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环英再战 ...

  •   贾环和赵姨娘安安静静过了两天,转眼就到了和冯紫英约定的考较日。贾环自然不会去理会冯紫英,他今日打算去看看舅舅赵国基的铺子,毕竟这才是他这一个多月以来全心全意谋划的事情。
      这日一早,贾环刚出二门,就看见赵国基并两个小子站在风口里等他。贾环走近,见大的那个十三四岁的年纪,正是自己的奶兄弟钱槐,而小的那个看着脸熟,却一时半会儿想不起来是谁。其实,那人正是贾环重生后第一天跟着他上学的小厮孙福。
      “你是谁?我像是见过你,却想不起来了。”贾环看着他,温声细语问道。
      “爷,小的是孙福,曾陪您上过学的。”孙福一脸谄媚。
      “哦……今天你怎么来了?”
      “回爷的话,太太让周大娘给周大爷报备了,说赵国基是您的长随,钱槐是账上钱妈妈的儿子,本来就是要派来伺候爷的。照例还缺一个小厮,我便托了周大爷,来您跟前当值。”
      孙福几句话就讲清楚了事情经过,原来是王夫人让周瑞把自己一个长随两个小厮的例份给配满了,孙福趁此机会请命来了自己跟前。
      贾环记得,上一世自己得用的小厮是他的奶兄弟钱槐,此人是赵姨娘的内侄,且其母钱妈妈还给自己当过奶妈,故而有些亲近。至于这个孙福,是个善钻营的,见自己拜了师,怕又是在宝玉那里出不了头,所以转而跳到自己这头来烧冷灶。
      “钱妈妈近来可好?”贾环并未回孙福的话,转头和钱槐讲起话来。
      “我娘现在账上,还天天念叨哥儿呢。”钱槐答道。
      “改日一定登门去看看妈妈。”
      说罢,便领着三人朝马棚去。贾环坐上马车,也不坐进去,只和赵国基并排坐在车前,钱槐和孙福跟在身旁。钱槐见贾环身上穿得少,便提醒道:
      “哥儿还是坐到车里去吧。如今已入冬了,学里又冷,我娘说哥儿从小就体弱,怕吹了风受了寒气便不好了。”
      “钱大哥还不知道吧,三爷是最不怕冻的。”孙福向钱槐解释道:“那日我随爷去请安,大清早两条腿冻得发抖,可爷穿得比我还少,却跟个没事儿人一样。”
      贾环笑着向两人解释:“清晨我练了一个时辰的拳法,此时身上血流得快,正需要吹吹风压一压,否则到了学里就不能静下心来读书了。”
      钱槐还是担心道:“话虽如此,可终究抵不过这刀子一样的寒气。等会儿三爷静下来了,手脚就要发凉了。”
      贾环笑道:“钱哥哥说得有理,环儿这便坐进车子里。”
      说完,贾环就掀起车帘,坐到了马车里。

      到了学堂,依旧只看见贾兰一个窝在角落里晨读。贾环今日想去看看赵国基的铺子,以及他让赵国基买来的人手,便让赵国基中午吃完饭来接自己。钱槐寻了自己日常的座位坐下,原来钱妈妈拖了关系也叫自己的儿子来了这学里读书。
      孙福有些不知所措了,贾环笑这对他说:“你自去寻兰哥儿的长随,他会照顾好你的。”说罢,贾环坐下,开始安安心心读书。
      等了多时,学堂里的学童都渐渐到齐了。
      今日呆霸王薛蟠也来了学里。薛蟠早听宝玉提起过,荣府的三爷贾环生得冰清水洁,是个不可多得的人物,且一身武艺出神入化;昨夜还听人说他将一只毛笔如箭一样射出,竟然把一块砚台射地粉碎,心中早已对贾环好奇不已,今日便出人意料地出现在了这学堂之中。
      “环儿,我是你薛家哥哥。”薛蟠来到贾环座前,恭恭敬敬地弯腰行礼。
      贾环早就认出了薛蟠,自己上辈子当纨绔的时候,可是经常和他一块儿寻欢作乐,对此人的脾气秉性可谓一清二楚。不过贾环还是装作第一次见面,赶紧起身相迎,也躬身行礼道:
      “环见过薛兄。先时闻薛兄入京,下榻弊府。环因偶感风寒,不曾拜会,失礼之处还请薛兄海涵。”
      薛蟠见贾环生得确实不差,一双凤眼尤其勾人,但因年纪小,眉眼还没长开,故而和宝玉比起来还差几分意思;又听他这对话风格老气横秋,立刻头就大了,见对方无丝毫失礼之处,自知遇上了个正经人,不由得灰心丧气。说了几句场面话,也就自行回了座位。
      贾兰的眼睛时时在瞟,坐在一旁却不言不语,两只手捧着书装出一副颇为认真的样子。贾环见他这个样子,扑哧一声就笑了,接着贾兰也绷不住了,跟着就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贾兰低头压下声音问道:“三叔,你还能好好说话吗?”
      贾环也压低声音回答:“无非是吓一吓他,谁知他这么不禁吓。”
      今日久久不见贾代儒来,连贾瑞也没有出现。
      贾环回忆起,上一世的贾瑞好像就是在今年冬天病了几回,在秦可卿葬礼过后,贾瑞的病就更严重了,不到两个月人就没了。后来听闻他和凤姐的风言风语,以及他的死状,闲话还没传几天,便被压了下去。
      果不其然,不一会儿便有小厮跑来学堂,说瑞大爷病了,太爷这两天来不了了,让学里散了,廿十那日再来将功课交了。又因过几日便是元旦了,学童们便只需正月十五以后再来。
      一时学里欢声雷动,学童们互相打闹的,说笑的,纷纷开心的收拾东西往回跑。宝玉和秦钟二人此时才姗姗来迟,听到这个消息,都显得极为不舍。
      宝玉安慰秦钟道:“这有什么,我去求了老太太,让你在府里多住几天就是了。”
      秦钟却有些不自在道:“我这算什么?没得白白在赖在你家的道理。”
      宝玉惯是能够做小伏低的,连忙安慰说:“怎么叫赖,留你都留不下呢。”
      贾环故意躲着贾宝玉,而宝玉因有秦钟在侧,也不好去会贾环。其实宝玉昨夜收到贾环的回诗之后,心里很不自在,又被黛玉讥笑了几句,更觉没趣。这里的故事容后再表。

