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倒霉的穿书 ...
-
云夏被耳边的蝉鸣声吵醒了,不过这大冬天的城里怎么会有蝉鸣声呢?行动跟上思绪,云夏猛地睁开眼,刷地坐了起来。
映入眼帘的是一间标准的古代女子闺房:软纱帷帐、木制厢窗,不远处梳妆台上的铜镜模糊地映照出了一张陌生稚嫩的脸。
这绝不是她的脸!云夏思绪渐渐恢复清明,忍住惊慌的看了一下身上穿着的古代服饰深吸了一口气。思考的瞬间一大股记忆顷刻涌入脑海,刺激的她晕了过去。
等她整合了记忆才发现她穿越了,穿越到了一个陌生的朝代宣朝,成为了一个十岁大的小姑娘。
记忆中小姑娘家中虽不富贵却也和睦,只是她母亲的信息怎么会有点眼熟?这和云夏穿越前看到的一本女主重生小说中炮灰的情况相吻合。原来她穿越到了一本小说中,还是故事已经终结番外的时候。
会有这个结论是因为她清楚地记得文中番外章描写的“拾娘从寺庙中回来经过长安街时,外面传来的阵阵喧闹声引起了她的注意,原来是一伙流放队伍经过这里。她透过窗角远望过去,在一群流放犯人中看到了一张熟悉的脸,是那个一直跟在顾昭身边的小跟班!
她怜悯的想,前世云夏氏因顾昭嫁入高门,今生却因顾昭而流放,正所谓一饮一啄,皆为定数,大概如此吧。不过这与她又有什么关系呢,过往种种都是她们咎由自取罢了。”
因为书中云夏氏和云夏的名字来源重合她才会对这一幕印象深刻。而女孩记忆中的昌平候府、顾姨等都能与书中对得上。
云夏穿来的这个时候正是书中新皇登基夺嫡结束即将清算失败者党羽的时候!
她顾不得发愣,连忙翻起了箱子迅速穿上了较厚的中衣,满头大汗的冲到梳妆台前把钱匣子里的银票一部分藏到了小衣里,一部分则用丝线编入了发绳中。默想了片刻,她又拿起了金银瓜子用同色暗系丝绳编入其中带到了双腕上。
云夏十分庆幸现代的时候和各种视频学习了各项技艺,当初只是因为喜欢而去了解。而到了古代每一项技术都可以使她在即将开始的流放旅程生活的更好。
“娘子,可起了?”沉稳的女声从门外响起,这是记忆中奶娘李氏的声音。应是她听到了声响来的。
李氏本是原主母亲夏氏乳母的女儿,自小和夏氏一起长大,做了夏氏的陪嫁后恩准她外嫁,之后生了个小子却因病夭折了。她的丈夫整天不着家,后来更是带了个二房回来。正巧夏氏生了原主就做主把她接了回来,她也把全部的母爱都倾注到了原主身上。可以说全家就数她最了解原主。
云夏稳了稳心神高声道“进来吧,我起了。”
云夏坐在梳妆台前转头看着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妇人面容祥和地走了进来,只听李氏微急说道“娘子,您怎么穿着中衣就下床了,好歹罩上一层外衫。奴婢为您梳洗打扮,夫人还在后厅呢。”
云夏轻笑“我在打络子呢,学了新花样,下次见到舒姐姐拿给她看。你看,好看吗?”舒姐姐就是文中女配的女儿,和女孩关系挺不错的。
“好看,好看。舒姐儿一定喜欢。”奶娘手脚利索地为云夏整理好仪容。用头绳给她编了两个小啾啾,在其上各带了两朵珍珠小花,又为她套上了一件鹅黄柳梢洒金轻纱罩衣,这才请她出门。
云夏这边开始回忆,今天正是书中女主上香浴佛节的前一天,留给她的时间不多了。
根据史料记载,流放在古代是一种只比死刑轻一点却比死刑更残忍的刑罚。
为了惩罚犯人和防止犯人在路上发生哗变,在流放的途中犯人必须带着镣铐徒步前行。
而每天的食物都是有定数的,只能保证犯人饿不死。
每天行走的路程也是有规定的,这要保证犯人在规定的时间到达流放地点。
因此很多犯人还没到达流放地,就已经病死在路上了。就算侥幸活了下来,服刑地也是处于穷山恶水中的限恶之地。像是北上寒冷有外族,南下湿热有瘴气。
这次出事的人家比较多,像是皇长子英王及其亲眷外家,皇四子平王的外家及他们的亲朋党羽。砍头的,流放的,罢官的比比皆是。而云家只不过是不重要的其中之一罢了。
她边思索着边和李嬷嬷一同来到了主院。从回廊中穿过,一眼望去的是一式三进小院,在寸土寸金的京城一家四口绰绰有余。这也能看出她父亲还是有能力的。云夏循着记忆跨过前厅来到了罩间,该怎么提醒夏氏呢?
