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继承 ...
-
皇后仔细的照顾着康平帝,一脸的贤惠。
两人离得近了,都能看清彼此脸上的皱纹。
康平帝不由的感叹道:“梓潼也不年轻了呀。”
皇后噎了一下,心中暗骂不当人的狗男人,心里好受了些,这才面不改色道:“长乐都有孩子了,臣妾哪能不老呢?”
长乐公主是皇后所出最年幼的孩子,跟最年长的太子差了十四岁。可以说,太子是把这个小妹妹当做女儿来照看的。
康平帝颇为感慨:“这些年,是朕委屈你了。”
皇后心中冷笑,可不是委屈了,她是受了大委屈了。最委屈的就是嫁给了眼前这个负心汉。
郗氏心里恨不能砍死狗男人,脸上却还得做出一副情深不悔的模样来:“不委屈,嫁给圣人,是臣妾这辈子最大的福气。”
康平帝安抚的拍了拍皇后的手,却没有反驳什么,显然这狗男人自己心里就是这么想的。
郗氏恨的磨牙。
当她稀罕吗?
当初嫁人的时候,康平帝只不过是个封地偏远的皇子,谁能料想到有一天皇位会落在康平帝这个排序不靠前的皇子身上?
郗家高门大族,她郗茂从小也是锦衣玉食,何曾想过要攀附谁,又哪里需要攀附谁。
若要往高处走,她郗茂何必嫁给他刘益?当时宫里比他受宠,比他势力强大的皇子多了去,她郗茂可曾看过他们一眼?
如果人生能够重来,她宁愿一辈子只是王妃,也不要再当这劳什子的皇后了。
夫妻离心,儿子致残,当这宫里是什么好去处不曾?
窗外风声呜咽,窸窸窣窣的雪落声一层又一层。
门帘被掀起,是蔡文进来了。
“回禀圣人,后宫中嫔位以上的主子都已经在偏厅候着了。”
皇后眼皮都不带抬一下的,这一朝是正常的传位,又不是皇帝突然驾崩,死因有疑,她怕什么。
先是召见后宫嫔妃,再召见朝中大臣,宗室王爷,然后宣诏传位诏书,诸人确认,接着,皇帝就可以去死了。
想到这里,皇后的心态越发平和起来。
太子在位二十年,监国一年多,不曾有错,京郊大营和皇宫守卫都是太子一党的人,如果这样还能丢掉皇位,皇后只能说活该了。
康平帝不知道皇后心中所想,一心只觉得皇后贤良,统率六宫,公正无私。
于是康平帝当着后宫诸妃的面对皇后殷殷叮嘱道:“这些年来后宫诸事你都处理的很好,我没有什么不放心的,就不再特意叮嘱你了。”
皇后心里不置可否,脸上却要做出感动的神色来:“臣妾一定不负圣人所望,善待后宫诸位姐妹。”
康平帝哽了一下,在他心中,皇后是不知道生育过的后妃给他戴了绿帽子的,偏偏这样的事为了皇帝的脸面又不能说。
若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他知道了真相,事情最好办,小孩子难养,一场风寒,一次感冒就能夺取一条小小的生命。
可偏偏等他知道的时候,那些孽种都已经长大成婚,早的甚至都已经生有子女了。
十来个庶出的皇子公主啊,结亲的都是朝中重臣,再不济也是世家之后,这要是掀开盖子,是要动摇朝纲的。
公主好说,只当是义女了,康平帝捏着鼻子认了。
可皇子却是有皇位继承权的。
若有一天,皇位旁落,帝室改姓,只要想到这种可能性,康平帝就手抖,心中恨不能杀人。可为了朝廷稳定,偏偏不能杀,康平帝都要憋屈死了。
每每想到这里,康平帝都不由得庆幸皇后所出嫡子不止一个,否则,一旦太子出事,他连个能托付大事的儿子都没有,那时候才叫做绝望。
刚发现这件事的时候,康平帝不认为这是真的,事实上他一开始觉得这是皇后一派的阴谋,不费吹灰之力,干掉了所有对手。
这件事实在太荒唐了。
刚开始他压根不相信,那是十几个啊,不是一个两个,这么多的奸生子出现在宫里,前前后后长达十多年,皇宫守卫是干什么的,吃白饭的吗?
如果说只是单独针对一个皇子,康平帝说不定会相信,再要么半信半疑。这样一来,总有一个皇子会被皇帝厌弃,从而失去了竞争的权利。
康平帝抱着看笑话的心思叫人去查,调查结果出来之后,蔡文都不敢呈上来。
那是所有的庶出皇子公主啊,康平帝心都在滴血。
哪怕其中大多数他一年只在宫里的宴会上远远地见过那么几次,甚至都不记得他们的名字,可是这样的打击还是叫康平帝病倒了。
毕竟已经不是年轻的时候了,将近五十岁的身体,各方面的身机能都远不如从前。
病好之后整整大半个月康平帝的脸色都是黑的,自那之后整整半年没再踏进后宫。他总觉得那些后妃在看他笑话,没一个安好心的。
就连皇后,康平帝都不想见。
每次看见郗氏那张端庄贤惠的脸,康平帝都觉得郗氏是在嘲笑他。
看,这就是你抬举的东西,结果就是这样?!
