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甜口爱好者 ...
-
王福重是今年的新科进士,名列二甲六名。
梁朝两年举行一次科举,与他同期的进士,都已经各自领了缺。有的去了地方,有的去了六部,留在翰林院的不过寥寥十人。
翰林院负责修编,为皇帝起草文件,记起居注,时不时还要为皇子讲经。
因为职责所限,对文采要求很高,能留在翰林院的,基本都是文采非凡之人。
和王福重同一科的状元和探花,此时也在翰林院慢慢熬资历,可是大家都没有什么怨言。
翰林虽则清苦,可是一旦一飞冲天,那就是前途不可限量。
翰林院为天子近臣,本朝立朝以来,宰相十之七八出自翰林院,年轻时不是做过侍读学士就是侍讲学士。
所以官场上就流传着一句话:清贵不过翰林。
王福重来到府衙,同僚们已经三三两两的来了,相互打了招呼,又往各自的衙门去了。
他忍不住叹了口气,人人都羡慕翰林院,翰林清贵是真的,可是穷也是真的。
翰林院差事清苦,多数时候,不是在草拟各种文件就是在修史书。
可是俸禄,却在各种官职中垫底,说句清水衙门也不为过,根本没什么捞油水的地方。
所以翰林们常常自我调侃:这一个‘清’字,只怕说的不是清高,而是清苦。
那点薪资,根本不够花用,所以翰林们打扮基本都非常朴素。
有在翰林院一呆十几年的,那朝服没几个补丁,都不敢说自己在翰林院做事。
新科进士更是别提,新人来了,总要结交一番,好为自己攒点人脉。
各种交际应酬,都比老油条们多,那点俸禄也是流水一般的往外流。
弄得自己明明考上科举,反而比之前在家过的更简朴了。
幸好,朝廷也知道翰林们清苦,冰敬、碳敬都比其他衙门丰厚一些,日子还算过得去。
像王福重这种家中薄有资产的还好,若是家境本身就贫寒的,来了京城不免就要节俭度日。
他来到耳房,有三三两两的同僚已经到了。各自或吃饭或喝茶,这是翰林们歇息的地方。
王福重也坐下来,倒上一盏茶。从怀里把热乎乎的包子拿出来,开始吃起了早饭。
他拈了一枚糖包,边和同僚打招呼,边随口咬下去。
没想到这一口,把他注意力全拉回来了。
一口咬破包子,早被蒸化的砂糖化成浆,如流沙一般流入口中。裹着柔软的面皮,甜蜜的舌头都跟着蜷起来。
王福重是扬州人,生性嗜甜。难得尝到这样清爽而不腻的糖包,顿时后悔没多买几个。
他轻轻撕开包子皮,只见那稍微凝固发黄的糖浆,填满了包子皮的空隙,呈现出蜂窝一样的小洞洞。
他又咬了一口,半凝固的糖浆有一种沙沙的质感,半黏不黏的,让他想起了小时候吃过的蜂巢蜜,也是这样黏糊糊的甜蜜。
王福重简直要泪流满面了,自从来了京城,就绝少吃到这样的甜口了。
唔,他后悔了,早知道应该多买几个的!
可惜他刚刚几口下去,包子就去了一半,现在只剩下一小半。不行,他要细细品尝!
一旁的侍读学士,看着他这小心翼翼的吃相,忍不住笑出声。
“哟,王试讲看来很饿啊!吃的这么香。”
王福重重重的点头!
“是啊,真是太好吃了!”
他暗下决心:明天,不!一会儿下班就去,把这老板店里的糖包全部买走!
另一边,几个时辰过去,邻家包子铺的包子,也卖的差不多了。
生意算是普普通,终究是第一天开业,还是很多人不愿来这小店尝试。三百只包子,卖了一早上才卖完。
这时,一个年轻男子急匆匆的跑了过来。
“店家,还有包子吗?”
林舟徊回头一看,这不是早上那个客人吗?只见早上那个年轻猎户,气喘吁吁的跑过来。
“店家,还有羊肉包子吗?给我来三个!”
“不好意思,今天肉包子没做多少,已经卖完了,只剩下素馅的了。”
猎户犯愁了,他送完货天色还早,吃着这家羊肉包子好吃。想着买几个回去给妻子尝尝,没想到却卖完了。
“那还有什么馅的?”
