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风雨 ...

  •   方楠恍然。

      他算了算自己的收入,“我捐80个名额。”

      “我捐5个。”李肆急忙道,“或者可以在农场搞个认捐?应该也会有别人想捐款。”

      徐衍示意方楠,“那你给小王打个电话。”

      *
      公告很快贴出来。

      助学捐款三天,捐款后的名额只提供给农场外的难民,农场内儿童不提供免费名额。

      捐款人有权利指定名额捐给谁。

      谁都没想到职工们会对助学捐款这么积极,有部分人在认捐单上填上自己亲戚家小孩的名字,但也有不少人只是默默捐款,什么信息都不留。

      最后统计出的免费名额是1132人,姜默和徐衍又添了些钱,凑了个整,1200人。

      第二天,苏羽的爱心送水车上,多了一张用硕大红纸贴着的告示。

      11月7日。

      一夜过去,地面铺了一层厚厚的积雪。

      近期的天儿总是阴的,风呼啸着从北方吹过来,漏了气似的,似乎永远也吹不完。

      太平村一个营地里,几个男人踩着梯子,正在给窗户钉塑料纸。

      “你们以前没在农村生活过不知道,冬天窗户必须要封上,多好的窗,它都漏风。”踩在梯子上的大叔接过两个钉子,把其中一个含在嘴里。

      “这个房子是附近最好的,等把窗户封严实了,再一烧炕,屋里就暖和了。以后这个房子就给孩子和老人们住,咱据点五个孩子、七个老人,隔壁村再送两个孩子、四个老人过来。挤点也没事,正好暖和。”

      他自豪道,“也就这家屋主是北方人,屋里才能有炕,咱们本地人,谁打这些东西?还零下,以前过年都没几天能到零下。”

      “于叔!于叔!”远处匆匆跑来一人,是隔壁村姓崔的个小子。

      他一路跑过来,气喘吁吁,嘴里哈出白气,“快,农场收孩子,收一千二百个。”

      “收孩子?!”中年大叔瞪大眼睛。

      “呸。”小崔拍一把自己的嘴,“招收入学儿童,正常要30个他们那什么币才能进,现在有好心人捐赠的1200个免费名额,住校,包一学期食宿。”

      于叔快速从梯子上退下来,“谁传的消息?是真的吗?末世了能有这么好的事?”

      “这个时候就算有人.贩.子,也是贩青壮年吧,谁家贩孩子啊,而且家长随时可以去探望的!”

      年轻人拉着于叔就跑,“先跟我走,去听听爱心水车那边怎么说。”

      “等会儿,崔你等会儿,年龄限制呢?两三岁的要不要?”

      *
      11月10日

      苏羽拿着大喇叭,这几天喊得嗓子都在冒火,“谁家孩子两三岁?叫什么名?好,进学前班。”

      “你家孩子没断奶?他妈以前做什么工作的?现在农场就要10个学前班老师,他妈要能行,就报名,不行名额就给别人了。”

      “发给大家的入学通知书,大家自己拿着,自己收拾好行李去农场报道啊,入学通知书别丢了,农场只认纸不认人。”

      “年龄限制12岁以下。”

      有人推着自己孩子挤上前,“我家孩子刚满13岁,行吗?”

      苏羽扬首看了他一眼。

      没穿棉服,身上的衣服用单衣叠起来,里里外外套了快十件,最外面是个夹克单衫,磨损的厉害,粗糙的双手用布条包住,里面隐隐渗出点儿血。

      他孩子倒是穿了件宽大的羊毛马甲,末世前的小孩发育早,已经快一米六了,只是小孩面黄肌瘦的,脸上没一点血色。

      “我孩子多年的支气管炎,天太冷了他不行。”男人面带祈求地看着他。

      苏羽把喇叭关了,脸上带点不耐烦,“周岁虚岁啊,农场收人按周岁算,你别给我把年龄都弄乱了。”

      男人有些着急,“周……”

      “周你大爷!”不上道。

      苏羽骂了句,一把将孩子捞过来,在入学通知书上唰唰写字,“名字?”

      “林汀。”

      “性别,男,年龄,12。”苏羽嘟囔着,手下飞速运笔。

      *
      11月12日

      北方多个据点暴雪,难民们死伤无数。

      收音机,无线电台,所有能发出信号的装置都在提醒南方城市注意防范。

      卫景蹲在海边一块石头上,胳膊支着膝盖,贱兮兮地挑逗,“你们老板也没你说的那么好啊,这么冷的天还让你出任务。人鱼也怕冷的吧。”

      “我自己要出来的。”邹洋甩上岸一个包裹,面色疏离道,“赔你的药都在这了,希望以后别再干扰我工作。”

      “哦?”卫景拉长音调,“那你是特意来给我送药的?”

