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四巴掌 ...

  •   隆平二十四年三月,备受宠爱的九公主因病去世。贵妃因丧女之痛向皇后告了两个多月的病假。
      现已六月初七,贵妃今早特地派贴身宫女来伏凰宫,言明身子骨已好些,养病多日感念皇后体恤,要亲自来给娘娘请安。
      此时皇后刚梳洗完毕,端坐在镜前让人打扮上妆。皇上继承大宝已二十四载,陪皇上潜邸出身的皇后娘娘也过了天命之年。妃嫔们小事上的争风吃醋她早已不会在意,蹙起的眉头背后,是日渐年迈的皇帝和正值壮年的皇子,是母族柳家的荣宠兴衰,是皇权。
      镜子里的人嘴角轻抿,听见宫女的汇报也没什么反应。身旁的大宫女采青不用娘娘吩咐,便退下去将请安的事情安排妥帖。
      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皇后轻笑出声,镜子里的人眼尾和额头便漾出了细细的纹路。起身用膳,又将伏凰宫的大小事料理完毕,采青上前汇报说各宫妃嫔都已到前花厅了。
      坐到花厅首座的凤椅上,皇后环顾四周,看到陈嫔位子旁边一齐给她行蹲礼的八公主,挑了挑眉,宣布平身,让各人就坐。
      宫人在陈嫔侧后方给杨和熙置了圆墩,轻声道谢后坐上去一言不发,安安静静地当个隐形人。
      当然她也知道,贵妃今日专门派人叫她和母妃一起来请安,就没想让她透明下去。躲又躲不过,只能人家说什么是什么,收拾好心情后便过来面对疾风骤雨。
      公主不像后宫妃嫔要日日向皇后请安,隔五日结伴来一回即可。自从前年七公主出嫁,两个多月前十三岁的九公主殇后,偌大的琼华殿也只剩杨和熙一人。
      杨和熙一个人也就不存在等不等谁的问题,这两个月的请安都是找个皇后空闲的时间自己过来。
      贵妃娘娘一扫之前的颓气把她拎过来的原因她知道,各宫娘娘也知道,这不都来看好戏了嘛。
      率先发难的是贵妃手下的刘嫔。
      “听说昨儿陛下送了贵妃娘娘九对云南进贡的玉镯子,快让嫔妾开开眼。”
      贵妃不紧不慢摘下来:“今儿刚好戴了紫玉的,赏你了。”
      刘嫔赶忙推辞:“这是皇上的心意嫔妾可不敢要。这人呀,贵在有自知之明,不该得的东西就不能去想,八公主你说是不是?”
      这嘲讽不痛不痒,杨和熙也就平常心,起身朝刘嫔福身回话:“刘母妃说得是。”
      “听说徐大公子近日来病了,可真是情深义重。这赐婚圣旨一下呀,郁气一散这病肯定就能好起来。”
      在座的妃嫔心里白眼都要飞上天了,心说这刘嫔可真不会说话,想嘲八公主那就明明白白地嘲,拿云南进贡的玉镯做筏子,那可真是一杆子打翻所有人。满宫上下谁不知道皇上为了安抚贵妃把统共九对玉镯一股脑全给她了,在座的谁也没得。说完镯子又扯徐大公子,装病躲八公主的婚事大家都理解,谁像她一样明明白白扯出来嘛,不说别的,徐大公子的嫡亲姑母徐妃娘娘还在旁边坐着呢,哪能由她这般诋毁。知道的说是刘嫔想贬贱八公主,人家徐大公子明明白白看不上她,但怎么也不能明着来。
      徐妃膝下没有公主,之前听闻皇上想把九公主嫁到娘家,想到儿子大皇子与舅家的稳定关系,哪怕那九公主有个三皇子当哥哥她也不怵,所以当初稳坐钓鱼台。后来九公主去世这婚约让八公主顶上,徐妃也只是可惜自家那从小就优秀的大侄儿要配上木讷无趣的杨和熙。大侄儿病了的消息传来,徐妃也表示理解,没想到兄嫂反应那么迅速,给大侄儿称病的同时,也将庶出的二侄儿推到皇帝面前。
      一边是芝兰玉树将要继承家业的嫡长子,一边是考了两回才考上秀才功名的庶出儿子,任谁都知道该挑哪个做女婿。徐家这舍不得西瓜就给人芝麻的行为,生生在打皇家的脸,打八公主的脸。徐妃之前还怕兄嫂被扣上一个不敬皇恩的帽子,谁知道徐侯那换儿子尚公主的折子皇上还给应了,昨天新的赐婚圣旨发下,八公主杨和熙和徐侯府二公子徐清的婚事便是板上钉钉。
      之前没按照序齿,皇上略过十三岁的八公主先给年仅十二的九公主赐婚就是一个无形的巴掌,毕竟之前那七位公主也没有被皇上隔过序齿的。后面九公主去世都传言说这婚事要被八公主给捡漏,徐家立马让大公子称病换二公子顶上这是又一个巴掌。皇上丝毫不在乎女儿嫁谁,徐家说换人就换人还给下赐婚圣旨,这是第三巴掌。今早称病已久的贵妃专门销假把人叫到众妃面前,当众要甩出这第四巴掌。
      这婚事是各方努力的结果,谁也不知道哪方出的力多,徐妃看着陈嫔后面低眉顺眼的八公主,最多道一声可怜,别的也没什么了。谁让她母妃不受宠,自己和亲哥在皇帝面前也都是隐形人呢。事不关己的热闹大家都爱看,刘嫔身为贵妃的马前卒,误伤到自己这就不太好了。
      徐妃放下茶盏,剑指刘嫔:“刘嫔,我家侄儿感染风寒卧病在床,你在说什么风凉话?”
