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使女的故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的创意写作大师课 ...

  •   《使)女的故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创意写作大师课

      阿特伍德应该不用多介绍了,我非常喜欢她的盲刺客和女巫的子孙,但好像也不是很适合具体讨论,所以对写作感兴趣的同学看这个公开课吧,不过这个不是基础型的写作班,是提高班,顺便还推荐一本《一个知识女性的思考系列》作者蕾切尔·卡斯克,收录了作者的三部小说,其中《边界》、《过境》都五星水准,《荣誉》则一般。三部小说的主角都是女性文学从业者,都是第一人称,一部是讲作家去教创意写作发生的事,一部是讲主角去参加文学节碰到的采访、沙龙,一部是艺术创作者的生活和精神上的困境,都很有意思。

      有更精彩的书评,但因为是讨论内容的,可能不适合放,我试试看这篇我节选的单纯讨论文字技巧的可不可以:

      作者:草原上的咩咩羊(来自豆瓣)

      小说最后一句话:我想说的就是寂寞。

      神来之笔,因为读到最后,读者也想说这句话,一本好书,酣畅淋漓地从头读到尾,合上书的那一瞬间,就是寂寞。

      你期待继续,但是明明知道,到此为止就挺好,再多一点就满溢了。

      好的文字,亏一点,剩下的留给时间,在寂寞中回味。

      蕾切尔·卡斯克是我完全陌生的女性作家,单单是被个人成就的宣传文案吸引过来,爱就不那么持久,但是蕾切尔的文字,几乎从第一个句子开始起,就迅速完成了圈粉。

      她的这种写法特别迷人,与传统小说是不同的。

      传统小说如果你要是一见倾心,多数人是为情节服务的。先塑造人物,才能将轰轰烈烈让人着迷、扼腕、共情的情节塞进去,而蕾切尔的小说情节是散的,不重要的,但是她也不着力来塑造人物,而是将作者本人融入到语言中去——没错,她的小说让人着迷的,既不是情节,也不是人物,而是语言。

      关于语言,蕾切尔在《母语》中说:语言的障碍,归根结底是不可逾越的。

      这就更让这部作品的阅读蒙上了吊诡的色彩,一种语言营造的莫可名状的氛围,一种语言环境下想要传达的思想,是不是经过了翻译,进入了非母语的环境中,被重新阐释成为另外一种“误读、偏见,选择性描述”呢?

      而我想说,即便这种意义的扭曲和趣味的丢失,依旧不减这种关于塑造语言本身魅力的小说的迷人。

      这就是很多人一旦拿起,就放不下的原因。

      如果说,翻译本身做不到百分百的相通,但是蕾切尔却又选择了人类共性的话题,所以,当你徜徉在她的语言迷宫里时,引发灵魂共振的,恰恰是语言传递给你能引起共情的那部分,要我说的话,那就是人类隐秘的困惑。

      ————————
      露西·沃斯利之非常英国浪漫是讲英国19世纪的浪漫小说和当时的恋爱习俗,不过都是生肉,对西方罗曼感兴趣的小伙伴也可以看,如果想写西曼背景的文,非常推荐去看露西的其他纪录片,她差不多方方面面都讲过了,而且都是基础性的介绍,再深也没必要。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章 《使女的故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的创意写作大师课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