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初遇弃婴 ...
-
开篇:
在那个人人祈求成佛得道的年代。家家户户都很虔诚的读佛经,道经,甚至大洋彼岸的洋经。
人们好法术,神通,一谈到这些有的无的,每个人都笑的合不拢嘴,就如亲眼见过一般。但种种法术与神通都存于上古的书卷或当代小说当中。
人们期待着早点解脱,早脱离轮回, 但期待也仅仅是期待着。谁也没见过真正的佛祖,或白日飞升的仙人。不知这个世界的人类仅仅是犹如动物一般,出生死亡,死亡消失,还是死后真可去极乐世界。。。。
正文序:
人来人往的大街上,一个看不出年龄的青壮年走过。穿过人群,走出城门。城门外不远处是条护城河,他沿着河边边走,边想着如何解决晚餐。青壮年叫王大圣,乍一看是穷人,衣着却也整洁,看似是个有些文化之人。在这个,家家户户读经。有些文化的人只要去去教教经,即可丰衣足食,可是大圣却是个没有正经事务的闲人。
大圣沿着河流走着,听到几声嘤嘤。顺着声音寻去,发现竹篮中躺着一个小婴儿。‘这个年代,家家虔诚,很少见到弃婴了。这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大顺托起篮子瞧了瞧,发现这孩子长的还算好看,傻乎乎的。大圣觉得自己没什么亲人朋友,不如养个娃。只要自己有一口吃的,他就有一口吃的,拉扯长大,也不是什么难事。但转念又一想,这孩子看似没有断奶,自己是公的,如何能照顾得了这么小的孩子?
大圣眼睛一转,抱起婴儿往城里走去。大圣沿着街边走着,并打量着周围的人家,走入深巷,看到一户似书香门第之家。这样的家庭不是大富大贵,但会妥妥的照顾好孩子。
大圣敲了敲门,来人开门。大圣念起了佛号: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贫僧乃五台山降龙寺主持的关门亲传大弟子。路遇此婴,想收为徒儿。可是,此婴年龄尚小,期望能得此屋家主的庇护。开门的女子也显恭敬道了句稍等后,就请出了主人家。大圣见主人家夫妇样貌慈祥也更加安了心。又大致与主人家说了情况,顺便又夸上两句,‘路遇此家宅,金光大胜,想比是无比虔诚之故’。主人家听罢更是笑开了花,爽快的答应代为照顾婴儿两年。大圣又从怀里掏出叠的整齐的帕子,里边包有母亲留下的一个银镯子准备交给家主。仔细看了看镯子,有些不舍,咬了咬牙,两滴泪在眼眶將出未出,一系列形容做的恰到好处。主人家看在眼里连忙推辞道‘大师,本是做善事, 这怎好要大师破费’。连连推辞后,还邀大圣入宅吃斋。大圣道以忙于普法之由就告辞了。
大圣转身离开后,那家主人转入屋中查看着天生掉下来的福婴。他们认为,这是上天给的福分让他们有机会积累功德。待两三年后,那位师傅带走这孩子之时,还可帮忙引荐一下寺里的主持。以后,也有缘把自家孩子送去修行。。
天色渐晚,大圣又来到护城河边,微风拂过望着夕阳,心里满满的。‘这就是有了牵挂之人的感觉吧’。想了想又叹了口气,今日的晚饭又泡汤了。大圣寻了寻,找到一块空地,甩了甩手,甩了甩腿散盘坐好。望了望夕阳,双眼微闭,开始了吐纳之术。吐纳之术:只身体无病者,静坐之,深呼吸,再稍稍闭气,身体自可吸收天地之间的灵气。几个吐纳之后,便可自觉身心明朗不少。此术及简,但却无世人问津,可怜如今世人只爱烧香读经,祈求佛祖快快显灵,却无人愿一步一个脚印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