      先说此时贾环因为约了赵国基中午来接,所以便留在学里读书。贾兰看贾环在此读书,也留了下来,不一会儿,学里便只剩下贾环和贾兰两个人了。
      贾环有些好奇:“兰哥儿不走吗?”
      “三叔……”贾兰犹犹豫豫道,“你教我武功吧!”
      贾环吃了一惊,还没有想好怎么拒绝他,却突然听到冯紫英爽朗的笑声传来:“哈哈哈哈,小环儿,你如今也要收徒弟了?”
      贾环抬头,见冯紫英一身懒散躺在院墙上,顿时大怒,一个箭步飞身而起,便挥出一拳便向冯紫英的左脸颊砸去。
      “打人不打脸啊……”
      冯紫英迅速出拳接住,贾环又突然一脚,向冯紫英的右脸颊踢去。冯紫英右手才出拳,此时哪里还有手去接,只得后仰,挣脱了贾环的拳脚之后,狼狈地落在院中。
      “呵!小环儿的拳脚真是犀利,招招致命,不留余地。看来是没把为师放在眼里。”
      贾环眯起凤眼,用睥睨的眼神看着他。贾兰此时在门后躲着,被两个人过招时潇洒的动作看呆人,心里艳羡不已。昨日他见贾环潇洒地掷出一只笔,向箭一样射穿了砚台,便已起了习武之心,现在见了真人过招,心中的念头更强了。
      “你到底是皇帝的人,还是忠顺王爷的人?”贾环死死盯住冯紫英,不放过他任何面部表情。
      果不其然,冯紫英的脸上闪过一丝惊讶的神态,转瞬便被云淡风轻地压了下去。
      “哈哈哈哈,真没想到,环儿居然是如此犀利之人,小小年纪就想着这庙堂之事,当真是冰雪聪明,世所罕见啊。”
      贾环现在基本确认了,冯紫英确实属于皇帝或者忠顺王爷,而不是其他势力。
      贾环自然知道,储位争夺的最终胜利者是皇四子忠顺亲王武慎,而不是贾家和北静王一脉所支持的皇八子。不过贾环并不打算拯救贾府这一艘残破不堪的巨轮。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如今的贾家上下德不配位,遭遇灾祸也是迟早的事。他只要顾好自己在乎的人就行了。
      冯紫英见贾环不答,便自顾继续说道:“小环儿,每次见到你,都能给我带来惊喜。你放心,为师既然已经收下了你这个弟子,日后风风雨雨,自然是要护你周全。”
      “不要脸!”
      贾环再次被激怒,用脚勾起身边的一把椅子就朝冯紫英踢去。冯紫英如今已经做好了准备,一拳便将椅子打得粉碎,但贾环的连环脚已经像雨点一样踢了过来。
      贾环虽然身法诡异灵活,但是毕竟年纪小、骨头软,且内力积累不足,因此踢在冯紫英身上也并没有什么损伤。倒是冯紫英的拳头挥过来,贾环每次接住,都在在胳膊上、身上留下青一块、紫一块的瘀伤……
      两人交战几十个回合,贾环已经精疲力竭,喘着粗气,用手扶着身边的桌椅,才能将将站好。
      冯紫英却是状态正好,他此时非常高兴,像这种难缠的对手,招式如此多变,可是从来没有遇见的。
      贾环此时的判断力有所下降,冯紫英卖了一个破绽,贾环便奋力起身,结果被冯紫英一把擒住要害,动弹不得。
      “你放手!”
      冯紫英一脸坏笑,从袖子里掏出一枚丹药,对贾环说:“你把它服下,我便放手。”
      贾环自然不从。冯紫英便继续说道:“这枚丹药有剧毒,见血封喉。你既然败在了我的手上,自然要任我摆布。”
      贾环一脸怒意看着他,此时贾兰却突然从屋子里冲出来,来到院中,手中抱着一块砚台,就要跑来砸冯紫英。
      “坏人!坏人!”
      贾环心忧贾兰为此贼所伤,便呵斥贾兰道:“兰哥儿赶紧住手!”冯紫英一蹬腿,提着贾环飞到院墙上。贾兰自然那他无可奈何。
      冯紫英轻轻点了贾环的穴道,贾环便乖顺地张开了嘴,冯紫英立刻将那丹药弹入贾环口中,转瞬便被他咽了下去。
      “你给我吃了什么?”
      “放心,不是毒药。是固本养元的补药。哈哈哈哈……”
      说完,冯紫英一把扔下贾环,掉头飞走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