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是战?是和? ...
-
当弘璐和光沐到金明池边的观景亭见到大公主的时候,才发现靠水边的这座观景亭里除了公主和驸马之外,许多京城中的名臣贤相也都在此处。众人脸上格外严肃,与外面的众人欢乐热闹的情境格格不入。
光沐和弘璐两人什么也不敢多说,安静走到大公主身后坐下来。
只听得大臣们正在讨论事情:
“……迭剌野心不可小觑,这次三皇子只是打退了他们而已,你们怎么知道所谓的和谈不是迭剌的缓兵之计?”
“边地百姓民不聊生,朝廷供养起来也是很困难的,能尽早安定下来,于国于民都是好事。休养生息、休养生息!”
“不可,迭剌现在君臣一心,小皇帝虽然年纪并不大,但是有熟读孔孟,了解我中原文化,他们想吞并我们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迭剌游牧民族而已,依靠互市才能勉强保持生计,打仗对他们影响也很深,就算有狼子野心,一时半会儿没法与我天朝抗衡。”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军队需要休整、百姓也要保养!赶虎入穷巷,最后与我们鱼死网破了怎么办?边地百姓如何?”
……
好么,这是误入简易朝堂了。
简单听听,这就是主和派与主战派的现场放送啊。原来这次所谓的大胜,其实不能算是真正大获全胜,只是先打服了敌人后,对方主动求和呀,刚才传令兵虽然也说了求和一事,但是众人习惯性过滤了求和,只留下“大胜”了。
两派互掐的理由甚至都差不多。
主战一派,觉得是对待外敌要斩草除根,否则后患无穷,这话也对,历史证明外族臣服需要真正信服,武力的信服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靠什么国格、人格魅力,或者是经济压制。
主和一派,则是从百姓休养生息角度考虑,大战还是对整体财政收入和国家经济有巨大的拖累,不打仗才是更好的。否则国内经济压力过大,民怨沸腾,激发国内民变就会导致内忧外患了。
这种事情就是“薛定谔的猫”,不到事情真的发生的时候,永远不知道结果如何。主战一派其实也知道粮草重要,主和一派也明白养虎为患,但是或许各有思考,甚至各有利益需求,所以当两方争论不休的时候,谁也不会轻易退让。
大驸马王博明也在一旁,基本上不怎么说话,只是单纯听地下的朝臣们讨论。这位大驸马也算是个狠人,历史上的驸马大多是个摆设,当然像太平公主那么生猛的公主历史上也算是少见。说到这位驸马,原本也是世家公子,本身就是有能力的人,跟公主也算是真爱了。
两人除了弘璐之外,之前还有两个儿子,之前一直在地方任职。弘璐曾跟自己说过,两个哥哥在地方的时候一直被父亲严格要求。由于大驸马在山东任职,靠近孔孟之乡,所以大驸马将两个哥哥直接送到了曲阜附近的学堂。
要知道现在世家子弟都是请老师到家里来上课,弘璐转述大驸马的原意,送到学堂就是不想让两个儿子在家里享受,坐享公主府带来的荣光。大公主即使想溺爱孩子,也完全说不过大驸马。
外界的热火朝天衬的作为主人的大驸马安静异常,众人也发现了主人的不动如山渐渐安静下来。
堂下一位主战派的官员开口:“公主、驸马,不知您二位如何看待此事呢?”
驸马现在在户部任职,为户部侍郎,分管钱粮,可以说是否继续打仗,与大驸马王大人的工作也是也巨大关系的。
再加上大公主又是皇家的人,每说一句话都有极高的价值,是真真的一字千金。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这对夫妻身上。
大驸马手里折扇微微挥舞,脸上看不出什么明显的喜怒。一旁的大公主仿佛没有听见什么,此刻正在点茶中,一副“生人勿进”的神情。
“驸马?”
