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辛苦 ...
-
ICU病房依旧像战场一样忙碌着,绝望与希望每天都在这里发生。
“回来了?”
卢珉夜里没有排班,就多待了一会儿,见褚淮又返回监护室,并不觉得意外,将刚才拿到的报告递给他。
“23床病人的血气报告,看着不错。呼吸、心跳、血氧、排尿都不错。”卢珉非常满意地扬眉点头。他们挨了一晚上,总算是有个好消息了。
即使知道卢医生是资历丰富,褚淮还是自己全部检查一遍才放心,应声说:“嗯,难关过去了。”
随后他回想了想,又说:“我记得他家属也是车祸伤员,在骨科那边。”
小姚护士及时举手说:“警察说已经通知了他们的家属,说是早上七八点才能到。”
褚淮投目望着23床的监护仪,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我猜你再想要不要等到八点。”卢珉一巴掌拍在褚淮大臂上,“年轻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你这会儿刚回来,就这么勤奋,给我们这群老东西一点活路吧。”
“你才老东西。”郑利快步路过时,怼了卢珉一句,又指了指办公室的方向,对褚淮说,“昨晚买的夜宵还在里面,你热热当早饭咯。”
“谢谢。”褚淮板着脸对郑利表示感谢,又对卢珉点了点头,干脆地离开了ICU。
见小姚一直盯着褚淮的背影,卢珉一脸谄媚地凑近问:“褚医生是挺帅的哈?”
“是很好看啊。”小姚护士闻声回头,看到卢医生的表情后,控制住想翻白眼的心,解释说,“我就是好奇,他不是今天才来吗,怎么感觉每个人都认识他?”
卢珉说话时也没闲着,抽空翻看了一下和神外有关的病例,跟话家常似的唠起了嗑。
“你在医院这两年,没听说过他吗?小褚可是咱们院长的活招牌,是烧伤科申主任的心肝大宝贝儿。”
小姚懵懂地眨了眨眼,在医院里这么忙,她又轮到ICU,哪儿有时间打听小道消息?
卢珉撇了撇嘴,热心地为这位小姑娘开拓世面,“他之前就是一医的主治,出国深造了五年,现在才回来,人家来得可你比早。现在估计高低得升副主任吧。”
“啊,他看着也就二三十吧,这么年轻就副主任啊?”不只是小姚,旁边其他年轻护士也投来了目光。
卢珉扭头望着褚淮离去的方向,咋舌接着说:“颤抖吧年轻人们,褚淮同志可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5岁上小学,16岁上大学,20岁完成本科学业,23岁就拿到硕士学位,然后花了两年执医,多篇中心期刊首名,战绩可查!”
这样一个传奇人物在他们医院,有不少业界大拿来开会,都点名想见一见褚淮这个天才。
就是吧,天才自然有天才的独到之处,褚淮这人别的毛病没有,就是性格稍微有点孤僻,没那么好相处。
新一天的阳光趴在窗户上探头,试图照亮昏暗的安全通道,却见阴影中的楼梯边上,坐着个一言不发的人。
褚淮一如在人前那般平静,手里却紧攥着一份病案,封面赫然写着ICU病房22床。
他想再看看,病人是不是还有一丝活下去的可能,而他是不是没有抓住这个机会。
“叮!”
突然响起的短信提示音打破了楼梯间的沉寂,褚淮长呼出一口闷气,拿出手机查看,看到来信人时愣了许久。
对方没有在不知情下表示安慰,也不见多年不联系的针锋,只是一句:“天亮了,辛苦了。”
“叮!”
贺晏已经做好了褚淮不会回消息的心理准备,刚想回宿舍补个觉,听到铃声立马停下脚步点开屏幕。
“你也是,辛苦了。”
苏泽阳看贺晏一副想笑又憋着的表情,正想问他看到了什么,“你……”
紧接着下一秒,贺晏扭头跟着晨练的队伍跑了,苏泽阳更是见鬼了地问:“老贺,你一晚上没睡觉了,干嘛去?”
“一日之计在于晨,我出去跑两圈!”
医院楼道的阴影中,褚淮瞥见手机屏幕弹出来电,不由眸光一闪。看清打来的是院长后,他接起应声:“喂,院长。”
“小褚,院办那边给我打了电话,说已经收到你的资料了。这时候怎么还在医院?”
褚淮回:“刚入院的几个病人情况不太稳定。”
“昨晚的情况我刚才大概了解到了,咱们尽了最大努力就好。”通话那头的院长叹了口气,随后接着说,“你早点回去休息吧。”
作为医生,他们见过太多生死,可最悲哀的是,即使看过再多书,跟进无数台手术,也无法真正掌控生死。
只能尽各种办法,在这场与死神的比拼中,多讨要一点活下去的希望。
“好。”褚淮的语气听不出悲喜,仿佛昨晚的事丝毫没有影响到他。
挂断电话后,他深深望着病案,闷结在胸口的不甘好似荆棘,每次呼吸都在提醒他昨夜的悲剧。
五年前,他为了学习更深专业知识,收集更多疑难杂症的病案,最终决定出国进修。
这是他以为自己学成归来的第一天,却还是无能为力。
褚淮打车离开前,面色凝重地回过头,凝视着眼前的医院,在生命面前,他依旧这么渺小。
——
“是这辆车吧?”
馄饨店门口,两夫妻站在门口,伸长脖子观望路过的每一辆车,直到看见有车靠边停下,从车上下来的是他们多年不见的儿子。
“儿子!”
乔燕玉上前一把抱出褚淮,虽然这几年经常打视频,但现在总算见了面,她攒了一肚子的话想说。
她一边絮叨着,一边领褚淮进店回家。
“昨天有个司机把你行李送到店里,说你在高速路上救病人,所以没跟着回来。”
“我和你爸一直担心呢,就怕你被车祸波及到。现在看到你没事,妈就放心了。”
乔燕玉话说个不停,褚淮跟在她身后默默听着,时不时搭腔应两声。
“上车饺子下车面。”褚建平端着一大盆面从后厨走出,招呼道,“儿子,拿碗筷。”
褚淮瞟了眼装面的盆,拿了碗筷回来,实在忍不住,开口说:“这么多吗?”
他们家是和粮店老板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