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7、第 77 章 ...
-
回到公司以后,李靖让戴兵去找以前的会议记要,和会议视频。一般这种方案的事在公司高层的肯定是有开会讨论的,李靖翻遍了当时所有的会议记要,因为涉及到公司机密,也只能自己一个一个的去翻开。在孙博有一次会议里很明确的提到了这个产品在做专利申请时被驳回的纪录。并且俞微阳根据当时会议纪要的名字,找到了当时负责过这个产品的一些人员。他们都记得孙博的助理当时带回的质检报告和反馈合格报告时确实是不合格。那么也就意味着很有可能是孙博当时做了手脚。晚上李靖打电话让赵敦已到公司,两个人商量了一下。决定通知那边的制造商先开庭。因为目前这一切都只是猜测,不能完全从公司的资料就确定那边制造商的产品一定和孙博有确定性的联系。只能在法庭上见招拆找。因为现在法院的传票肯定是已经递到了他们手里,他们也应该在做准备。要看看他们的那方的说辞再说。
晚上罗雨薇就和老赵回公司了,整理后天开庭用的材料。罗雨薇跟老赵打听,这官司胜率大不大!老赵是个谨慎的人,今天也感觉的出李靖和罗雨薇关系不错。他说再没有第一次开庭之前不好说,因为现在虽然有对我们有利的证据但是不知道对方又是怎能一番说辞。而且如果真的是之前的区总孙博把这份产品专利的明细卖给了现在的制造商,也只能单单构成个人的商业犯罪,要回专利权还只要看对面有没有相关的技术分析和研究团队,因为在学术界又有很多科研成果是共享的,或者通过购买知识产权来拥有,不但单一的认定这个成果就只能某一个技术团队能做成。但是CHT的意思就是要回专利权保证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所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罗雨薇想起来这事确实不好提前做预判,很多证据都是比较灵活的。和老赵整理完资料,老赵让她明天再去CHT的工厂把之前做这个产品的实验的废料和产品分析拿一份详细的过来。他的加个班做一套陈述说辞。
下班以前,罗雨薇接到了李靖的电话,他问她吃饭了吗?罗雨薇告诉他还在事务所整理今天的资料,李靖说他下班正好路过,过来接上她一起去吃个饭。罗雨薇也好久没有这么忙案子了确实感觉有些累,于是就拒绝了他。自己出公司都已经快10点了,竟然看到李靖在公司门口等她。罗雨薇笑着问他:今天这么累怎么不早点回去?李靖没有回答她而是说:公司就剩你一个人加班了吧?罗雨薇摇头,说老赵还在里面整理材料,让我先回去休息,明天还得去CHT的研究所那边取材料报告。李靖听着她的话点头,和她一起乘电梯下去,他说:“好,那我明天陪你一起去吧!”罗雨薇问他:你没有其他的事情要忙吗?他谈定的说:目前就主要是忙这件事了。
罗雨薇想吃中餐,就在附近找了一个餐馆。罗雨薇看着悠闲点菜的李靖问他:你们公司出这件事你倒是好像没有什么压力?李靖把菜单递给她,笑着说:习惯了,也总不能因为压力大就不吃饭吧?罗雨薇勾选着菜,觉得他说的对,本来工作阅历越多的人抗压能力越强,就说赵敦已和吴于添,他们明显就比罗雨薇更抗压,李靖自然就更不用说。两个人吃完饭,结完账的李靖帮罗雨薇拿着她的外套和包,走出餐馆后,李靖见外面冷又立马给她披上。两个人上了车,送罗雨薇回家的路上两个人都没怎能说话,到了地方了,罗雨薇拿包要下车,李靖拉着她,罗雨薇问他怎能了,他想了一下才开口说:下次有时间了,可以请我到你家喝杯咖啡吗?罗雨薇看着他一本正经的表情,想起那天自己死活不邀请他上去,她忍俊不禁的回答他:好,把这个案子敲定的差不多了,请你喝!。李靖松开她的手,温柔的说:早点休息
开庭当天,那边的制造公司利鑫派来出庭的人居然就是孙博本人。这倒是挺出乎所有人预料。孙博承认从CHT离职后就去现在的公司,但是他否认了这个方案是CHT原团队的方案,他手里也有一份产品报告书,是现在聘请的技术团队的研发的成果。现在这个技术团队中是两名原CHT技术团队的工程师,但是和CHT的研究不存在窃取行为。他说现在CHT技术团队的人也可以把他们自己的研究成果拿去做质量检测和申请专利,结果绝对还是一样。而他们现在的产品是完全符合要求的。这个倒是预料外的情况,CHT这边倒没想到孙博居然毫不避讳的拿出大把的证据。老赵和李靖商量了一下,于是申请把两边的产品,提交到第三做分析和对比。相当于变相的申请了延期侯审。因为孙博拿出了在CHT做专利申请时被驳回的文件,也就意味着当时CHT这个产品确实是质检没通过。其实李靖在两天前就把市面上的孙博现在所在的公司利鑫的产品拿来做过产品分析和对比,专家团也已经确认过就是同一种产品。但是孙博今天所说的又完全是另一种情况。现在CHT这边解释不了也没有证据证明为什么同样的产品,CHT申请时会被驳回。
延期庭审后,老赵和李靖又回到公司开始理这件事的头绪了。这件事现在又多个难题是为什么同样的产品,利鑫能拿到质检报告,并成功申请到专利。现在要想办法看看利鑫的质检报告书。但是现在因为官司,市场上利鑫的产品已经全部被收回来。只能试图找经销商问问看。赵敦已觉得如果之前的检验报告没有错,和CHT没有申请成功的哪项专利的是同一个产品的话,那就意味着有可能是利鑫在申请时更改了材料的用途,这个可能性是最大的,因为每种材料的用途用法不一样,检验的标准也就不一样。利鑫拿到证件齐全以后,只要在标题上稍作模糊的称述,就可以免于后期追究的责任。而且一般小制造公司销售途径也是五花八门,而且以个体户偏多。主要还是赢在价格上。因为以前他也接过关于方面的案件,基本也是有这些因素。所以他提议可以从这方面来找一找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