许是觉得不能再沉默了,大驸马才算是开口,“众位,今日中秋节庆,朝中休沐,又逢着如此喜庆之事,各位还是尽享今日欢乐吧。我看那边百姓们已经准备好了弄潮了。”
众人一听就知道大驸马也在回避这件事情,一听此话众人也都算是知道了驸马一家也足够谨慎。
光沐此刻正站在大驸马背后,偏巧将众人的表情尽收眼底,就在这一瞬间,光沐看到了之前主战的几位脸上闪现了一丝不屑,就像是之前学的那种主战派对主和派们的不屑与批评,仿佛看了个现场版的讽刺诗。
而其他主和派脸上闪过的则是忧虑与失望,这倒是正常,毕竟对于主和的文官来说,原本以为负责钱粮的大驸马会支持他们,没想到大驸马也是个只注重明哲保身的。
光沐心里笑了,这帮大臣们,就算是国家遇上了喜事,也不忘了拉帮结派。一旦不合自己心意了,就给别人甩脸子。虽然光沐不认识这些人都是谁,但是看他们一个个的谈吐也能知道必是所谓的饱学之士。
光沐只能看到大公主打好一杯茶交给自己的丈夫,大驸马低头品茶,似乎是没有看见众人对他的不满。光沐只能看见大驸马的背影,能感觉出一种淡然与看透一切的神情。他放下茶碗后,才慢悠悠开口。
“各位,刚才你们说的,我也都听到了,各位都是为国为民的,若是有什么想法,不如都给圣上上疏,相信圣上一定自有判断。”
“是啊是啊。”
“圣上英明,必定已有决断。我等又何须置喙呢?”
几个没多发表意见的墙头草开始说话了。
行了,主战派、主和派和和稀泥派倒是都粉墨登场了。
光沐突然想到了,不管是战是和,粮草问题是中国社会中永远的问题;现在是八月,虽然距离冬季还是有几月时间,但是过冬的棉纱布匹什么的,估计也要储备一些,到时候必定还能再挣一部分钱。
不对,光沐突然想到了,假如战争继续下去,自己囤积棉纱再卖掉这不就是发国难财了?想到这个,光沐不由地想狠狠抽自己一把,没想到自己穿越过来两年,心态上已经成为资本家了。
“璐儿参见父亲母亲。”弘璐适时打断,小姑娘的甜美声音清脆靓丽,打断了这帮官场老油条的勾心斗角。
“璐儿,你把你沐姐姐带来了。”大公主看到光沐也露出了笑脸,“快来点茶,母亲看看你技术下降了没?”
一旁的大驸马看向自己姑娘,眼神中满是笑意,同样也对自己女儿招手示意。
其他官员们一看公主一家到齐,也不好意思再打扰。纷纷告辞,正好池边的弄潮比赛已经开始了,众人的注意力也被吸引过去,此间小亭子里也算是就此“下朝”。
不得不佩服公主和驸马的家学,一家三口配合十分恰当。大公主身份尊贵却不好盲目开口,所以靠点茶躲避;大驸马不正面回答,看着像是个和稀泥的;弘璐早就过来了,看到父母被众人围着,所以先不开口,等觉察到父母的不耐烦了,再开口;由于弘璐和光沐一行人站在亭下,位置较低,再加上人多,只要她们不开口,别人也容易忽视突然来的人。
配合严丝合缝,相比是从小就练好的。
光沐明显可以看出来公主驸马夫妻俩人也算是松了一口气。
“驸马,这位姑娘就是璐儿经常跟咱们提的‘沐姐姐’,上次开解咱们璐儿的就是她。”
光沐懂得礼数,“楚光沐参见大公主、大驸马;上次是光沐轻狂,回去后父亲已经批评过光沐了。”
“楚姑娘很好,懂得活用圣人之言,我们璐儿没怎么跟同龄的姑娘们交流过,有你照应,我与公主还是要感谢你。”大驸马收起了刚才面对官场中人的淡然,换上了慈父心肠,观之可亲。
“今天真是喜事频频,这次中秋诗会,万人空巷,百姓和乐,又有边疆捷报,相比父皇也是很高兴的,我们明天进宫再给父皇道贺,驸马,你看如何呢?”
