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胭脂唇(八) ...

  •   皎皎抱着没有手的人偶往回走。

      街边有卖胡饼的小摊,饼皮煎得焦香酥脆,再撒一层细细的胡麻,香气飘得老远。

      皎皎摸了摸空空的肚子,去买胡麻饼。

      裴忧站在一截青墙边,漆黑的瞳仁盯着她袖间的那截红绳。

      真想快点儿让它们变得完整起来。

      少年鸦黑的睫毛颤了颤,兴奋又愉悦。

      皎皎捧着热气腾腾的胡饼,来来回回地倒着手,指尖烫得红红的。

      她把其中一只油纸包递给裴忧:“很香的,方才我买时只剩下三张了。”

      “排在后面的大娘直瞪我呢。”少女的眼中浮出狡黠笑意。

      裴忧的视线被那张黄澄澄的饼挡住了。

      她总是能打断他的思路。

      少年眼底的兴奋褪去了一些,皱眉接过那张饼。

      皎皎对裴忧心中的危险想法浑然不觉,拿着自己的那张饼,在上面咬了个弯弯的月牙。

      人偶上垂落的红绳被她团了团,重新塞进袖中。

      裴忧盯着沾了点儿胭脂的小月牙看了片刻,收回目光,摸了摸袖中长长的一串木偶。

      *

      第二日一早,李娘子被完好无损地送回了春迟坊。

      据说,李家人焦急地寻了一夜,然后发现李娘子就坐在门口的石阶上。

      听到消息,皎皎立刻去了春迟坊,然后,正遇到从李娘子家走出来的裴忧。

      少年拨弄着腕上的银铃,歪着头,目光在她没涂胭脂的面颊上停了一瞬。

      皎皎上前两步:“裴公子见过李娘子了?”

