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她的家 ...

  •   千禧年冬月里,一个平凡而又普通的早上七点,她出生了。
      她叫阿妩。出生的时候母亲生她生的很辛苦,生了她以后母亲大出血,万幸,母女平安。她是家里第二个孩子,还有一个姐姐大他五岁。家里穷,她就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家庭里出生了,开始了她普通但是不平凡的坎坷人生。
      谈起阿妩的一生,还是先从阿妩的家人说起吧。
      阿妩的父亲和母亲很早就在一起了,母亲十八岁的时候就跟阿妩的父亲在一起了,父亲比母亲大两岁,父亲家里很穷,很早以前家里是做香卖的,据母亲说,结婚的时候没有大办酒席,就是请了双方的家人一起吃了一顿饭,甚至也没有彩礼,两个人就这样领了证,结了婚。
      阿妩的母亲也是一个命苦的人。母亲的家就在距离父亲家一公里的村子里,很近,走路15分钟左右。母亲家里有兄弟姐妹五个,母亲是最小的一个。老大是男的,也就是阿妩的舅舅,还有三个都是母亲的姐姐。母亲的母亲,也就是阿妩的外婆,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母亲说,她刚出生的时候差点就被外婆丢下了,因为她是一个女孩,那个年代女孩是没有用的,农历三月,母亲出生以后,外婆看是女孩不想要,于是就把母亲丢在地上放任不管,正好是邻居奶奶经过听到母亲的哭声才把母亲抱起,去找外公,这才留下母亲。说来也离谱,但在那样的年代里,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母亲虽然不幸但也是幸运的。
      阿妩的父亲,在家里面排行老六,男丁里排老大,父亲还有五个姐姐,一个弟弟。父亲的大姐姐嫁给了大姑婆的儿子,大姑婆也就是爷爷的姐姐,算是近亲结婚吧,那个年代没上过学,不知道近亲结婚的坏处。大姑姑生了三个孩子,两个姐姐,一个哥哥,其中一个姐姐也是因为近亲结婚的原因,脸上有一块明显的胎记,但是现在慢慢的胎记变浅了。现在两个姐姐也都结婚了,有了自己的小孩,哥哥现在还单着大姑姑总是为此发愁。那个年代因为家里特别穷,母亲说父亲的二姐,很早就远嫁了,嫁到了邵阳,与其说是远嫁,就是就是那个年代家里负担不起,被卖掉了。但是好在父亲的二姐,也就是阿妩的二姑,现在日子过得很不错,二姑夫对她也还算好,二姑有了一双儿女也都成家了,还在长沙买了房子,这些年里也会经常回到老家来看奶奶。父亲的三姐,阿妩的三姑姑,三姑姑在很小的时候外出务农,外面的电线掉在水里没有大人提醒,三姑姑蹚过触电的水,触电去世了。奶奶从此失去了了一个女儿。父亲的四姐姐,阿妩的四姑姑,嫁在母亲的那个村里,距离家里很近,生了一双儿女,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是四姑姑经常回家看奶奶。父亲的五姐姐,阿妩的小姑姑,也是生了一双儿女,哥哥姐姐的成绩在镇子上也是名列前茅的,但是在阿妩1十岁的那一年,小姑姑因为意外去世了,奶奶又再一次白发人送黑发人。家里人怕奶奶伤心,都没有告诉奶奶,直到事情过去很久的一个晚上,一家子在一个寂静的夜里,还是把小姑姑去世的消息告诉了奶奶,那个时候的阿妩才10岁,她不敢去看他们大人把这么残酷的事情告诉一个白发老人,她想,奶奶心里一定是很痛心的,那是她生下来的一块肉啊,说没有就没有了。那个时候的阿妩对于生死理解的不是很透彻,她只知道疼她的小姑姑再也不会来家里了,表哥也因为小姑姑的去世辍学了,专心供表姐上学,担起了养家的重担,小姑父就留在在家里照看表姐,表姐比阿妩大三岁,自小姑姑去世以后,那几年表姐不爱跟家里人说话,唯独愿意跟阿妩说话,阿妩明白表姐没有母亲了,只要是每次表姐来,阿妩都会把最好的留给表姐。这些年过去,表姐考上了一本,性格也慢慢变得开朗。父亲的弟弟,阿妩的二叔,常年在外,在阿妩的印象里,小时候是没有二叔的,直到长大以后二叔回家才渐渐对自己的二叔有印象,这么些年,二叔也依然单着。