“……这次边疆捷报其实挺奇怪的,刚才底下两派其实说的都是有道理的。父皇面前还是要谨言慎行。”
驸马又长叹一口气,“我现在正管钱粮,父皇一定会问我的。今年暴雨……多事之秋啊……”
虽然驸马没有说什么实际的话,但是光沐还是从话语里感受到了目前财政的窘境。
毕竟战争持续一年,怎么可能会不影响到国内整体财政支出的状况呢?再加上强降水的影响,估计大驸马这位国家的“会计及出纳”也不好干。
大公主握了握自家丈夫的手,“你放心,父皇那边若有什么情况,我与你一起承受。”
这样夫妻之间的关系还真是让人羡慕啊。想想几天前两人还为自家姑娘的婚事互相争斗呢。
一旁弘璐都看不下去了,用故意压低但又让自家父母听到的声音对光沐说:“沐姐姐,我之前告诉过你,我父母之间有时候好像看不见我和哥哥们……”
“璐儿!”夫妻两口被自家姑娘提醒,满脸略带尴尬。光沐发誓看到了大驸马耳根微微泛红。
“母亲,您让我将沐姐姐带过来,是有什么事情呀,不会是让我和沐姐姐偷听你们跟大臣们说话吧。”这位琼璐县主跟自家父母相处的样子让光沐想起了那些现代社会里爱自家女儿的家庭,心生一种熟悉感。
大公主想到了自己原本的目的,“我呀,正要跟驸马说。”
说着,伸手拉起了光沐的手,轻轻拍了拍,转头对自家驸马说,“楚姑娘极好,我想认沐姑娘为义女,驸马你看怎样?”
驸马也点头认同,“我看楚姑娘很不错,不过你问过楚侯了吗?”
“我派人去叫了,楚侯会答应的。这丫头从小没娘了,她又对我们璐儿好,我这是给璐儿认个姐姐。”
光沐大吃一惊,没想到自己还有可能会有这么强的后盾,一时不知道怎么回应;弘璐则是十分高兴,“好呀,这样我跟沐姐姐就更亲了。”
弘璐拿出那张无词牌的词,“父亲,您看,刚才在那边作诗,沐姐姐写了首词,我觉得写得可好了,您给看看。”
王大驸马来了兴致,伸手接过,默读了一遍,点头认可,“沐姑娘真是让人惊讶啊,这首虽然无词牌,但能看出来里面内容深邃,又有浓浓的家国情怀。笔力倒是稍显稚嫩了,不过诗会上随手做得,很不错很不错。怪不得公主想认义女呢。”
“驸马是名家,光沐献丑了,您谬赞了。”
“没有词牌是有点可惜,毕竟不合规矩。毕竟要词多是用以歌颂之作,无词牌还是不行啊。”
光沐点头称是,也不多解释自己参照《永遇乐》,毕竟借鉴呀。
几人正看着,大公主一抬头,只见明国公老大人一家走来,起身迎接,“国公爷,您全家也来了呀,快坐快坐。”一旁大驸马也快步起身。明国公有功于朝,公主和驸马自然也是尊敬的。
“公主、驸马,”明国公方大人并没有倚老卖老,毕竟从年龄上来说,比当今圣上还小一岁而已。他带领全家规规矩矩向公主一家行礼,等到公主免礼并让座后,才在亭中坐下。
“您二位应该没见过犬子吧。”方大人指了指自家儿子,全家出动意思是除了小孩子没来之外,儿子媳妇都来了。
“方大人,我印象没错的话,您是有三个儿子对吗,怎么不见三少爷呢?”大公主自然是了解京城权贵的家室状况的。
明国公“哼”的一声,“公主可别提那个孽子了……”
一旁国公方夫人赶紧打圆场,“我们家老三啊,一年多前跟老爷大闹了一场,离家走了,前一段时间回来过,又跟老爷吵了一架,也不在家里住,据说是在外面买了间房子住。”
“儿孙自有儿孙福,”大公主明白,这位三少爷自小就跟书香之家方家格格不入,又是方夫人嫡出的幺子,比两个哥哥要更难管教。
国公夫妇两人自然也明白,所以就没多说什么。
大驸马打圆场,“老国公,您看看这首词,”随手又将光沐的词送到了另一人手上,当然,毕竟光沐不知道明国公已经看过了,只觉得有点尴尬,没想到随手一写还被“展览”了。
