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槟更喜欢别人叫他“Champ”,看过一版字幕译作槟哥,结合合众国酒厂走的西部牛仔风格我个人觉得这个翻译还不错,就是放在文里不太搭调,所以根据表意都写为“老大”。
利拉:他母亲的名字。
关于马甲:大哥只是过往就业经历比较丰富,保密级别是因为工作岗位特殊而非个人特殊,组织相关也只是内部转过岗,并非同时在做这些工作,这应该算不上马甲,至少不算是典型的马甲?
关于为什么王牌搜查官会成为漏网之鱼的详细说明:他之前秒拒了Statesman的offer(秒拒原因后文再说),系统把他列进了无入职可能名单,所以这次择员他不在人选中。但香槟完全忘记了曾经给他递过offer。布莱尔没有参与,只是对这件事留有模糊的印象,最终他也没想起来,闹剧就这样发生了。
关于行动组在组织内的定位:本文设定组织的目的就是为了永生,但随着时间发展和一些人的野心导致势力越发壮大,前文也提过,行动组的行动只是为了达成这一目的而攫取资金/作为交易条件交换相关情报,因此组织对外界的危险性绝大部分来源于行动组,但实际在先生与朗姆眼中它并不是特别重要。
关于布莱尔的言辞:不止是他,所有谜语人的话语都是不可靠叙述,需要根据情况斟酌实际态度,这里他只是在敷衍香槟才这么回答。
“有丝分裂”:香槟初见他时认为他与布莱尔非常像,疑点是——?
就地击毙:这里只指爆头。颧骨那枪不是奔着杀人去的,至于躯干两枪,防弹衣都算是行业标配了,所以认为不准备击杀。
Statesman讨论赤井是从专业角度来看的,不会因为考虑琴酒是己方家属而对赤井有恶感,专业特工工作期间不带入私人情感,相反要是FBI成功抓到琴酒或者击伤甚至击杀他,香槟会更满意他的能力;布莱尔则是无所谓,他不干涉这种事。
关于Statesman立场:本身电影主打就是暴力而非伦理道德,王男两部看下来我真不认为k和s是正经公方,他们在一些事上的处理方式和后续收尾都相当疯,比如第一部炸烟花第二部做汉堡,尤其是第一部教堂争执,事后也没见哈里受处分(而且很怀疑到底有谁能对他们做出处分)或者太过自责,一味说是“没相关情节不等于没刻画”未免有些耍赖,这么考虑下来他们应当相当放得开。
而且因为不受政府管辖和探员权力太大,机构事务很容易因为探员个人想法而走歪,他们真的很需要调整择员标准或者搞定期心理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