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3、第 83 章 ...
刘连城没有想到,自己千里迢迢赶到楚国京都后遇到的第一件事,竟然会是帮忙捉逃犯。
古怪的注视着那从郊外树林里躲避追兵,一路直往他这跑的青衣人影。不由自主的,刘连城脑海中有幕幕幻影浮现……
——金銮殿内,红纱遮体、金具掩面的玲珑佳人福身拜道:“蜀国、蒂联公主参见汉皇陛下……”
蒂联公主?蜀国败于大汉后,为表求和之意送上的礼物?……刘连城晃了晃脑袋,试图让自己的思维更清楚点。
“太子殿下……”
周围一批受命跟随太子前来楚国娶亲的汉臣们,心知自己殿下少有顽疾。此刻见状,无不忧虑。为首的向姓将军急忙从怀里取出了特制的安神药丸,就要给刘连城服下。
刘连城推开他们,冷冷喝道:“孤没病。”
“太子……”
“公主……馥雅公主……拿下她……”
——馥雅公主?马殷之女马馥雅?那人不是蜀国和亲公主吗?怎么又成了楚国公主?
刘连城以手抚额:
——红鸾殿里,温婉清丽的宫装女子语音平静而坚定:“这么多年,是他陪我闯过了一道道生死劫难……祁佑对我有恩有情有义……黄泉路上,我亦相随……”
原来,这名义上应是蜀皇姊妹的和亲公主竟是(现)蜀国太子孟祈佑的旧情人。假做身份来了汉宫,是想施美人计寻机救出战败被俘的孟祈佑!
“来人,”刘连城扬声喝道:“拿下她。”
——记忆里,御书房中,群臣进谏,欲清君侧。言辞凿凿道:“蒂皇妃下毒谋害皇后……请陛下处死……”
——画面一转,又是凤栖宫内,湘云粉面苍白,躺在床上,楚楚可怜的样子。有太医说:“……皇后娘娘中急性热毒,气滞胸闷,难受至极,生不如死……”
刘连城眉头紧锁。
他记得自己从前与湘云关系不睦,但他也清楚:自己哪怕是再不喜欢那个碍于情势被逼娶来的皇后,也断不至于想看她死。
而那个斗胆在他北汉皇宫里兴风作浪、阴谋害人的女人——无论她是蜀国公主还是楚国公主,都没资格让他忌惮。
……………
这时候,刘连城周围的北汉侍卫们在听见他下令拿人后不敢怠慢,已很快的擒住了跑来的马馥雅。
“太子殿下……”
向将军亲手将马馥雅双手背负于身后,一脚踢在她膝弯,压着她跪在了刘连城面前。
“啊——”
此时的马馥雅还不过只是个未经风雨的小公主,哪里禁得住这侍卫们专业的擒拿手,被压住后,便忍不住痛呼了声。
………………
“公主……”“馥雅公主……”“殿下,护驾!”
犯了死罪要下大牢的公主毕竟也还是帝后亲女,慢了马馥雅一步的楚国兵卒眼见自家公主被人擒拿了,不假思索的就要救人。
偏僻的郊外林边,冲突一触即发。
——刘连城没有去管自己身外这些小事……他很确定楚国承担不起和北汉交恶的代价,所以绝对不会动他。
连城太子此刻正专注的回忆(思考)着过往(未来)七年里,天下四国间的局势变化。
比如说,楚国兄弟倪墙,北汉联合靖王马义芳,助他杀兄夺位。而先帝马殷的一双儿女则逃了出来。
比如说,那有幸逃出楚国的馥雅公主不知怎的竟和蜀国太子孟祈佑结盟了。凭着天生姿容与心机手段,外加一定的运道,马馥雅凭一己之力搅的蜀国上下不宁……
父子四人公然在金銮殿内争夺一女。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而北汉则敏锐的握住了这蜀国动荡的时机,一举发兵,打了个漂漂亮亮的胜仗回来。
……孟祈佑被他临阵俘虏,捉回了汉宫。
他没有杀他,反而对他颇是礼待,原因是想游说孟祈佑投降北汉,带路攻克蜀国——毕竟,这位蜀国太子,在自家国度里堪称父亲不疼母后不爱,想他死的人层出不穷。背叛的理由属实充足。
……竟是这样,么?
虽然记忆现在还有很多明显断层的地方,但仅仅只回想起了这些,对于刘连城这等人物而言,便已经可以从中分析出足够情报了。
他觉得他明白了为什么那所谓的蒂联公主敢在他面前承认自己与孟祈佑的私情,言谈之间竟似和他交情不浅。自信他能体谅于她,而绝不会被他杀了一样——那想必是他为了劝降孟祈佑而故意营造出的局面吧!
刘连城勾唇笑了笑。
笑容中带着一分轻蔑三分不屑六成凉薄。
熟悉的、全身失控的发病感觉,因为他刚才疯狂消耗脑力的行为,翻涌而上,冷冷地对他昭示着自身存在。
但刘连城已经在此之前想明白了自己接下来该做什么,对这顽固不去的旧疾,便也只有一种胜利者的厌恶了——看啊!即便背负着你在身上,可孤依旧不比任何人差。最终有望终结这乱世、承天应命的人,也还是孤。
“送、送孤去靖王府,找湘云郡主。”
意识陷入完全的黑暗之前,刘连城强撑着说完了这句话……虽然路遇小小意外,但他还是没有忘记自己此次赴楚的目的。
马馥雅还有活着的意义,所以现在不能杀了。而刘连城也无意与一名亡国之女、敌方人士多做接触。
所以,还是快些去与对他痴心一片的太子妃团聚吧!
如果湘云也回来了,之前与他相隔千里、见不到他,还不知道这会儿会对他有多么思念呢!
