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老人的手艺 ...

  •   小曦听着不远处有施工的声音,她拍拍身上的泥土站起来,朝着声音处看了过去,然后用手指着那边说道:“我觉得,那里可能就是给我们学习的地方。”

      小冰花也顺着小曦的手看了过去,其他的小伙伴们也都聚拢了过来,小冰花想起小曦之前说的话,忍不住问道:“学习,真的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吗?”

      小曦坚定的点点头。

      至少,通过学习和背诗,爷爷已经好起来了。他们的小院子里也多了许多种植,基地里面也有了一个种植园。只要她学的够快,学的东西足够多,那么净化的土壤就足够多。生活就会变得一天比一天更好。

      “那,如果我用心学习的话,我奶奶的病会好起来吗?”其实小冰花自己也知道,这是很难的。基地里面,犯了病的人从没有好起来的。

      小曦不确定的说道:“应该可以吧?”

      跟小朋友们分开以后,小曦就垂着脑袋回家了。

      齐慧正在监测植物的一些数据,见小曦回来了,且这会儿心情看起来不太好的样子,便上前关心道:“你怎么了?不是出去找朋友玩耍了吗?”

      “小冰花的奶奶也要不行了,跟爷爷那个时候一样。我在想,能不能把我们种的草,也分给小冰花的奶奶。”

      齐慧沉默下来。

      基地里种出植物了,这是一件大事,本就不能这么快对外公开。除非培育园里面的植物培育的好,做出来的冻干粉能满足基地大部分人的需求,不然就会引起混乱。

      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整个基地从上至下所有人吃的都是海藻粉,每个人都要面临五六十岁的年纪,出现各种综合征,那所有人面对这种绝望的结局,其实都是能接受的。他们将这一切归咎于老天爷不想他们活。

      人人都过的不好,所有没有什么好挣的。

      而一旦基地种出了植物且这些植物还对海藻综合征有效果,那人们的想法可就完全不一样了。为了正好的生活,他们会去争斗,尤其是别人有而自己无的时候,他们会将种种不满的情绪放到最大。

      不管文明进程到了何种地步,不患寡而患不均这种现实,总是会出现。

      这种事情,若是没有提前做好准备,基地可能会发生大规模械斗。

      齐慧只摇头说道:“这件事事关重大,还是要等首长他们最终的决议。”

      小曦想了想,说道:“小冰花说,她的奶奶会很多手艺的。像是刺绣、画画等等,我想如果我想要学习画画刺绣的话,是不是就能请她来我们附近居住了?”

      基地里面,身体到了极限的人并不少,小曦也知道自己不可能每个人都兼顾到。可是谁让她跟小冰花是好朋友呢。

      刘舒同站在不远处听到了他们的对话,心里也在想着小曦这段时间的学习任务。诗词历史还有陶瓷,都是小曦需要学习的东西。其他的一些自然科学也是小曦可以学习的对象,如此汇聚而成的答案,呼之欲出。

      刘舒同只想到了两个字——文明!

      如果小曦身上那个系统确实是在收集文明的话,那么小冰花的奶奶会的那些东西,确实很珍贵也很有用。

      他们中华文明发展传承至今,源远流长。在传承的过程中,也有许多瑰宝遗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而在大灾变前的几百年前,科技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时刻,而与此同时,一些文明的瑰宝也彻底失去了传人。

      刺绣、剪纸、髹漆、木雕、玉雕、琉璃等等,这些珍贵的手艺,在如今若还能找到会的人,也是极其不易的。

      若是这番灾难人类能够度过,他们终究还是要重拾文明。到了那个时候,这许多手艺文化的丢失,岂不是他们文明史上的空白?

      刘舒同找到阿妙,对她说道:“你将这件事对上面做个汇报吧,刺绣、画画,我记得她好像还会竹编,她的手艺很难得。”

      若非是现在这光景,那样的老人,手里握着的那些手艺,即便是有心要传授,都还要认真仔细的挑选继承人呢,怎么可能随便来一个人说要学,人家就教的。

      有关于小曦的事情,上面从来都是高度重视的。

      陆中杰在得到首长点头之后,立刻就将事情安排下去。

      当天就有人过去接小冰花和她的奶奶前往中央区安顿,给出的理由是记录文明遗珠。居住在周围的人,都知道老人的手艺,对此虽有些诧异,却也没有过度深究。

      有人悲观的想,或许就是因为知道人类就要走向最终的坟场,所以想将那些曾出现过的珍贵的明珠记录下来。若干年以后,如果有新的文明出现,他们或许能考古出他们这一代文明,曾经也这样的辉煌绚烂吧?

      既然注定要走向灭亡,那只能留下一点痕迹。哪怕后来的文明跟人类已无关,但我们还是想倔强的想要留下一点,我们曾存在过的证明。

      这样的猜测,倒也没有让他们绝望。

      大概是因为,早就有所准备了吧。

      小冰花在搬家的时候,还以为是奶奶彻底不能好了,她被新的人家领养,起初还死活都不愿意搬。最后,还是在奶奶的劝说下,才离开的。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一下唐宋时期的陶瓷发展。这个时期,我国的陶瓷技艺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从唐朝的‘南青北白’到宋朝时期的百花齐放,可以说到了唐朝时,我国的陶瓷业发展,才真正从陶器过渡到瓷器时代。”

      “上一节课,我说唐以前的工匠们主要是有‘瓷塑’的技艺,来丰富瓷器的外形之美。这是一种对瓷泥进行捏制雕刻做成胎坯再上釉烧制的方法。而到了唐朝,匠人们对于美的追求更加精致细腻,于是有了‘贴塑、雕刻、彩绘’等技艺。在颜色上,也不再拘束于青瓷和白瓷,而是有了黑釉、黄釉和茶叶末釉。”

      “到了宋朝,瓷器文化更是发展到了巅峰。文人墨客当中,又盛行茶文化。茶与瓷相配,更是碰撞出了极为精彩的盛世。不同于唐三彩对颜色鲜艳的追求,宋朝时期更偏爱纯净、清丽婉约的色彩。于是有了著名的雨过天青色、香灰黄等等。而瓷器的用途,也在宋朝时期被拓展的淋漓尽致。诸多富有文人意趣的瓷器也在这一时期出现,像是‘梅瓶’、‘玉壶春瓶’等等。”

      “在唐朝时期,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官窑和民窑的区分。但发展到宋朝,则开始出现了阶层审美的分化。官窑和民窑泾渭分明,官窑专供宫廷,而民窑当中产出的最好的那一批瓷器则会被上供到皇宫里。剩下的则销往全国乃至海外。”

      “下面,我主要讲一下宋代陶瓷的颜色细分……然后就是用具的细分……这边随意停一下就行了。我们研究瓷器的,都认为瓷器一生还是很励志的。出生尘土泥浆,从烈火中出来,玉质金声,可入祠庙可入庖厨,下节课我们主要讲一下明清时期的陶瓷发展,到后面工业时期的陶瓷业大发展,后期化工发展迅猛,对陶瓷各种颜色的影响等等。这里的资料,你空闲的时候可以多看看。”

      “等过两天,这边的瓷窑建好了,我带你过去亲手烧一批出来,你自己感受一番,就更能体会其中的不同之处了。”

      唐宋元明清,何向琼在讲解瓷器的时候,一些陶瓷、茶文化和这个时期著名文人之间的一些趣事也会讲出来,她看的出来,小曦对这些还是很感兴趣的。

      “好了,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了。知道你惦记着种下去的小麦和玉米,现在去看看吧。”

      小曦对着何向琼一笑,然后起身溜了出去。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5章 老人的手艺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