
      此时此刻,在一旁的大阿哥胤褆心里很不是滋味:“哼,皇阿玛偏心,什么都偏袒胤礽,不行,我一定得在皇阿玛面前好好表现表现。”
      玄烨和众阿哥们走在前面,文武百官紧随其后。
      “皇上,前面就是古北口了,要不要停下歇歇?”大学士明珠问道。
      “好吧,大家也累了,都歇歇吧!”玄烨下马,往远方看了看:“好一个古北口啊,不愧为京城的屏障啊,地势如此险要。明珠,拿笔来,朕今个兴致好,要题诗。”
      “喳,”明珠立刻让下人准备了笔和纸,然后亲自拿到玄烨身边。
      “断山逾古北,石壁开峻远。形胜固难凭,在德不在险。”玄烨提起大笔,挥洒自如的写了下去。
      “嗯,好诗,好诗。”身边的众文武都连连称赞。
      “皇阿玛,我大清京都有这样的天然屏障,一定会江山永固,繁荣昌盛啊! ”胤褆见众文武都在讨皇阿玛欢心,自己也不甘落后。
      “哦。”玄烨笑了笑:“胤礽,你认为呢?”
      “回皇阿玛。”胤礽双手一握,略施一礼:“儿臣记得皇阿玛诗中‘在德不在险’一句是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 ’起对曰:‘在德不在险……’”。儿臣认为古北口虽地势险要,可为天然屏障,然而天险是不足凭恃的,只有修明政治才能使江山巩固。
      “好好好,小小年纪就能懂得如此道理,朕要好好的褒赏你。”
      “谢皇阿玛。”胤礽又深施一礼。
      一旁的大阿哥胤褆的脸上立刻挂上了一丝仇恨:“总有一天,我要超越你。”
      明珠看着索尔图正对着他得意的笑,白了他一眼。
      玄烨和太子一路走着,突然有个小太监跑了过来,跪在玄烨面前:“皇上,内务府总管图巴遣人报喜。”
      “哦,快传。”玄烨今本来就高兴,又听闻喜讯,更是高兴不已。
      “皇上大喜,六月十九日巳时皇贵妃诞育公主,母女安康。”
      玄烨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今天真是双喜临门啊,索尔图,传旨,摆驾回宫。”

      晚上,索尔图的府中。
      “太子爷大喜啊!”
      胤礽端起茶杯,揭开杯盖,抿了一口茶:“是啊,皇阿玛多了个小格格,我也多了个小妹妹,我又多了一个玩伴了。”
      索尔图嘴角露出一丝怪笑:“我的小祖宗,今天皇上说的可是双喜临门啊,这其一是喜得公主,其二是……”
      “是什么?”胤礽抬起他的小脑袋,满脸疑惑的看着索尔图,眨了眨眼睛。他毕竟还只是一个十岁的孩子嘛!
      “这其二嘛。”索尔图环顾了四周,凑到太子跟前:“皇上看到将来会有一位旷世明君继承祖宗大业啊!”
      胤礽放下茶杯,似懂非懂的瞅着索尔图:“时候不早了,我该回毓庆宫了。”
      “恭送太子。”索尔图看着太子远去的小身影,想象着将来的某一天,某一个场景……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