      刘嫔再傻也听出了警告的意思,赶忙起身给上首的徐妃行礼:“嫔妾愚钝,没有说徐家大公子不好的意思,我是想说八公主和徐二公子是天赐良缘。”
      徐妃旁边的魏妃看足了热闹,顺势给贵妃添了把火:“我说刘嫔你不会说话就闭嘴吧,你就不想想这天赐良缘怎么来的?真的是话都不过脑子张口就来。”
      怎么来的,九公主去世后带来的。
      这下刘嫔哑巴了,偷瞄一眼贵妃,看不懂贵妃的脸色就坐直僵在那里,哭也不是笑也不是。
      “够了。”贵妃知道刘嫔是个蠢的,也不与旁边看热闹的众人纠缠,直接冲着陈嫔:“陈嫔上个月我拜托你给我九儿抄写的百遍《功德九华经》如何了?一会我让香兰去取。”
      杨和熙咬紧了牙关。知道今天不好过,但真正煎熬的时候也是很难受的。心疼自己,心疼母妃,又无能为力。顶回去又如何,没人在乎,只会罚得更重。
      陈嫔和女儿多年来在后宫的生存经验就是,沉默和忍。所以贵妃让抄几万字的心经忍了,今天来被嘲讽忍了,想着儿子今年已十四,女儿也有了婚约,再忍一两年皇上随便给块封地让儿子带着自己去就藩就好了。
      贵妃发难陈嫔逆来顺受,表示之前的已经写好。贵妃又说写得这么快怕是心不诚,再重写百遍好了。
      要说陈嫔也和贵妃没仇没怨,只是八公主的婚事刚好撞在丧女悲痛欲绝的贵妃枪口上了。之前婚事没定,贵妃发泄还有个理由,说是和徐大公子的婚事是踩着九公主的命得来的,这婚事到如今已经换成徐二公子了,一个没官职没爵位的侯门庶子,八公主就是再不受宠也是个公主,配徐清也是绰绰有余。贵妃还这样随意羞辱,就有点过分了。
      皇后看着陈嫔深深低下的头颅,又看着趾高气昂的贵妃,站出来主持公道:“贵妃,你越矩了。和宁是小辈,不该庶母给她写九华经。”
      皇后知道之前贵妃刁难陈嫔抄经吗?知道。但事情没闹到她面前,她就不管。陈嫔母女就是谁都能捏两下的包子,贵妃跋扈到她这,丢的是伏凰宫的脸面,所以才有了那句解救了陈嫔母女的“公道话”。
      陈嫔转身朝皇后深福一礼,也不敢多说什么。安静坐在位置上,等待着请安结束。
      贵妃不再找茬,徐妃和魏妃聊起了首饰钗环,各妃嫔也都就近讲起小话,眼看请安时辰够了,各自按顺序离开。
      刘嫔跟在贵妃后面,要离开了还忍不住转身朝陈嫔:“陈嫔你就好好准备八公主和徐二公子的婚事吧,赶紧盘算盘算有几件拿得出手的,别晒嫁妆那天给皇家丢人。”
      说完就赶紧去追贵妃,还生怕这边听不见,大着嗓门说小话:“娘娘您瞅她那年芳宫,空荡荡的能有啥好东西,八公主那嫁妆怕是寒酸得紧。”
      忍了九十九步不差最后一步,陈嫔母女俩攥紧了彼此的手,相携着回到了年芳宫,在自己的地盘上终于能关上门来悄悄疗伤。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