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第 18 章 ...
-
“价比黄金?”那么贵?有人买吗?
“对啊。”墨宿一脸可惜的看着手中的书。
“墨宿阿兄你什么意思吗?我把《千字文》和《三字经》写在这纸上面,完全是给这纸增加身价啊,怎么能说浪费呢?”
看着墨宿一脸不信的样子,墨锦懒得给这种工科宅男解释什么。
“你拿回去给锯子,让咱们墨家里的孩子学就行,你可以看看效果再说我是不是浪费白纸。”说实话白三千能做为华夏启蒙教育的瑰宝传承到二十一世纪,本身就说明了这三本书的价值。
墨宿虽然同意拿给锯子了,但是仍然坚持,墨经才应该是墨家孩子启蒙教育的书籍。
墨锦倒是无所谓,脑子里好东西太多了,慢慢拿出来,这时候没人重视,以后其他各项成果都出来了,总会有人重视的。
不过现在最重要的是,价比黄金的纸是怎么回事啊?
女侍对此也并不知情,对于咸阳宫的侍者门来说,照顾好主子就是最大的事,外界的新鲜事物是根本不需要他们关注的,当然,主子如果感兴趣的话,他们当然也会去打听的。
不过墨锦倒是没急着让她去打听,这种事,打听出来的结果不如直接问嬴政来得好。
看嬴政办公还是一直用的竹简,还以为造纸量还没上来,现在看来,倒不是没上来,而是拿去卖钱了啊!
傍晚,墨锦来到嬴政的书房,进门先看见的就是那长二尺四寸的竹简整齐摆放在书桌上,清晨的阳光从窗扉射进来,杀青烘烤后光滑的竹片反射着微光。
嬴政正襟危坐于案前,拿着手中的刻刀,在竹简上一笔一划地刻着秦篆……
书桌是自从墨锦来到咸阳宫没多久就换成的高桌,嬴政坐在椅子上,不用怀疑,就是后世那种高背椅。
墨锦自己都打造了一套桌椅用来练习书法打发时间,证实了比跪坐办公舒服后,嬴政怎么可能还继续忍受跪坐着办公?
嬴政每天要批阅一百二十斤奏疏,实在是一个沉重的体力活,说实话,能用纸代替竹简,毛笔代替刻刀的话,不但他自己的工作能轻松了不少,纸张和毛笔对于以后统一文字,也大有裨益。
“你这何苦为难自己呢,直接都换成纸张书写不是更省事吗?”看着嬴政放下刻刀,身边的侍者上前将竹简拿起,墨锦见缝插针的打开话题。
“见到墨家人了?”嬴政道。
墨锦先是点点头,意识到嬴政没看自己,开口道:“对啊,他们说白纸价比黄金。”
说着走向嬴政旁边,抽出桌子下放的一方矮凳,站了上去,摆手让侍者下去,准备接替侍者的工作。
“你没和他们一起走?”嬴政又拿起一卷竹简,边看边和墨锦聊天,这已经是嬴政和墨锦的常态了。
“你要赶我走啊?你早说啊!早说我就回我就回我的小窝了。”
“难道不是墨家人想带你走吗?怎么,他们没和你说?”
“我吃得好,睡得好,被大王你养的白白胖胖的,不知道比在墨家里好多少,他们自然不会张口。啊呸,不对,你又挖语言陷阱,你没开口让我回去,他们做为你的臣子,怎么可能会带我走?”墨锦翻着白眼。
“你干嘛转移话题啊,我们说的不是白纸吗?你干嘛不用白纸替换竹简啊?这不是更省事吗?”
“价太高。”嬴政言简意赅。
“我做为把造纸法写出来的人,怎么不知道白纸价高,不过是些用不着的材料,怎么就高了,你把价格弄那么高,是在搞饥饿营销吧。”她把能造纸的各种原材料都写了进去,怎么可能还高。
众所周知植物纤维原料品种比较多,分为六大类:
第一种针叶树木材,如落叶松、红松、马尾松、云南松、樟子松等;
第二种阔叶树木材,如杨木、桦木、桉木等;
第三种草类植物:如芦苇、竹子、芒秆、麦草、稻草、龙须草、高粱秆、蔗渣等;
第四种韧皮纤维类,如亚麻、黄麻、洋麻、檀树皮、桑皮、棉秆皮等;
第五种毛纤维类,如棉花、棉短绒、棉破布;
第六种就是各种废纸了,这个就不用详细叙述了,战国时期也没有。
就算说其他东西缺,但是麦草,稻草肯定是不缺的,怎么可能会贵到秦国官府都用不起的地步。
“何为饥饿营销?”
“饥饿营销啊,饥饿营销就是就是用各种方法把潜在消费者吸引过来,然后限制供货量,造成供不应求的热销假象,从而提高售价,赚取利润。”
嬴政点点头,“你觉得寡人为何要,几个营销?”