“还有三鲜、白糖、酸豆角、麻辣粉丝馅的。”
“那就每样给我来一个!”
猎户掏出怀里捂得热乎乎的银钱付了钱。
自从怀孕来,妻子胃口一直不好。这家包子他本是随手买的,没想到味道这样好。
正好买回去给妻子换换口味,她现在瘦的过分了。
林舟徊包给他,他接过就匆匆走了。
时间慢慢过去,来吃早饭的人也越来越少。林母让林舟徊去休息,吃个早饭,自己在外面看着。
林舟徊打开门,回到里间。林柔刚刚起来,自己洗漱完,乖乖的坐在小桌边吃早饭。
不一会儿,林母抱着钱罐子走了进来,脸上遮不住的喜色。
“刚刚又有几个人过来,都是早上买过的,吃着好又来买。剩下的那几个包子,也卖完了。”
林柔听了也很开心。
林舟徊笑了笑。
“他们这几天运气好,想买多少就买多少。过些时日,周围的人都知道我这家店,买的人多了,再回来就买不着了。”
“……”
林母有些无语,自家女儿什么都好,就是怎么说呢,有时候真的太爱说大话了。
“京城这么多店呢,能站得住脚,就很不错了,别想这些有的有的没的了。”
林母忍不住泼冷水。
林舟徊无所谓的耸了耸肩。
王府正厅,一个老态龙钟的御医从里面走了出来。等候已久的人站了起来,御医行礼。
王爷挥了挥手,免了他的礼,着急问道。
“王妃和郡主如何?”
那御医答道:“王妃无事,只是受了些惊吓。倒是小郡主年纪尚幼,倒像是被吓着了,我开了宁神的药,给小郡主喝几日,应当并无大碍。”
八王爷这才松了一口气,御医将药方交给王府的下人,就朝王爷拜别。
言说,太妃和皇上也一直记挂此事,要自己诊断完,第一时间回宫向陛下复命。
王爷让下人送走了御医。末了,他气愤的一拳锤在桌子上。
“老五,你欺人太甚!”
在一边坐着的三个男子,都低头喝茶,当做没听见。
过了一会儿,八王爷似乎终于稳定住了情绪。才开始询问今日这件事的始末。
领头的那个男子,坐直了腰,慢慢道。
原来这两天他一直在大理寺,奉命将在蜀地收集的讯息,转交给大理寺,协同大理寺整理蜀王谋反的各种案宗资料。
其中有一位办理此案的寺正大人,居然从这资料中,抽丝剥茧,找出他们联络的暗号。
原来这些反贼是通过莲花印记联络,循此找到了他们在京城的联络点。金吾卫埋伏了一晚上,当场抓获了贼人。
还搜到一封密信。大理寺破获出密语。居然密谋在王妃出门上香时,刺杀王妃和郡主,为蜀王报仇。
“我当时也在大理寺,事情紧急,便先行赶去了静宁庵,幸好在这些贼子动手前赶到。”
“我让王妃和郡主从小路离开。贼人见计划落空,妄图逃跑,被我抓住,目前已经被大理寺收押。”
八王爷越听越恼火,自从他奉旨追查蜀王谋反一事以来,他就遭了好几次刺杀,幸好有李峤在身边保护,才转危为安。
没想到,现在连他妻儿也不放过。实在是太过嚣张了。
他越想越恼火,他和老五都是藩王,此前在大家还是皇子时,这个老五就目中无人,如今已经因为谋反被下狱,气焰居然还如此嚣张。他怎么咽的下这口气!
“不行,明日我要去面见皇兄,把这些事情面陈陛下。光天化日之下,居然敢在天子脚下,行刺皇族。实在是无法无天!”
李峤低头听着,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
八王爷看着坐在对面的人,想起还有更重要的事。缓了缓情绪,让自己冷静下来。向来人抱了抱拳,开口道。
“说起来,今日多亏李将军,若不然,还不知道妻儿会怎么样。”
来人侧身避开,拱了拱手,“愧不敢当,是王妃和郡主吉人自有天相。”
这人抬起头来,露出正脸来,正是之前在静宁庵斩杀那几个歹人的黑衣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