      邹洋没好气瞥了他一眼,“当然不是,学校缺高低床,我多捞一些,精铁工厂就能少做一些。”

      卫景摸着下巴,嘻嘻笑起来。

      真好套话。

      明明一副乖学生的样子,却总是装得冷淡疏离,也不知是跟谁学的。

      “那就让他们做呗,不让工厂做,难道他们还有别的活儿?”卫景继续套话。

      小冷淡邹洋没回话,忽然向卫景身后扫了一眼,随即他一个翻跃,匿到水下消失。

      卫景站起,转身,看到大冷淡迈着长腿朝他走来。

      他微蹙了下眉。

      这么冷的天,徐衍只穿着一件长款修身风衣,衣襟被风吹开,露出里面笔挺的西装。

      他双手插在兜里,目光在海面的水花上停留一瞬,复又看向卫景。

      卫景笑了声,把书包背在身后,“怎么?上次是送小纸条,这次呢?”

      “送你一个社长。”徐衍回以微笑。

      *
      11月13日

      农场发布暴雪预警。

      购买了棉花房子的人,陆续搬进新家。

      市集前的广场上围了一群妇女。

      周老太太裹着羽绒服,戴着绒球小帽挤进去。

      “以前我们做酸菜,那是整颗白菜放进缸里的,咱们这白菜太大了,只能一片片放。叶子啊,大概就晾到我手里这种软硬度就行。”

      “菜放进缸里,一定要使劲压,压瓷实了,然后浇上开水。”

      林雪站在人群中间,拿着一片白菜叶子给大家讲解。

      她家来自东北,从太姥姥手里学的做酸菜的手法。

      本以为到了S市,这项手艺要失传了,没想到末世还能给它发光发热的机会。

      市集轮着下特大号白菜、萝卜和土豆,大家囤够了菜,为了冬天吃到的花样能多一点,又开始互相交流做咸菜的经验。

      “如果怕压不实,可以找家里人进缸踩,我家的酸菜都是我儿子苏羽套鞋套踩出来的。”

      周老太太听得极认真,一边听一边做笔记,“放盐,晾蔫,进缸,”

      她在脑子里分别把姜默和徐衍放到缸上比量了一下,最后不太满意地皱皱眉,“还是默默踩吧。”

      小衍喜欢穿西装,不能埋汰了。

      广场另一边,是另一堆人聚在一起切萝卜条。

      大腿粗的萝卜,用一般的刀很难切开,几个在食堂工作的搬出切菜专用巨大菜板和砍刀,帮居民们切。

      锋利的砍刀几下将萝卜分成四瓣,分出来的萝卜推到其它菜板上,再分别被切成适合入口的小条。

      “你去歇歇,换我来吧,看你手都冻成猪蹄了。”

      “我都沾手了,我来切,你一边呆着去。”

      晾菜的,买炉子的,用推车来回运物资的……

      风大,天阴,每个人都裹成了熊,可农场反而更热闹了起来。

      11月14日

      农场再次发布暴雪预警。

      部分设施彻底关闭供暖。

      两个蔬菜大棚关闭一个,留下一个。

      药材区关闭,张元子种的北方药材,用草帘子盖住过冬,反而更容易促进植物萌发。

      两个水稻大棚都已经完成了收割,关闭一个,另外一个种上新一轮种子。

      杂粮、小麦和经济作物区不关。

      两个水果区目前只种了砧木和接穗,盖上草帘子,关。

      这样种植区关掉五个大棚,能节约出近四分之一煤炭。

      姜默把其余事情都嘱咐好,回家已经是半夜。

      徐衍今天没住这里,他给姜默留了张纸条,回自己家住了。

      *
      11月15日,凌晨。

      风穿过住宅之间的缝隙,呜呜作响。

      雪花大片飘落下来。

      徐衍拉开窗帘,注视着因为巨大温差而在窗玻璃上结下的细小冰凌。

      许久之后,他重新拉上窗帘。

      手指在虚空中轻点了下,眼前立刻涌现出一阵白雾。

      白雾逐渐浓厚,蠕动着包裹住徐衍。

      一个涂鸦风的云朵图案在白雾中逐渐成型。

      耳边传来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童音。

      【欢迎进入软绵绵的云上花园】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9章 风雨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