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人物简图 ...
-
第一章 人物简图
玛丽王后:
玛丽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e Antoinette)生于维也纳,是神圣罗马皇帝弗朗茨一世与皇后玛丽亚·特蕾西亚的第15个子女,路易十六的妻子,有“赤字夫人”之称。
玛丽酷爱玩乐又奢侈无度,她成为法兰西皇后之后,挥霍无度致使国库亏空。
法兰西大革命时,玛丽与路易十□□处逃亡,并在法兰西攻打奥地利时通敌卖国,事件败露后导致巴黎人民起义推翻了君主制。1793年玛丽皇后被送上断头台,判处死刑。
玛丽娅·特蕾莎(玛丽的母亲) :
玛利亚·特蕾西亚,是奥地利大公和国母,匈牙利国王和波希米亚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六世之女,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一世的妻子。
出生在奥地利的霍夫堡皇宫,凭借尊贵的血统得到了奥地利、匈牙利、波希米亚三顶王冠,并使她的丈夫和儿子获得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冠,使古老的哈布斯堡王朝重现并焕发了活力,奠定了奥地利大公国成为现代国家奥地利帝国的基础。
她在战争与和平时期都得到了褒贬不一的评价。
约瑟夫二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玛利亚·特雷西亚的长子,玛丽的长兄,与玛丽亚·特雷西亚女皇一同执政。)
玛丽亚·婀玛丽亚大公爵小姐(玛丽的姐姐,嫁到帕尔玛,因生活放荡被欧洲瞠目结舌,两个月就使帕尔玛破产。)
玛丽亚·克洛琳娜(玛丽的姐姐嫁给了那不勒斯国王,成为那不勒斯和西西里的王后)
玛丽亚·克里斯蒂娜(玛丽的姐姐,玛丽亚·特蕾西亚最爱的女儿,特蕾西亚所有女儿都被她嫁到欧洲各个贵族,只有克里斯蒂娜是例外,她是自由恋爱,交给阿尔伯特王子,由于王子不是长子,没有土地,特蕾西亚还把特申封给她们。
斐迪南大公爵(玛丽亚·特雷西亚的幼子,玛丽的哥哥萨拉热窝刺杀事件的主人公,标志着一战点燃的导火索。
路易·奥古斯特(路易十六,玛丽的丈夫) :
路易十六(Louis ⅩⅥ)路易十五之孙,王太子路易·斐迪南之子,波旁王朝国王(1774年~1792年在位)。擅长拉丁语和英语,对历史地理知识颇有兴趣,才艺俱佳。
1774年即位。大权受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左右,不过玛丽也不懂政治,比起政治,她更喜欢奢侈华丽的享受,比如化妆、买衣服、买首饰、开舞会、装修别墅、布置花园。使法兰西专制制度陷入严重危机,宫廷大臣互相争权,社会矛盾尖锐,国库空虚,债台高筑。
对比起法兰西政治经济状态,经受不起如此奢华。她曾先后任用杜尔哥、内克等为财政总监,实行财政改革,均遭失败。因此玛丽·安托瓦内特被称为“赤字夫人”。
路易十五(路易十六的爷爷):
起初他普遍地为人称作受人喜爱的路易十五 ,当1744年在梅斯他重病时,整个国家为他的康复祈祷。但是,他软弱和无效的统治导致了王朝的衰弱和法国大革命的趋向高潮。
普遍认为君主制是被路易私人生活的丑闻动摇的,并且在他的生命的最后,他成为了最可恨的路易十五。在1757年1月5日,刺客 Robert Damiens 混入凡尔赛用小刀刺中他的一侧。
1743年,法国参加了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在路易的统治期间得到了科西嘉岛和洛林,但是在和英国的七年战争后失去了巨大的法国殖民地。巴黎条约(1763年)结束了七年的战争,这个条约是法国君主制时期的最屈辱的事件之一。
法国放弃了印度、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西岸。虽然法国仍然拥有密西西比河西面的新奥尔良和瓜德罗普岛,但是这次失败标志着法国失去了新大陆。
