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第十章 ...
-
店内光线暗淡,王婆婆归置好桌椅板凳,从后厨提来一壶热水给客人们添茶,走到宋书瑶这桌时,她一面添水,一面关切地问:“县令大人的腿伤怎么样了?伤筋动骨一百天,这可得好好养着,不然以后阴雨天之前,骨折的地方就会疼。”
宋书瑶放下茶杯:“多谢婆婆关心,夫君的伤已经好了大半,过不了几天,就可以去县衙办公了。”
王婆婆把热水壶放到脚边,拉过来一张凳子坐下,开始闲话家常:“周家寨的人就没一个好东西,咱们这些小老百姓就想安安稳稳过个日子,哪儿敢得罪他们。”
乡村八卦,宋书瑶来了兴致,仔细听王婆婆往下说:“周家寨那些事,婆婆能跟你说上一天。那周磊年轻的时候是个小混混,偷鸡摸过,无恶不作,十里八村没有好人家愿意把自己的姑娘嫁给他,要看他年龄越来越大,他老娘用棺材本给他买了个媳妇,他那个媳妇价格便宜,据说在一个大官府里当过丫鬟,因为犯了错,被主子卖了出来。
就是他媳妇,发现了我们这里有盐,并教会了周磊提炼的办法,刚开始贩盐赚了钱,给我们家家户户送东西,米面粮油,我们那几年收成不好,家里人又多,不收会饿死人的。连续送了两年,县太爷都被他收买了,要说起来我们县太爷是个好官,周磊几次送给他东西,都被他退了回去,但他那个媳妇太贪财,经常瞒着娄县令收东西,把娄大人拖下了水。
周磊虽然人品不行,但对媳妇好,他媳妇让他往东,他绝不敢往西。可惜啊,他媳妇身子弱,生了一个闺女后,他就舍不得让他媳妇再生了。后来他姑娘大了,招了个上门女婿,叫林恒。”
提到姑爷林恒,王婆婆刻意放低音量:“那林恒原本是个穷书生,就数那张脸长得好,娶了周磊闺女后,两个人一直没有孩子,只好将他大哥家的儿子过继到名下。”
县城生活单调,丁怀舟很少跟她讲这些事情,宋书瑶听得津津有味,王婆婆道:“男人有钱就变坏,这母女两人命真好,碰上两个痴情种。”
宋书瑶感叹:“这种能克制自己劣性的男人,都是稀有品种。”
……
不知不觉,雨势渐小,天渐晚,宋书瑶同王婆婆告别,和阮娘一路踩着积水回到家里,只见屋门紧闭,丁怀舟还没回家。
一道闪电划过天际,大雨又噼里啪啦落下,宋书瑶想,雨下的这么大,丁怀舟今天晚上肯定不会回来了,她便让阮娘锁上院门,回卧房睡觉去了。
到了次日傍晚,丁怀舟拎着竹篓推开家门,此时宋书瑶正在树荫下看闲书,阮娘清扫落叶,二人一静一动,自成一幅画卷。
宋书瑶看着他神采奕奕的样子,道了一句:“回来了。”
丁怀舟将竹篓里的螃蟹倒进井边的水盆里,回道:“周寨主送了几只螃蟹,带回来给你们尝尝鲜。”
旺财闻到腥味,从屋脊上跳下来,跑到水盆边,伸着爪子想要抓螃蟹,螃蟹们不甘示弱,纷纷张开大钳子,把旺财吓得连连后退。
一只只肥硕的大螃蟹,也把宋书瑶的馋虫勾了出来,她问阮娘:“会做香辣蟹吗?”
