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谷子瑶驱车下了高速,一路往北,左边是大河,右边是田野,尽是乡土风光。
夕阳西下,落日余晖,洒落在乡间水泥道上。
宁静逍遥。
谷子瑶前两个月换了工作,新的公司厂区就在市里的高速入口附近。
现在通勤走高速,单程40分钟能回到乡下。
由于乡下有房,也不需要在城里租房,实现了低配版——城里挣钱乡下花。
只是工资与先前没法比。
谷子瑶之前在一家五百强的企业当高管,工作前景好,但工作忙压力大,经常熬夜。
体内激素分泌不平衡,得了乳腺增生,一熬夜就巨痛,吃药控制着。
私企不是铁饭碗,工作不拼命不卷,后浪那么多,在公司的地位就不稳固,随时有被替代的可能。
爷爷奶奶前两年走了,爸爸妈妈在她小时候就离婚,已经在国外各自组建新的家庭。
现在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没必要像过去那样卷。
权衡再三,谷子瑶决定,不拿健康换钱,整一个轻松的工作。
这家新公司是以前合作过的,具体情况她也了解,他家厂区会计部门是个大坑,新来的会计经常跑路。
无他,厂长是个老好人,会计部都是他的一些七大姑八大姨。
听说他出来打拼的时候,都是村里的亲朋好友给凑的钱。
现在也没忘本,还给那些个亲戚朋友安排岗位。
有些部门不能霍霍,这位郝厂长也懂。
不然公司早倒闭了。
会计部门是被霍霍得不要不要的——全员关系户。
两个年轻育龄期本家媳妇,她们都打算生三胎。
听说已经生了第一胎,一个二胎备孕中,一个已经在休二胎产假。
剩下三个年纪大的妇女,电脑都不怎么会用。
......
为什么这家工厂还不倒闭?
因为搞不定的账目,会有人给他收拾烂摊子。
郝厂长背靠C市家喻户晓的萧氏集团。
没订单或者工作没做好?
萧氏集团就会派人来帮郝厂长收拾残局。
那为什么还要请新员工?
因为萧氏并不插手厂区的管理。
总揽大权的郝厂长还是有点想做事的,不完全是个菟丝花。
可是,厂里给出的薪酬一般,地理位置不优越,能招到的不是新丁,就是实力平平。
新丁和平平一上场几乎都被吓坏了,很快卷铺盖跑路,就出现了经常换会计的情景。
对谷子瑶来说,除了薪酬,优点还是有的:
首先,地理位置不优越是指不在市区,临近高速,她回家反而很方便。
其次,会计部门的关系户,她接触过,有得失心,只是工作上抓不住头绪。
总得来说,这样一个部门统筹起来,并不难,工作量不大,没什么压力,不需要熬夜。
谷子瑶考虑了几天,递出简历,马上被聘请,郝厂长亲自接待,职位直接由员工,变成部门主任,并叮嘱几个关系户好好跟人家学。
谷子瑶一上场,就大刀阔斧改制,调整工作安排,并亲自给部门员工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再培训,活生生把爱生孩子的和不怎么会用电脑的“人才”整合好。
现在,谷子瑶离开公司,财务部也不会倒。
也不知道,是她为了测试部门的培训成果,还是为了放松心情,前几天竟然请了五天假,说去旅游。
领略北国风光。
——
明天下午的飞机,今天得好好睡一觉。
这样想着,谷子瑶已经看到自家的二层小楼。
驱车拐进西边唯一的水泥桥,驶入一条东西向的水泥小道。
两旁自家种的枇杷、荔枝、黄皮、龙眼等等南方果树,在这金秋十月里,还是郁郁葱葱。
右前方,首先是一个大车库,接着是一栋二层小楼。
半年多前,谷子瑶原址重建,外墙按照这边农村的风格搞,米黄小方格瓷砖,配着红色屋顶。
平凡简单。
车驶入右边的超大车库。
车库是个平房,没有重建,做了旧墙翻新,加装一个楼梯,楼顶安装了不锈钢围栏。
往后在屋顶堆放一些杂物,或者种几株花。
也很可。
东南各一道大闸门,换成电动卷闸门,可用手机遥控。
她出了车库,把手机放回包包。
在车库和二层小楼之间有一条走廊,视线穿越走廊,能看见屋后十二亩水稻田。
黄绿相间,随风摇摆。
——
这边的水稻分为早造和晚造,早造是清明前后插秧,大暑前后收割。
晚造就是立秋前后插秧,立冬前后收割。
现在才十月初,十一月初立冬,还有一个月左右才能收割。
谷子瑶拎着包包,慢悠悠的走回家。
二层小楼坐北朝南,房子背后,即北边就是水稻田。
房子对面,即南边,就是她家的自留地和鱼塘,再远点是个河滩,再再远点就是一条大河,再再再远点是山。
人迹罕至。
房子西边有同款围墙围着一块水泥空地,是个晒谷场和谷仓。
建房子的时候,谷子瑶让老师傅把墙面修成同款。
顺着东西走向的水泥路,往西走。
有一山坡。
山坡上有十亩菜地,也是她的,只不过现在已经凋荒。
这是个偏僻的小村子,出了名的人少地多。
当然,这二十多亩地,也不是她一个人,是村子里分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她的。
爷爷奶奶走了。
爸爸妈妈早就离婚,各自重组家庭。
一个在M国,一个在Y国,机票贵,好几年也不会回国一趟。
没什么感情。
爷爷奶奶土地全由谷子瑶继承。
父母那一份,爷爷奶奶也让他们跑回国办理了手续。
当做抚养费。
土地的文件手续齐全,还有公证处的公证,谷子瑶不怕有什么人跳出来跟她抢。
——
谷子瑶上完大学,在市里工作,在市里生活。
水稻田还好。
每年都会有插秧机和收割机往各个村子跑,请他们插秧收割,即可。
甚至还可以请他们晒干,送到粮食收购站。
谷子瑶就是这样干,每年在亏一点钱和赚一点钱之间,来回跳跃。
天气好点,水稻丰收,挣一点点钱。
天气差点,水稻收成差,亏钱。
毕竟请人种植收割晾晒等等,都需要花钱。
至于,自留地、鱼塘、河滩、西北边几亩山地和十亩菜地,完全没办法打理。
这又不是和集体大田并在一块,谷子瑶房子,还在这边。
租赁出去,一年才一千左右,就没有租出去让人霍霍。
现在能回来住,她打算过段时间把地种起来。
比如山坡上十亩菜地,种些不用怎么打理的,不用经常浇灌,能用收割机种植和收获的作物。
未尝不可。
反正试试,不行就不种呗。
——
谷子瑶走到门口,一抬头,好家伙!
