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幼儿园只分小班和大班,杨一峰的舅家表嫂何莲,是这一期的大班老师,杨阿婆也就干脆请托了,让小杨玉直接进了大班。

      “何老师早!”
      “老师早!”
      大班门前何莲老师正站在那里,从来送孩子上学的家长手里一个个接过孩子,看着他们进教室里去。

      孩子们不管多调皮,在老师和家长的双重压力下总要乖乖地喊一声老师,然后乖乖地进教室里去。

      杨阿婆这会儿先把小杨玉放下来,让她自己走着,给老师留个好印象,然后也走上前去:“何老师好啊!”

      何老师笑着招呼:“亲家母来啦!”
      她随杨一峰叫人,也显得亲近些,又瞧小杨玉:“哟,这就是咱们小杨玉了吧?长得可真水灵!”

      杨阿婆笑呵呵地:“她就不爱说话,别的都好。”

      大班的孩子多六七岁了,已经懂事了,基本下半年就能上小学了,小杨玉却不过五岁,何老师不免有些提着心。

      直到这会儿见她虽不爱说笑,倒也不会怕人,乖巧巧地任她牵着进教室里去,才放心了些。

      “那杨玉就坐这里吧,她小些,坐前面也方便些。”

      因为小杨玉是开了学后才插班进来的,何老师就干脆将她的座位排在讲台边,这样她看顾着也方便。

      杨阿婆忙忙道谢:“哎哟,真是麻烦何老师了!”

      “哪里哪里!”何老师半蹲下身子教小杨玉送人,“好孩子,跟阿嬷说再见。”

      小杨玉瞧瞧她,再瞧瞧一旁等着的杨阿婆,到底开口说了一句:“阿嬷再见。”

      杨阿婆笑吟吟地哎一声:“乖小人儿,好好在学里上学,阿嬷下午放学来接你,啊?”

      小杨玉没再吭声,只是点点头,瞧她出了教室走远了。

      何老师送走杨阿婆,一边跟其他小孩儿家长打招呼,一边用眼角余光留心着小杨玉。

      只见她乖乖坐在自己小椅子上,将小书包里的本子和铅笔橡皮拿出来,整整齐齐地放在桌上,又将小书包在抽屉里放好,然后翻开了课本,一页页地静静翻看着。

      何老师心里不由赞一句:还真跟她阿嬷说得一样,这孩子有规矩得很。

      当老师的向来喜欢省心的孩子,若说最初只是因熟人的请托不得不多看顾两分,待半天的课下来,何老师倒真的喜欢起了小杨玉。

      在教室里不哭不闹,吃点心玩玩具时不争不抢,这些都不用说,只说她上课时乖乖坐在那里,仰着张粉嫩嫩的小脸,用圆溜溜的一双眼睛看着你,实在是又认真又可爱。

      当杨阿婆下午来接时,何老师就不由与她笑赞道:“你家杨玉可乖巧了!”

      “是吗?”杨阿婆提了一天的心也终于能够放下来,“啊哟哟,这就好这就好!”

      如此,小杨玉就开始了她日日不间断的读书生活。

      杨阿婆这边不用再时时顾着小杨玉,就四处寻摸些零碎活计干。

      她先前在学校里干了那么几十年,到如今每月也有一笔退休金可拿,且她女儿杨小妹逢年过节地也都会给些生活费,家里日常花用是不愁的。

      只是眼看着小杨玉一日日大起来,要读书,要穿衣,趁这会儿她还能挣得些钱,自然就得去多挣着些。

      恰镇里的毛巾厂倒闭后,又起了一家围巾加工厂,四邻八乡地要雇些人给裁织好的围巾手工穿流苏上去,杨阿婆就去拿了些来家里做。

      这活儿虽有些费眼,低头枯坐一天一身老骨头也难免酸疼,但到底还算是轻省,不吃力。
      她有了些年纪的人,虽比不上人家年轻媳妇子手脚灵便,但一日坐到头,多则四五十,少则二三十,要是活儿多,一月里也能挣出不少钱来。

      这活儿小杨玉竟也能干。

      平日里要上学先不说,到了周末的时候,小杨玉也不管杨阿婆如何赶她,只管搬个凳子坐在铺开的围巾堆里。

      她小小双膝上放一大把流苏线,也看不真切到底如何动作,只瞧着她细细嫩嫩的小手指,几乎如蝶一般翩翩飞舞起来,一忽儿就穿好了一条,一忽儿又穿好了一条,直看得杨阿婆说不出话来。

      往往杨阿婆坐上一天也不一定穿好的活儿,到了小杨玉手里,最多一个上午就好了。

      杨阿婆却欢喜不起来,只因待小杨玉停了手后,总要自个儿坐在那里将手和眼睛都揉上好一会儿,显然是不舒服了。

      只是说她她也不听,杨阿婆要上手拉她,她也不吵,就静静看着杨阿婆,眼泪一颗颗地掉下来,像永远也掉不完似地,非让杨阿婆心软了不可。

      杨阿婆没奈何,只得随她去了,又忍不住心疼地叮嘱她:“那咱们慢慢来,啊?慢着些!”

