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 擦亮“青年标签”,绽放“青春芳华” ...
-
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坚定信仰之心,扬起实干之帆,在奋斗中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强国建设贡献最大力量,让无悔的青春在民族复兴的赛道上绽放“绚丽之花”。青年要作为党和人民事业的生力军,要时时擦亮青春底色,争做赶考路上的追梦人、奋斗者、实干派,在最好的时代绽放最美的青春模样!
“学如弓弩,才如箭镞”。当前,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这既为青年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对青年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对此,广大青年要深刻认识到学习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小事,而是事关成长的大事。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重在久久为功,贵在勤奋钻研,只有沉下心来积少成多、循序渐进,才能由量变实现质变。一方面,青年要把学习当作首要任务,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挤出时间学、静下心来学,努力在孜孜不倦的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另一方面,要铆足择一事,终一生的钻劲,在工作岗位上锐意进取、建功立业,把人生理想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让梦想在青春年华乘势而上,以实际行动当好理想的追梦人、事业的生力军。青年要勤于学习,还要善于学习、敢于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聚焦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社会民生等基层治理重要课题,于书山题海中磨砺,在千军万马中突围,彰显积极进取、当仁不让的“青年精神”。
“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广大青年尤其需要担当作为,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到基层一线真刀真枪干事创业,才能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广大青年要走稳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心系群众柴米油盐、情系群众安危冷暖,多听听群众的心里话,多算算百姓的生活账,以扎实的作风赢得群众信任。同时,要坚持人民至上,厚植为民情怀,用心用情解决好就业、教育、托育、住房、养老等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真正把群众的小事、难事,当作大事来办、急事来抓,奋力在为民服务和干事创业中彰显青年一代的精神风貌。青年要勇于担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新时代青年的我们要有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准确定位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奋斗方向。努力向下扎根,做名副其实的村里人,在走家串户中把基层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解决好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和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要向上生长,做乡村振兴的领头人,在产业富民、乡风育民、服务惠民上不断锤炼过硬本领,尽显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青年魄力。
任何美好的理想,都不会唾手可得,需要经过不懈的奋斗才能实现。当前,我们正奋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国有所需,则更要立下大志、努力成才、勇挑大梁,为祖国发展贡献青春力量。要以等不得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松不得的责任感,学会主动挑大梁、带头讲奉献,让奋斗成为青年的时代标签。要始终保持一股闯劲、一股朝气,积极投身服务人民的火线、基层治理的前线、乡村振兴的一线,向下坚实扎根,向上逐梦星辰,真正成长为时代进步的青年先锋、强国复兴的栋梁之才。多到基层一线走一走,多到田间地头看一看,多到群众家中坐一坐,才能掌握最真实的数据、了解最真切的情况、沟通最真挚的感情。只有主动奔走在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疫情防控等一线战场,打硬仗、扛重活、攻难关,历经风吹雨打,尝尽“酸甜苦辣”,才能练就真功夫,增长真本领,用青春有为兑现强国有我的热血誓言。
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新时代青年,请牢牢铭记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这段青春寄语,唱响新征程上“跃进、雄飞”“创造环境、征服历史”的新青春壮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