      “依旧是这样,听不得风铃声,像是中了什么蛊。”裴忧忽然攥住皎皎的手腕,将她拉到一处矮墙前。

      穿过矮墙,能清清楚楚地看到院中的场景。

      李娘子神色如常地在院中喂鸡,行止间没有一点儿不对的地方。

      裴忧从怀中扯出只风铃,拿在手中,不紧不慢地摇了两下。

      李娘子的眼珠转了转,忽然直起身来,动作僵硬扭曲,手中的稻米哗啦啦撒了遍地。

      裴忧手中的风铃摇得急促起来。

      李娘子的目光朝这边看过来,目中空空荡荡,像是无边的黑谭。

      她张开口,唱出两句词。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皎皎皱眉,又是这两句。

      李娘子的声音原本就有些哑,这首词的调却高,她嘶哑的嗓音拔高起来,扭曲变调,诡异至极。

      唱到一半,她的眼底忽然流下两行泪。

      裴忧停下了手中的铃铛,李娘子的动作也停了。

      她在原地站了会儿,继续蹲下喂鸡。

      和所有失踪者一样,李娘子对失踪那段时间的记忆十分模糊,只能说出很黑这些含糊不清的描述。

      春迟坊的事很快在坊间传开,这一次,上至七八十岁的老妪,下至三四岁的幼女,别说大红的胭脂,连脂粉都没有人涂了。

      回到北安寺,皎皎坐在妆台前,将所有的事仔仔细细回忆了一遍。

      前晚那些人像是临时选在春迟坊动手的,安排上十分仓促,不仅打破了一贯的习惯,还出现了许多纰漏。

      所以,也许原本他们就是打算在暮北巷动手,只是因为一些原因,才不得不换了地点。

      很可能与她和裴忧的出现有关。

      皎皎的后脊生出些寒意,无论是和她有关,还是和裴忧有关,都不是什么好兆头。

      “我们过两日回姜府吧。”皎皎说。

      这是倒数第二桩案子了,下一桩发生在大半个月后,其后没几天,姜府就被指为妖邪。

      这些时日,还是得从姜府着手。

      阿雪自然是十分高兴的,这些时日她呆在北安寺,闷得不行,这里一点儿意思都没有,还不能吃她最喜欢的红烧狮子头。

      既然要回姜府,自然也就不用装病了。

      皎皎原本就是闷不住的性子,用过晚膳,拉着阿雪出了门。

      这场雪后,上京已经有了点儿入春的迹象,北风像隆冬时那样刮得人两颊生痛。

      北安寺中还有没走完的香客,大殿中香烟缭绕,神佛坐在高台上,慈悲地俯视着世人。

      有摇签的小沙弥,瞧见皎皎,笑眯眯地打招呼:“姜姑娘大好了吗?”

      这些时日,皎皎拿了带来的芝麻糖和糯米糕给他们分,小沙弥们都很喜欢这位姜二姑娘。

      皎皎眨眨眼:“好了,在这里,那些魑魅魍魉都被吓走了。”

      小沙弥念了句“阿弥陀佛”,将手中的签筒递过来:“姜姑娘要不要求一支签,很灵的。”

      签筒里的竹签摆得整整齐齐,皎皎的手捏在一根上,想起自己最近霉运当头,指尖在签头点了点,又换了一支。

      她将精心挑选的那支签递给小沙弥,小沙弥伸手接过来,解完之后,脸上的笑意僵了。

      皎皎:...

      嗯,她就不该抽这支签。

      小沙弥斟酌了好一会儿,极尽委婉地说:“姑娘最近要小心些。”

      “是血光之灾吗?”

      小沙弥抬起头,看到姜二姑娘绷着小脸,神色凝重得跟要慷慨就义似的。

      对着她明亮的眼睛,小沙弥不忍欺骗,也不忍说出实话,只好念了句“阿弥陀佛”。

      走出大殿,皎皎拎着那只拴在红绳上的人偶,戳了戳它的脑袋。

      难不成,最终她什么都改变不了,在那个柔软的春日里,姜府仍要受这一场无妄之灾。

      在书中,姜皎死不瞑目。

      姜家灭门那日,姜皎匆匆忙忙跑进月亮门,绣鞋沾满了血。

      昨日还言笑晏晏的亲人,此时躺倒在血泊中,面色灰败,血都快要流干了。

      姜皎再如何张扬跋扈,也不过是个没到双十年华的小姑娘,她踉跄着跑到正堂,抱住腹部中了匕首的父亲,痛哭失声。

      姜相存着一口气,想握住女儿的手安慰,却没力气了。

      咽气前,他只说了一句:“你来做什么啊。”

      明明是哀切的责备,却没有半点儿嗔怪意味,只有无尽的痛惜。

      你来做什么啊。

      皎皎反复咀嚼这话,忽然一怔。

      所以,原本姜皎是能躲过这场劫难的,但是后来,她选择了回来。

      与府中的亲人一起,死在了这个柔软的春日。

      那么,为什么死不瞑目呢?