一旦想到皇后可能这样看他,康平帝就受不了。
事情发生之后,康平帝不是没有怀疑过皇后,事实上他第一时间怀疑的就是皇后,甚至自己的心里都已经认定了。
因为这件事爆出来,最大的受益者就是皇后。这样一来,所有庶出皇子都被废掉了皇位继承权,剩下的三个皇子皆出自皇后,怎么看,都是皇后更有嫌疑。
康平帝明着暗着查了整整半年,结果真不关皇后的事。
康平帝登基之后改元称制的第一年,皇后生下了太子,之后十年,康平帝别无二色,帝后和睦,夫妻恩爱,皇后又接连产下了二皇子,三皇子。
直到康平十一年,有宫女成功爬床,帝后之间首次出现了裂痕,康平帝亲自处理掉了那个爬床的宫女,向皇后表明态度。
之后虽然夫妻又和好如初,到底不一样了。
康平十二年,朝臣再次提议大选。
这次,康平帝没有如以前一样明确反对。
皇后闹过,抗议过。没用。男人一旦生了外心,就再也拽不住了。
康平十二年五月,秀女入宫,填充后宫。
大概是心虚,康平帝为安皇后之心,一个也不曾临幸过。
康平十四年,有后妃通过家族向太子下手,结果三皇子救人心切,做了垫背的,伤了腿,从此不能再做剧烈的活动。
处理掉对太子下手的人之后,皇后痛定思痛,是帝后的不和睦叫有心人妄图借此生事。于是做出贤惠的模样,像历朝历任贤良淑德的皇后一样举荐有才貌的妃子。
于是帝后和睦。
康平十五年,皇后生下了最年幼的孩子,长乐公主。
不久,天赐良机,康平帝狩猎途中遇险,一时间一片混乱,皇后趁机给康平帝下了绝育药。
干脆利落,一绝永患。
长乐公主出生之后,陆陆续续有庶出的皇子公主出生。
皇后默不作声。
康平帝得意着妻贤妾美,享受着左拥右抱,好不快活。
直到康平帝知道真相。
山崩地裂。
曾经对太子有过的忌惮就像是一场笑话,纵然无人知晓,也叫康平帝恼羞成怒。
这会儿,不管是为了眼下的稳定还是为了以后考虑,皇后母子是不能动的。
康平帝能发泄的对象就只有那些犯了错的妃嫔了。
一时间,皇帝整个人犹如分裂,对着妃嫔庶子们犹如狂风扫落叶般无情;对着皇后母子却是殷殷切切,大方极了,什么好东西都往皇后宫里送。
不知道是在愧疚还是在弥补。
总之,皇后得了实惠就是了。
从前康平帝教导着嫡子们要友爱庶弟,要尊敬妃嫔。不要太小气,要大方一点。
又说堂堂天家,坐享天下,臣民奉养。弟弟们想要什么,给了就是,不必斤斤计较。
可自从事情暴露之后,康平帝就不再说这些话了。
他换了说辞,告诉太子说,你是太子,是一国储君,要将天下放在心里,不要纠结于后宫小事,那是你母后要考虑的问题,不应该耗费你的心思。
然后把太子拎到跟前,像太子小时候那样手把手的教导他。以前教导太子为人处世,这次却是实实在在的教给他为君之道。
又告诉其他的两个嫡子说,你们已经长大了,应该学会给父母分忧解劳了。既然知识已经学过了,就不要整天耗费时间在上书房里,跟小小年纪的弟弟们混在一起无所事事。
然后把两个儿子一个安排进了户部,叫他跟着户部尚书田之信学习打下手。一个安排进了兵部,叫美阳侯领着他熟悉上下事务。
对着长乐公主,康平帝给女儿又加封了两百户的食邑尚觉不够,大手一挥,将新晋立功的王泽赐给了女儿当驸马。
王泽既是太原王氏的下一任家主,又是因功封侯的少年英才,长相俊美,身边干净,实在是女婿的好人选。
皇后对这个人选也是满意的。
她没有把女儿嫁回娘家的意思。
两个人相处久了难免有矛盾,更何况是夫妻。
到时候手心手背都是肉,皇后谁都不好说。王泽就很好。
就皇后所知,后宫不少生了女儿的妃子盯住了王泽。
年纪差大又怎么样,先把人捞进手里才是真的。真当青年才俊很多吗?
王泽这样身份高,家世好,容貌好,身材好,文武双全又洁身自好的男子真的不多,适合配给公主的就更少了。
至于年纪问题,公主又不是民间普通人家的女儿,叫他等几年也是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