………………
………………
楚都,靖王府
马湘云:“你说什么?北汉太子刘连城要在咱家养病?为什么?”
他国使臣来楚,自有官方驿站招待,或是自己包下客栈、租赁富商别院,再不济还能直接入宫居住……总之不管怎样都好,却哪里有直接住在亲王府邸的道理?
湘云郡主紧盯着领受君令父命送北汉太子来府休养的同胞哥哥马广雷,大有他的解释若不合理,便与他没完的架势!
“听兵丁回报,是那刘连城自己临昏迷前吩咐的,要人送他来咱家找你。”靖王世子马广雷道:“云儿,你从前曾经见过那刘连城吗?”
“他是北汉太子,而楚汉之间,足有千里之遥。”马湘云蹙眉道:“我从前是否去过北汉,哥哥不知吗?”
“我自然知道你从小懒得走动,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只是……”马广雷笑道:“我不确定那连城太子从前有没有过微服来楚、与你相识的经历罢了。”
“没有。那什么连城太子我从没见过,也不想见。”马湘云娇声道:“哥哥~你去与皇上父王说,让他从咱们府里搬出去好不好?”
“北汉那位随太子出行的使臣——向将军,此前已向皇上正式递交了国书,称刘连城此行来楚,赴寿宴还在其次,主要是想要迎娶你做太子妃……”马广雷为难道:“让刘连城从咱家搬出去一时容易,但你若一直不想见他,恐怕是难了。”
“什么?刘连城这次来楚,是要娶我的?”马湘云不敢置信道:“北汉太子要娶的太子妃难道不应该是楚国公主马馥雅吗?”
龙媛之前是这样和她说的呀!楚汉联姻,只有公主才有资格,这一情况直接导致上辈子的她对堂妹马馥雅更加嫉恨了。
马广雷道:“那马馥雅从小疯疯癫癫的,毫无半分皇家仪态。何及我妹妹天姿国色啊?”
“虽然你说的有道理,但皇上皇后能这样想?”从小到大无数次经历让马湘云明白:马馥雅再不讲规矩,有辱斯文,到底也是帝后亲生的,关键时刻,永远不是她这个侄女能比。
“楚汉之间相隔千里,距离太远了。和亲公主说来是嫁去做太子妃,可现在北汉皇后独孤氏一手霸着前朝后宫,谁知道她会怎么对待新娶的媳妇?更不必说……”
马广雷犹豫了一下,看着眼前妹妹娇艳柔美、春风不胜的模样,还是诚恳道:“那刘连城还有旧疾在身,虽然现在看着不碍性命,可谁晓得以后怎样?皇上皇后若有选择,自不会想要让馥雅去北汉联姻的。”
只是从前,马馥雅作为楚国里面唯一有资格联姻他国的人,马殷夫妇再心疼不舍,也只能为了国家为了大局为了自己的富贵舍得罢了。
这残酷的现实啊……
马湘云银牙紧咬,纤纤素手在衣袖掩映中紧握成拳……温婉含情的一双妙目,泪光点点。白玉般的琼鼻也忍不住红了一片……
“云儿……”马广雷看着心疼,却说:“刘连城纵有千不好万不好,总有一点,他生的还是很好……你前两天不是才与父王说过,想要去周国做皇后吗?”
“嫁给刘连城,北汉皇帝没有其他皇子,你这太子妃迟早也是皇后……唉,妹妹你别哭啊……”
马湘云腮边珠泪滚滚,梨花带雨般楚楚动人:“……我不嫁刘连城。”北汉太子又如何,俊美无双又如何?她也是堂堂楚国郡主兼第一美人!才不要为了个男人自轻自贱,殉情而死呢!
“哥,我不想嫁刘连城,你去帮我和爹说,我不嫁他……”
“好好好,不嫁不嫁,我妹妹说不嫁,那天王老子来了也别想娶。”马广雷两手扶住湘云双肩,哄她道:“哥改明儿,不,马上就去找父王皇上拒婚。小云儿快别哭了……”
“那你快去、快去……”马湘云推搡着哥哥,娇声道:“快去,我不嫁刘连城……不嫁……”
“行行行,我这就去。”
马广雷见状不敢耽搁,毕竟两国联姻不是小事,若楚皇明旨下发,那这事可就不好转圜了。
………………
目送着马广雷的背影消失在王府庭院里,马湘云闭目,缓了缓呼吸。也不知道哥哥此行是不是真能为她把婚事推了……
“郡主,”
湘云的贴身侍女绿翘不解:“周国皇帝今年已经三十有五了。儿子都已七岁……郡主既有母仪天下之愿,为何却要弃连城太子而选周皇呢?”
“且不说周皇现在并未流露出要和我国联姻的念头,亦未许郡主后位……便是郡主真嫁过去了,不仅立马要给别人的孩子当娘,还有那么多后妃要应付……”
马湘云冷冰冰的打断了绿翘的话:“嫁给刘连城难道他以后就不会纳妃了吗?”
是,刘连城从前是为马馥雅守身如玉了,可不碰女色也并不碍着他纳妃!到头来她要应付的后妃一个不少。还得天天独守空房!
关键那刘连城还贼精贼精的,忒不好糊弄。
柴荣,再差还能比刘连城难算计?
“我的婚事,我心里自有主意。”马湘云说,“你是从小跟着我的人,只要对我忠心,不背叛我,将来我有一份富贵,便必然也有你一份好日子。至于其他的事,你无须多想……”
“是,郡主。”
马馥雅亲爹其实是被刘连城毒死的,而她也从来不爱刘连城。所以,连城若能忘记她,那对谁都好……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3章 第 83 章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