      *

      子夜时分,北安寺中安安静静。

      夜幕中忽然传来几声夜枭啼鸣,撕破这片寂静。

      细细的铃铛声响起来,不沉闷也不清脆,虽然很轻,却带着些变调的尖细。

      和皎皎梦中的铃铛声一般无二。

      一般人是听不到这样轻且细的声音的,除了裴忧。

      他的五感比所有人都敏锐些。

      薄薄的眼睑下,少年的瞳仁快速转动,看上去诡异至极。

      没过多久,铃铛声忽然停下了。

      少年陡然张开眼,瞳仁深处的苍冷和阴郁悉数消失,最上面那层清澈无辜的伪装也不见了,只剩下幽深的黑,缓缓四散。

      他腕骨上的那串银铃铛也剧烈地颤动,片刻后,又重新归于平静。

      裴忧站起身来,鬼魅般掠出房门,袖中的匕首折出森然的光。

      *

      第二天一早,姜府的马车停在北安寺外。

      听说皎皎无事了,姜相一大早就派了马车,来接她回府。

      阿雪已经收拾好了包裹,小厮们提着往马车上放,趁着众人搬运包裹的间隙,皎皎去了寺外的别院同裴忧辞行。

      少年坐在缥缈的晨雾中,握着雪白的帕子,在擦一把匕首。

      对于裴忧而言,亲手捏断人的喉骨,是一件愉悦又快活的事。

      但是,从前日开始,他不得不放弃了这个快乐。

      裴忧垂头看着自己的手,轻轻地叹了口气。

      得妥帖地将它收好。

      这个决定让他苦恼又兴奋。

      皎皎在裴忧对面坐下,眉眼弯弯地同他打招呼:“裴公子。”

      看到染着血的帕子,她的神色一怔。

      “你昨晚...”

      裴忧将擦得干净雪亮的匕首收进袖中:“昨晚,有不自量力的小鬼跑了过来,惊扰神佛的清净。”

      他微仰着头,眉眼间落满金灿灿的日光:“这些时日,魑魅魍魉可真多啊。”

      皎皎皱眉:“都是从一处来的吗?”

      “或许吧,我还没有弄清楚他们之间的关联。”

      皎皎点头,想起此行的目的,开口道:“我要回姜府了。我总觉得,姜府之中像是有一双眼睛,一直窥视着这一切。我想把这双眼睛找出来。”

      裴忧漆黑的瞳仁转了转,放轻了声音:“那姜姑娘可要小心些。”

      “有的鬼,是会吃人的。”

      皎皎专注地听他说,颈间忽然落了只冰冷的手。

      她惊得险些跳起来,一抬头,看到少年眼底染着点儿恶意的笑。

      “就像这样。”裴忧松开手,双目含笑地看着皎皎面上的惊慌。

      来同裴忧辞行这件事,皎皎没让任何人知道,所以,她也不能待得太久。

      坐在姜府的马车上,她问随行的小厮:“这些时日,父亲还在忙吗?”

      “相国大人日日忙得三更才回府,夫人每每亮着灯等,一等就是大半夜。”

      如今大昭王君要彻查妖邪之事,给了十分紧张的期限,查不出来,满朝文武都要受牵连。

      皎皎托着下颌,算了算时日。

      大昭王给的期限是一月,最后那一日,有人称妖邪就是姜相,不知递交了什么证据,总之大昭王信了。

      留给她的时间并不多了。

      回到府中,已经到了午膳时分,姜相依旧没能回来,杜九娘张罗了好大一桌菜,都是姜皎平日喜欢吃的。

      皎皎好像明白,为什么姜皎明知回来是死路一条,依旧义无反顾地回了姜府。

      姜皎想回家。

      如果选择离开,她就没有家了。

      杜九娘仔仔细细问了她在北安寺的情况,皎皎略去关于裴忧的部分讲述了一遍。

      杜九娘踟蹰片刻,问:“那么,你有没有遇到什么旁的人?”

      皎皎大概猜到她想问的是裴忧了,笑着答:“女儿一直在屋中养病,最后一日出来转了转,只遇到了个小沙弥,请他解了支签。”

      现在姜府人多眼杂,那鬼或许就混迹其中,她谁都不信。

      杜九娘夹了箸剔缕鸡放在皎皎碟中:“解的结果是什么?”

      “血光之灾。”

      听到这四个字,杜九娘的动作一僵,面色变得难看起来。

      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她敛了视线:“不过是骗人捐些香油钱罢了,不过总归是晦气了些,等会儿让徐妈妈去一趟。”

      皎皎戳着碟中的剔缕鸡,垂头时正瞧见袖口的那截红线。

      红线下面好像有什么东西。

      她蓦然张大眼睛。

      耳边杜九娘还在温和地叨念着什么,小丫鬟们来来回回地端碗碟,皎皎紧紧抿住唇,压抑住眼中的惊诧。

      裴忧一定是故意的。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8章 胭脂唇(八)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