明国公一看,发现是刚才认可的那首,“这首我刚才看过了,虽然不合常规,很有创意啊,更何况情深意切,字字泣血。还听说是康成侯楚家的丫头写的,刚才从韧竹亭那边过,没见到姑娘本身。”
大公主倒是很高兴,“这不巧了吗?楚家大姑娘就是这位呀,”说着拉住光沐,将她推到人前,“国公爷,就是这姑娘,我刚认了她为义女呢。”
明国公夫妇两人仔细打量了一番,“刚才没见,反倒是这会儿见到了。”
光沐愣在当地,要是在现代,光沐应该还算是个能社交的;但是穿越过来两年,在家宅久了,乍一见这种真·权贵,反倒是真的有点词穷了。
一群人将光沐从头到尾夸了个遍,光沐一句话也不敢说,只得点头加“蚊子哼哼”。
估计也是看出了小姑娘脸皮薄,话头倒是很快止住了。
再加上康成侯和夫人胡氏都来了,大公主自然也开口直接向康成侯要求认义女。楚侯爷自然没有什么太多意见,刚要点头称是,只见光沐突然站起来向大公主仙女行了一个大礼。
“关于此事,还请大公主务必三思。”光沐的拒绝引得公主全家、明国公全家还有康成侯夫妻俩人都很惊奇。
“哦,难不成沐姑娘还看不上本宫了?”
“光沐不敢,光沐之所以拒绝,是因为蒲柳之质不敢高攀公主,因此还希望您能收回成命。”
“就为了这个呀,”大公主扶起光沐,“上次在你家我就说了,你照顾我们家璐儿、开导璐儿,我这也是感谢你呀。”
“沐儿与琼璐县主是朋友之交,朋友之间是真情,不是利益交换。”
大公主仔细看了眼前这个姑娘,是越看越满意,总想着要赏一些东西给这个姑娘,但是姑娘的拒绝也是真的。大公主不动声色撇了一眼康成侯夫妻俩,突然意识到这姑娘刚才一直落落大方,就是这夫妻俩来的时候突然开始躲躲闪闪。
想到了之前自家女儿说过“沐姐姐在家里不太好过”等等,也没再多说。
拍拍光沐的手,“既然你坚持,我也就不强求了,即便不算是我的义女,也是我们璐儿最好的朋友,欢迎你随时来驸马府里做客。”
此话一出,旁边的几人想法也不一样。胡氏应该算是松了一口气,毕竟要为自己的孩子扫除障碍,要是光沐有了个这么强劲的后台,可能还不好动手,现在倒是不管怎么样,还算在自己掌握的范围内。
康成侯是个只求无过不求有功的闲人,自觉地平时对不起自家姑娘,所以就随她去了。
反倒是大驸马和明国公一家眼神里藏着的是赞许。
“宠辱不惊,不求名利,小楚,教女有方呀。”,明国公赞叹,其他几人也都是点头附和。
上面的小插曲就这样过了,正好湖面上的弄潮比赛正到高潮,众人也都被吸引了。光沐趁此机会轻轻抹去了手心里的汗,之所以要拒绝,还是觉得自己实在是不想被树立成标靶,韬光隐晦是自己现在最需要做的。
毕竟现在很多时候还是处于被胡氏虎视眈眈的状况,自己要是有了这么强大的“后台”,胡氏出于顾忌或者其他什么情况,将原本有些小动作转入更隐晦的地下,这样很可能就没办法抓住把柄了;或者说有可能引来胡氏更隐晦的报复,到时候或许就没办法应对。
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有后台就行了,姑且也算是中庸、平衡之道。
“大少爷、二少爷……”一个明国公家的小厮跑过来,悄悄向方大少爷说,“三少爷在外面购置的房子里突然来了一批提刀带剑的人,咱家的小厮说看着不像好人。他们说是三少爷的朋友们……您看看要不要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