今天早上上班前,她把旅游要穿的衣服,都放在阳台上晾晒。
现在,羽绒服被风吹到门口的月季花上。
一丛接近两米高的月季花,密密丛丛的,挂满了粉色的花苞、花朵和绿色的叶片,枝丫横斜逸出,姿态婆娑。
谷子瑶三步并作两步,跑到月季花前,踮起脚跟,把羽绒服拽下来,翻看一下,只沾染些许花粉。
不影响穿着。
她抱着衣服,头也不回的开门进屋。
房子盖好后,屋内装修是简装,家具也尽量简约风,因为没什么时间打理。
谷子瑶走上门廊,开了门,在玄关换了鞋子。
拐入左边的客厅。
客厅北边墙上,挂着一台只试用过的电视,底下放着个电视柜。
客厅南边放着沙发茶几。
客厅很大,空空荡荡,安上厚厚的窗帘,还有一点回音。
一楼的两个睡房空着,她住二楼。
二楼只盖一半面积,有两个房间、一个客厅、一个卫生间和一半面积的大阳台。
衣服就晒在大阳台上。
谷子瑶开了阳台的防盗门,把衣服收了。
不锈钢晾衣架推到杂物房。
她拿着衣服,洗了澡,吃完外卖,美美睡了一觉。
——
冰雪世界,到处都是光秃秃的树干,挂满了蓬松松的雪。
阳光下,五光十色。
谷子瑶从小生活在没有雪的南方,能见到雪,都感觉新鲜。
她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两只眼睛,踩在积雪里,脚底下咯吱咯吱的响。
不知不觉,逛了几天。
直到,今天早上刮起了风。
天上的太阳好像是装饰,没有一丝温暖的感觉。
刀子一样的风,刮在眼周,有种撕裂感。
整个世界,在一夕之间,全变了。
谷子瑶难受的按了按帽子边缘,裹紧了羽绒服,快步往酒店走去。
匆忙间,她不知道自己竟然被跟踪。
一只胖嘟嘟,在阳光下,散发着圣光的小东西,扑闪着红色翅膀,追了上去。
她头上戴着一朵红色小花,身上贴着几片红色花瓣,清凉的着装与冰冷的环境格格不入,模样看起来Q萌Q萌的小精灵,扭头对落在后面的小伙伴,说:“她身上有月季花的香味!”
小伙伴是一只胖嘟嘟,有一双绿色翅膀,头上戴着一朵绿色小花,身上也只贴了几片绿色树叶的小精灵。
“是不是喷了香水?”
红色小精灵笃定的说:“是花啦,不是香水!”
绿色小精灵想了想说:“电视机里说,南方一年四季都有花,她应该从南方来。”
红小精灵看着谷子瑶的背影,说:“她看起来很善良,我们跟着她,好不好?”
绿小精灵迟疑:“人类很危险!”
红小精灵噘着嘴,抱怨:“我们现在留在这里就不危险?现在这里到处都是人!”
小精灵的栖息地被开发成景区。
经过网上一波炒作,游客很多,人来人往,吵吵闹闹。
他们这两年担惊受怕的。
以前,藏在山里,很多小精灵被人类抓走后,再也没有回来,能逃回来的,都说人类是大坏蛋。
数千年来,在小精灵的认知里,人类都不是好东西。
红小精灵努嘴又说:“回山里,你又不愿意!”
绿小精灵怼回去:“你就愿意?”
两只小精灵同时沉默起来。
回到深山,没电视看,他们都喜欢上看电视。
现在两只小精灵居住在一个姓花的大婶家,花大婶每天都看电视,他们能跟着一起看。
花大婶也种花,小精灵也帮着花大婶种花,可是花大婶的狗儿子一回来就把花搬走。
小精灵在山里种花,也经常被来旅游的人给挖走。
花还没开,花蜜没吃到,花就没了!
两小只还要飞出去,跟那些破蜜蜂吃一样的东西。
蜜蜂!
每年花开时节,就有一批人带着一群吵死精灵的蜜蜂来到这里。
那些破蜜蜂跟没吃过饭一样,什么花蜜都吃!
吃个饭,还要听着它们“嗡嗡嗡”叫个不停。
小精灵特烦!特难受!
红小精灵目不转睛的盯着谷子瑶的背影,难过的说:“她跑了,我们就再也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