“做过几次。从前府里的老夫人酷爱研究吃食,我受她指点,南北方的菜肴都会做一些。”
宋书瑶心里乐开了花,她跟着阮娘观摩制作过程,先将螃蟹用白酒灌醉,洗净去腮后,用刀劈成两半,然后准备好葱姜蒜花椒干辣椒等辅料,接着,烧火热锅,倒入花生油加热,再放几勺秘制酱料,最后倒入螃蟹爆炒几下,放入辅料,倒水焖一会儿,香气便顺着锅盖溢出来,四处飘荡。
成品端上饭桌后,宋书瑶边啃螃蟹边夸赞阮娘的手艺:“蟹肉鲜嫩,麻辣入味,宫里的御厨都没你做的好吃。”
“多谢夫人夸赞,伺候好您,是奴婢分内之事。”
阮娘心想,她能掌握这么多技能,多亏了前主子的栽培,那位慈眉善目的老太太总是喜欢在她们这群小丫鬟耳边唠叨,技多不压身,多学一些,以后出了府就多一份谋生的手段。
宋书瑶惋惜道:“像你这种技能满满又长得漂亮的姑娘,一辈子只当丫鬟太可惜了,这个职业随时都能被淘汰。”
“奴婢是穷苦人家的女儿,被爹娘卖掉,能遇到好主子便已是天大的福气,不敢再有其他奢望。”
阮娘内心有点忐忑,她很在意宋书瑶说的每一句话,生怕伺候不好她,她怕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生活又支离破碎。
“那你现在可以想了,等以后咱们离开这里,多得是安身立命机会。”
阮娘看着宋书瑶信心满满的样子,认真地点点头,如果她能凭借这些本事,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就不用担心随时被主人丢弃了。
旁边吃饭的丁怀舟,默不作声,他早就习惯了宋书瑶嘴里经常蹦出一些新鲜的词汇,奇怪的想法,她跟他见过的那些女子都不一样,很特别,相处时间越久,越会不自觉地被她吸引。
宋书瑶吃得有滋有味,手边的蟹壳已经堆成一座小山,与丁怀舟跟前几块蟹壳形成鲜明对比,她想起白天听到的八卦,竹筒倒豆子一般讲给丁怀舟听。
丁怀舟听完,道:“周家寨的事我听唐陆两家的人说过,他们家的事情并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以后夫人遇到他们家的人,大可不必理会。”
“放心,我是不会给你添乱的,”宋书瑶仍然觉得自己肚子不满,还能再吃一个螃蟹,又将筷子伸进盘子里,更换话题,“咱们这儿附近有什么好玩的,我和阮娘每天闷在家里,也太无聊了。”
丁怀舟道:“我听说县城七里外有一处蟠桃园,以前都是往皇城进贡的贡品,过段时间蟠桃就熟了,周边山水也不错,夫人可以去采摘游玩。”
宋书瑶应下来,打算抽个时间去玩一圈。
盛夏的蝉鸣响彻长空,后院的桃子也熟透了。
宋书瑶从库房里搬出来梯子,和阮娘忙活半天,把树上的桃子都摘了下来,桃子虽然酸甜可口,但个头着实小了些,几口就没了,没法用来做桃罐头。宋书瑶忽的想起丁怀舟说得蟠桃园,据说是皇家贡品,桃子肯定又大有好吃,当即决定明天起个大早儿去摘桃。
次日天蒙蒙亮,宋书瑶就带着阮娘出发了,两个人一人背着一个竹篓,往城外蟠桃林方向走去。
灼热的日光穿透云层,将枝叶上的露水吸的干干净净,她们二人总算找到了蟠桃园。宋书瑶看着眼前的景象傻眼了,茂盛的桃树林中,树梢上挂着零星几颗蟠桃,地下草丛里到处都是烂掉的蟠桃,难道她们错过了最佳采摘时间,蟠桃都掉光了?
宋书瑶很失落,拉着阮娘坐在路边的岩石上歇脚的功夫,转念一想,附近的村民肯定都知道这片蟠桃林,来这儿摘蟠桃的人肯定很多,外层的蟠桃会最早被摘光,她们往桃林深处走一走,说不定能摘到一些。
绝不能白来一趟,宋书瑶起身拍掉衣服上的尘土,说道:“外围的蟠桃都被人摘光了,咱们往里面找一找,肯定还有没被人摘到的蟠桃。”
主仆二人钻进蟠桃林里,小心避开荆棘杂草,走了不知多远,看到一条小溪,小溪对面仍是蟠桃林,树枝上挂满了拳头大的蟠桃,红彤彤的,甚是喜人。
溪水又清又浅,踩着露出水面的岩石就能轻松越过,宋书瑶扶着阮娘来到对面,摘了两个蟠桃,用溪水洗干净,递给阮娘一个:“先尝尝,若是好吃就多摘一些回家做罐头和桃干。”
宋书瑶咬了一口,桃肉甜美多汁,心满意足地说:“好甜,蟠桃现在只有七分熟,正是摘桃的好时候。”
可摘着摘着,宋书瑶总觉得有些地方不对劲儿,直到前面冒出一条石板路,她才发现问题出在哪儿:这片蟠桃林杂草稀少,地上没有掉落的烂果,一看就是有人专门打理。
宋书瑶悄声道:“阮娘,咱们可能偷了人家的桃子,趁着主人没发现,咱们快原路返回。”
不偷拿主人的东西,是丫鬟的第一职业道德,阮娘从未干过这种事,免不了神色慌张,她背起装满蟠桃的竹篓,问道:“夫人,咱们往哪儿走?”
看着周围一棵棵桃树,宋书瑶一时失去方向感,她指着与石板路完全相反的方向:“往这边走,准没错!”
阮娘要替宋书瑶抱着她的竹篓,被宋书瑶拒绝,她说:“阮娘,你听,前面是不是有人在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