      如果你问我怎样才算是普通,网上有一个很火的回答:父母开明,没有家暴;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没有遭遇校园霸凌;也没有遇到过天灾、人祸、车祸;没有被诈骗团伙骗走财产;没有遭遇性侵;没有穷到过租房困难;更不会患重病......可是越罗列越是发现,明明普通的再也不能普通的生活却只是仅仅极少数人的一生。
      阿妩亦是如此,可以说普通,但又不那么普通,因为每个人在自己的世界里都是不普通的。
      二岁的阿妩已经可以咿咿呀呀的学说话了,她很聪明,两岁的她一双葡萄大眼,肉嘟嘟的脸上挂着一个浅浅的酒窝,笑起来非常的讨喜。也正是在这一年,阿妩的二奶奶(农村爷爷的弟弟叫二爷爷,二爷爷的妻子叫二奶奶)服了百草枯去世了。母亲说那一年村里人都很害怕,因为在我们农村这种服药自杀的,上吊自杀的都不吉利,死的不好算不上喜丧所以气氛极为压抑。连母亲那样什么都不害怕的性格都感到气氛渗人。在农村里谁家有喜事丧事邻里都是要去帮忙的,为的就是礼尚往来,谁家都会有喜事丧事,等将来互相帮忙。母亲也不例外,一边带着阿妩,一边在厨房帮忙。那个时候的阿妩还没有记忆,这是母亲后俩告诉阿妩的。后来阿妩问母亲为什么二奶奶要自杀,母亲说她也不知道,也许是病的太重了,觉得痛苦吧。是啊,那个年代,那样的背景那样的条件下,一旦生病就是毁了一个家庭。我想,二奶奶的走也是一种解脱吧。
      二奶奶走后没几个月,阿妩的爷爷也去世了。脑溢血,当时在家直接从楼梯上摔下来了,阿妩的父亲赶紧去找邻居借摩托车车送爷爷去镇上的医院,因为当时家里困难买不起车,在当时有一辆摩托车也已经是很富有的表现了。爷爷在镇上医院治了几天,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医院让接回家里,那个时候已经抢救不回来了,回家的第二天,爷爷去世了,那是一个很冷的冬天。当时的阿妩才两岁,所以在她的记忆里没有二奶奶的痕迹,也没有爷爷。爷爷的墓建在一座很陡峭的山上,因为农村那个年代都是土葬,人死后要入土。后来长大以后的阿妩,每一年都会跟着父亲母亲去给爷爷扫墓,爷爷的风水穴很陡峭,清明踏青人走上去都很吃力,更别说当时那个年代人工把棺椁抬上去了。母亲告诉阿妩,爷爷下葬的时候是一个大冬天,当时过河的桥没有修,给爷爷去送葬的人蹚着冰冷的河水,又下雨,又爬山,别提有多艰难。所以母亲教导阿妩,当年爷爷下葬别人给的人情都是要还的,以致于每一年只要是村里有红白喜事,母亲都会请假回去帮忙,不管是在哪,母亲说那是人情是要还的,她又说,如果将来我和你父亲不在了,也是要别人来还人情,来帮你的。
      阿妩六岁的时候,村里人给二爷爷又新介绍了一个二奶奶,二奶奶人特别好,很疼阿妩。二奶奶自己也有一双儿女,因为离婚,儿女是跟着前夫的。也有过几次,二奶奶的女儿,阿妩叫姑姑,也来我们这住过几次。相处的很融洽,在阿妩那个无忧无虑的年纪,跟谁都特别开心。六岁,也是阿妩开始记事的年纪了。
      阿妩生长的村里,没有同龄人,唯一的同龄人,阿沛,一个男孩子,在城里上学,只有放假的时候阿妩才能跟阿沛一起玩,虽然日子短,但很快乐,在那个无忧无虑的年纪里,是美好的一段回忆。没有和阿沛一起玩的日子里,阿妩总是在村里,各户人家乱窜,小孩子嘛,无忧无虑的只想找人玩,不考虑是谁。七岁的时候,阿妩喜欢到村尾找从外县嫁过来的嫂子玩,嫂子特别温柔,经常会给阿妩很多好吃的,带阿妩玩,后来嫂子生了一双儿女,阿妩也开始上学前班了,交到了自己的朋友,渐渐不再去找嫂子玩了。没过几年,村尾的嫂子生了一场病,一场治不好的病,红斑狼疮。嫂子大概治了一两年吧,最后还是走了。那个时候阿妩才八岁,已经开始感叹明明之前那么好的一个人说没有就没有了,感叹物是人非岁月流逝或是如此吧,但那个时候的阿妩,不懂得这样的形容是什么意思,她只是在想,为什么这个世上的好人都走得那样的早?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