法国的对外策略黯然失败,它的声望也显著下落了。
蓬巴杜夫人(路易十五的情妇):
蓬帕杜夫人(法语:Madame de Pompadour),),又译蓬巴杜夫人,全名让娜-安托瓦妮特·普瓦松,蓬帕杜女侯爵(Jeanne-Antoinette Poisson, Marquise de Pompadour),法国皇帝路易十五的著名情妇、社交名媛(courtesan)。
她是一个引起争议的历史人物,她曾经是一位拥有铁腕的女强人,凭借自己的才色,蓬帕杜夫人影响到路易十五的统治和法国的艺术。
让娜特在这些沙龙内偶遇了许多启蒙运动的主要人物,包括伏尔泰、夏尔·皮诺·杜克洛、孟德斯鸠、克洛德·阿德里安·爱尔维修和伯纳德·勒·博弈尔·德·丰特奈尔。
此外,让娜还在埃提奥勒创办了自己的沙龙。许多文化精英参加了她的沙龙,其中包括克洛德·普罗斯珀·若尤·德·克雷比永、孟德斯鸠、弗朗索瓦-若阿基姆·德·皮耶尔·德·贝尼斯和伏尔泰。
让娜这些圈子里学会了炉火纯青的谈吐艺术并且提高了她后来在凡尔赛中为人所知的敏捷的才思。
与其弟共同规划路易十五广场(现协和广场)等许多宫廷建筑。她对各类工匠以及百科全书派的大多数作家均予庇护,提拔舒瓦瑟尔公爵为大臣,与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结盟,反对德意志的新教诸侯。七年战争失败后,染上肺结核死去。
杜巴丽夫人(路易十五重要的情妇):
杜巴丽夫人(Madame du Barry;)又译杜巴利夫人,为杜巴利伯爵夫人(Comtesse du Barry),本名玛丽-让娜·贝屈·德·康蒂尼(Marie-Jeanne Bécu de Cantigny)是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最后一位首席情妇,也是恐怖统治时其中最知名的受害者之一。
杜巴丽夫人是私生女,父母属于下层阶级。早年曾在修道院中受教育,在让·杜巴利的带领下进入上流社会。她在1768年引起路易十五世的注意,1769年进入路易十五世的宫廷,很快成为贵族圈子的成员。
这个贵族圈子使有权势的外交大臣舒瓦瑟尔公爵倒台。
她还支持大法官莫普的司法改革。
杜巴丽夫人的沙龙是当时法国的政治交谈会,杜巴丽通过对各个政治家的交谈中得到有用的信息,再说给路易十五,路易十五则大为惊奇杜巴丽的政治思维。
各国的公使,国王,公侯都会送她礼物。甚至可以支配国王的国库。洛可可艺术的推崇光大者。
路易十六世即位后,她被放逐到修道院。1793年巴黎革命法庭宣判她为□□,把她送上断头台。
婀德莱德夫人 维克托阿夫人 莎菲夫人:
(路易十五的三个女儿,并成为法兰西命运三女神,她们终身未嫁,是路易十六的姑姑们,爱搞阴谋算计,冷言冷语,满腔怨毒,极其记恨杜巴利夫人,并认为其低贱。是玛丽王后与杜巴利夫人关系恶劣的推手。
弗朗茨—罗森贝尔公爵:
出身显贵的外交官,与奥地利皇室关系密切,为玛丽亚·特雷西亚的亲信。
路易斯--萨娃:
出身显贵世家,嫁给波旁家族的一位亲王,成为朗巴勒亲王夫人,法兰西家族的重要成员,玛丽的闺蜜,始终忠心于玛丽,1792年因于玛丽牵扯被杀。
玛尔蒂娜伯爵夫人:
玛丽的亲宠,却是个阴险狡诈之人,故意串通钻石商敲诈玛丽,也是玛丽债台高筑的推动者。
伊丽莎白夫人:
路易十六的妹妹,恐怖时期与玛丽和路易十六在一起避难,性格温顺,富有同情心,美丽大方的皇室公主,一起和玛丽死于断头机下。
阿尔芒路易德(法兰西将军)
弗里德利希二世(普鲁士国王)
让-德里克(路易十六的主要谋士)
科萨维埃-普罗旺斯公爵(路易十六的弟弟,日后法兰西王国的国王,路易十八。)
查理-阿尔托伯爵(路易十六的幼弟,波旁王朝的末代皇帝,查理十世)
叶卡特林娜二世 (俄国女沙皇)
也叫叶卡特林娜大帝,俄国女沙皇,开明专制主义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