“秦国缺钱?为了挣钱?”墨锦看向嬴政,眨眨眼睛,不确定的问道。
嬴政一顿,手中的竹简一合,“砰”的一声打在墨锦脑袋上。
墨锦委屈的看着嬴政:“为何打我?”
“你说呢?”
“我说的不对吗?”
嬴政撇她一眼,“赫蹏(hè tí)。”
“什么?”
“方絮。”
墨锦皱眉,赫蹏(hè tí)?方絮?这和纸有什么关系?墨锦不解的看着嬴政,表示自己真不知道这些是什么东西。然而嬴政醉心公文,根本不理她。
良久,伟大的秦始皇终于把手下这一份公文刻好,墨锦赶快上前拿起,边卷边道:“还请大王解惑。”
嬴政又拿起一份竹简摊开,边看边道:“织女之家里,把上等的蚕茧直接抽丝,那些恶茧、病茧也不舍得扔,放入滚烫的水中,用漂絮法取丝。漂絮之后,竹篾上会剩下一些残絮,残絮积累得多了,就会形成一块纤维薄片,在太阳下晾干剥离,此物在关中称赫蹏(hè tí),在南郡则叫方絮。”
“赫蹏是织女之家用来祭祀嫘祖的祭品,祭祀前,常会请识字的人,在上面写些颂文。”
哦,墨锦眉头舒展,这就是最初的纸了。
——蔡伦并非发明了纸张,而是改良了纸张,让纸张的原材料从蚕丝变成了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物,让纸张的质量与产量都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还降低了造纸成本,所以后人才会将其尊奉为造纸术的发明人。
就算赫蹏的价格比寻常丝织品更便宜,但是物以稀为贵,相比较竹简而言也不算特别低,所以才没有推广开来。
更何况,赫蹏并不如白纸好用吧?墨锦以旧疑惑。
“这赫蹏可以影响白纸吗?”
竹简刻字能流传千百年,虽然有时候也觉得竹简刻字太难太累,太容易受伤,但大家都这样做,从未有人想过改变。
所有人都已经对竹简刻字习以为常,从未想过用赫蹏代替竹简刻字,又怎么可能影响到,后世替代了竹简的白纸呢?
“墨家锯子看见白纸之后,就觉得,此物与赫蹏有关,就算不知做法,多次尝试,也总是能做出来的。”
“细看了你的法子,他说,只是原理相近罢了,所谓丝帛,还有这赫蹏,其实不过是无数细絮交织而成。”
“是故,既然丝帛的细絮压扁晒干可成赫蹏,能用于书写,同样是细絮构成的树木、稻草、树皮、桑皮、竹子、麻头、敝布、鱼网之流切碎捣烂,以篾席承之,再压平晒干,也能书写!这并不是什么深奥的学问。纸张推出,早晚会有人仿出来的。”
“所以呢?”
“所以这个时候不是纸张推广的最好时机,一统六国之后推出纸张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高价售卖的同时官府在大量收购赫蹏,他们即使研究出来,价格也会是居高不下。”接下来的话嬴政不用说了,墨锦也已经懂了。
“所以那些想用白纸的人,要么高价买秦国的纸,要么高价买秦国的赫蹏,因为秦国造纸不是用的赫蹏,所以秦国只要把纸价打上去,怎么都会赚的。毕竟谁也不会想到,白纸竟然是用秦国一直当做牛马饲料的秸秆和竹简的废弃材料制成的。”
果然这才是大秦啊,走一步看十步,谁能想到,人家看到白纸先想的不是赚钱和广开民智,而是坑那么仿制者一把呢!
真是活该秦朝一统天下啊!
不过这也有点不太妙啊,在她本来的想法中,白纸挣钱,草纸普及,但是现在明显不可能了,如果提前放出来草纸的话,其他国家很快就能知道造纸的材料了。
“也就是说这几年生产的纸就只能供给咸阳宫了?”墨锦喃喃道。
“你给墨家人的书,上面的字怎么回事?”嬴政打断她的思考。
“大王怎么看到了?”墨锦奇怪,嬴政应该不是关心这种小事的人啊?
“你以为在寡人的咸阳宫能那么容易传书出去?”嬴政冷哼一声。
“是你说的不搞义务教育,我才把书拿去墨家里做试点,以后让你看看成果的啊,怎么整的像我做错了什么一样啊!”墨锦不服气的叫嚷着。
“那些字不是秦篆?”嬴政不想和一个未成年的孩子纠缠这个问题,即使知道这个孩子内里是个白余岁的老鬼,嬴政也懒得纠缠。
“那是你一统六国之后用的小篆,我不是和你说过了吗?书同文,车同轨。你该不会以为你一统六国之后还是用的大篆吧?”
“小篆?”
“对啊,本质是由大篆去繁简化而来的,字体虽然不如大篆弯曲复杂,书写难度也直接下降了一个等级。我觉得反正过几年就要改了,何必还给小孩子启蒙大篆,直接用小篆给他们启蒙岂不是更省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