“女儿给娘亲请安。”云夏,不,云茵(以后都叫云茵了)按照记忆中的姿态给夏氏道了个福礼。
在夏氏的示意下李嬷嬷退了出去,夏氏放下账本温柔的看着云茵点了点她的脑袋道“茵姐今儿午睡时间长了,小心晚上睡不着。”
今天晚上谁都睡不好云茵腹诽着,她抿嘴一笑向夏氏撒着娇。看着夏氏慈爱的模样很难想象出她流放后会有什么样的结局。该怎么避免呢,云茵边想边答道“一早醒了,在屋里打络子呢。弟弟呢,还在睡吗?”记忆中弟弟云茂今年四岁,比她小了六岁,刚刚到启蒙的年纪,两姐弟关系非常好。
继承了原主所有情感和记忆的云茵对虎头虎脑的弟弟也很是稀罕。现代的云茵在孤儿院长大,孤身一人无牵无挂,从大学毕业后一直忙于工作并没有成家。相比记忆中的父母慈爱,姐弟和睦的确有些寂寥了。这也是她能这么快接受现实的主要原因吧。
“你弟弟在书房描红呢”夏氏嗔道,“我刚打发了李嬷嬷到书房看着你弟弟呢。”想到云茂小小年纪就要流放云茵心里一紧,恨不得一下子就长大。
事情已经成了定局没有丝毫转换之机,应该给母亲提个醒让她提前准备。
“娘亲,这些天父亲去哪了,我都好长时间没有见到父亲了。”云茵微抱怨道。她的父亲云志最近早出晚归,完美的避开了云茵的作息时间,正好以此为切入点。
夏氏有些忧心,最近新皇刚刚登基就开始了大动作,外面的局势那么紧张,云志一直忙的脚不沾地,不知道哪时就被连累出问题了。毕竟阿昭家已经……她的心猛地跳了一下。
还没等她答话只听云茵又道“说起来舒姐姐也有段日子没来找我玩了,我也想她了。不知道她有没有时间和我玩。”
林舒就是顾昭的大女儿,比云茵大了半岁。记忆中顾姨端庄大气,和母亲关系十分要好,一点都不像书中女主想的所谓的小跟班。
据母亲所说和云茵从书中了解的来看,顾昭和夏氏同病相怜,都是在后母手中讨生活,父亲只看利益,有娘家等于没娘家。
她们的性格也十分相像,都是外柔内刚,在一起相契,顾昭又比夏氏大了些年岁,因此在闺中顾昭对夏氏很是照顾。后来等到顾昭的未婚夫因女主设计退婚,连累的她名声尽毁后夏氏也不离不弃,同她共进退。
而夏父见此怕惹怒贵人就匆匆把她嫁给了当时赶考的士子云志,也就是云茵她爹。云志寒门出身父母双亡,考中进士后在京城里做了个微末小官。好在云志品行能力都不错,夫妻俩相互扶持走到了现在。
等顾昭嫁入了林家后两闺蜜又才恢复了联系,云志在官场上也颇受林家照顾。书中写到林家为贵妃母亲的母族,因贵妃和四皇子受到了牵连,现如今应该已经在狱中待审了。
果不其然,夏氏的脸上更是忧愁,眼神中透着担忧“你顾姨家中出事了,最近城里风声鹤唳,还不知道结果如何呢。”
“那我们家与顾姨家中相亲,会不会也……”云茵稍带天真地提醒道“不过不怕啦,我把过年收的金瓜子编到了手上,做好最坏的打算,这样到哪都有钱花了。”
说着伸出了手腕,露出了没有丝毫金银痕迹的编绳,夏氏一愣,对云茵的未雨绸缪很是赞赏。须臾,夏氏从内室拿出了几个木簪子递给了云茵。
“这是给你顾姨准备的中空木簪子,带着不显眼,里面有银票和特制的药丸。我想着不知情况如何就多备了些。你拿着,分开放较为安全。”
记忆中夏氏外圆内方,行事颇有章法,果不其然。“真出了什么事情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和弟弟,知道吗。”夏氏从林家身上看到了预兆。
新皇并不是一个大度的人,从先帝尸骨未寒他就急于排除异己就可以看出来。世家大族的女子政治敏感度不低,夏氏也提前做了些准备。
云茵满眼放光的看着夏氏,这样的人到哪都可以生活的很好,而她就有些急躁了,云茵反思着。于是她稳定心神,连连称喏。
过了一会儿,从内室回房的云茵走出了房门看着天空,避着刺眼的阳光长舒了一口气。她的眉眼渐渐透露出一股坚毅,她相信天无绝人之路,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而她有着比其他人更先进的学识,更宏伟的世界观。一定能沉下心思,立足当下,把握时机,努力在这里生存扎根。
云茵不知她走后夏氏对她也是赞赏不已,眼界是培养出来的,而格局决定着人能向上的高度。面对未知的困难云茵能提前预想到最坏的打算并做好准备,只要给她一个平台她的未来可期。想到这夏氏又立刻吩咐下人唤来了李氏,与她细细地交待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