      小杨玉却连这也不听,只要看到有围巾,总要全部抢着干好了,才能停手。

      杨阿婆气得都要打她了:“哎哟哟,我的小人儿,你竟也有这样不听话的时候!”

      如此几次三番,杨阿婆到底输给她了。

      没活的时候自然不用说,就算活多,也只能白天天光亮的时候干,到下半晌小杨玉放学了,就一定不能拿出来给她看到。

      如此,杨阿婆一天也就干不了多少活了,厂那边自有工期,当然不能等她慢慢来,她也就干脆撒开手去,不再去拿活儿。

      不过身在农家,其实也没真正清闲的时候,田里地头,你要干,那真是时时都有活儿的。

      这日天好,杨阿婆就牵着小杨玉去了地里。

      春日里地也醒来,各色草物都发起来,杨阿婆自己拿着锄头给麦子锄一锄草,培一培土,又怕一时顾不上小杨玉,就叫她在地头拔两把嫩草,等回去带给家里的鸭子吃。

      小杨玉也就乖乖蹲在那里拔草,忽而听到杨阿婆‘哎哟哟’地叫起来,那声音慌慌的,唬得她忙起了身喊阿嬷:“怎么了?”

      “哎哟哟!”杨阿婆一手拄着锄头,一手拍着胸,一脸心有余悸的样子,“有条蛇盘在那里嘞!我那一锄头恰锄在它旁边,哧溜一下就扭着身子钻不见了,哎哟哟,可实在吓了我一跳!”

      小杨玉也被她说得害怕起来,又担心杨阿婆,忙跑过去跩了她衣角。

      杨阿婆拉着她退开了些,又拿锄头敲打一番前面的几窝麦子:“该走了吧?”

      她搂一搂小杨玉,又似庆幸又似自我宽解道:“还好还好,我瞧着应是条菜花蛇,不毒的,不怕不怕。”

      小杨玉皱一皱眉,握了阿嬷的手,拉着她往地头走:“阿嬷,先歇一会儿吧。”

      虽然实在吓了一跳,可待缓回了神,活儿还是得继续干的。

      杨阿婆怕小杨玉也碰见蛇,就不让她再拔草了,只自己拿着锄头提着心地干。

      小杨玉独个儿站在地头,看着地里忙碌的杨阿婆,像个大人似的深深叹了口气。

      她们是天刚亮就出来的,到了中午饭时,麦地里的草也收拾得差不多了。

      杨阿婆又在田埂边点了几窝青豆,才在田边小溪渠里洗了手,拉着小杨玉回了。

      小杨玉转头看看地,又轻轻叹了口气,稚嫩的眉宇间隐隐现着些怠倦。

      回到家里,小杨玉照旧捧着本字典看。
      这是她上了几天学后,自个儿跑去东厢翻出来的。

      小院东厢一明一暗两间。
      明间有大桌案,暗间靠墙设了两架大书架,早年是杨阿婆丈夫的书房,后来渐渐不用了,就常年关着门,偶尔女婿杨一峰会来找一两本书看。

      如今小杨玉上了学,倒对这书房起了兴趣,记着时时开门通风,日常也会去擦擦桌椅,扫扫地。

      杨阿婆常见她跪坐在大桌案后写字,小小的一个人儿,比着那大大的书案,显得格外可爱,就笑她:
      “咱囡囡可有读书人的派头了!”

      小杨玉就很无可奈何地看杨阿婆一眼,那意思竟是觉得阿婆调皮了,直把杨阿婆逗得不行。

      时日就在这样的田间地头,说说笑笑中轻轻流过,转眼已是春暮,清明到来。

      学校里放了清明假,杨阿婆也整治好了祭品,拿一双小箩筐担着,拉着小杨玉去西山上坟。

      杨小妹是出嫁女儿,清明上坟自然去的是婆家祖坟,因而,这坟茔之前也就杨阿婆和小杨玉两人。

      清明暮雨,本就凄清,再衬着别家坟前热热闹闹的一大串人,自家就显得特别冷清。

      杨阿婆一向兴头头的嗓门都低落起来:“来,囡囡,跟着阿嬷拜一拜,让祖宗保佑咱囡囡头脑聪明,书读得好……”

      小杨玉就乖乖地上前拈香拜了,还一本正经地嘟囔了两句,也不知求了什么,倒让杨阿婆笑上一笑。

      拜了祖坟,又拜了杨阿公,杨阿婆就收拾了东西带着小杨玉回去。

      到了家里,杨阿婆怕囡囡饿着了,给她抓了小碗米花,内里放两块年前切的米花糖,让她先吃着,自己则系了围裙去厨下收拾供品,再准备晚饭。

      囡囡不是很爱吃甜的,这会儿就只坐在后门前,一粒粒地拣着碗里的米花吃,先不去碰那糖。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第 3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