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4、第四十四章 识得新人忘旧人 闲聊渐入佳境中 ...
-
肖华适时的说道:“梁公子,今日来是放松取乐,别光顾着说话,我来跳舞一曲,助公子们的雅兴如何?”
“就是就是!玩起来!我说梁兄,你许久不出来,人都木讷了,来来来,我敬梁兄一杯!”
王志得了话头,气氛瞬间活跃了起来。
他又对肖华说:“该你表现了!好好跳,跳好了有赏!”
“好咧!”肖华答应着。
肖华在冷蕊耳边说了几句。
冷蕊开始弹奏《阳春白雪》,琴声响起。
顿觉春风袭来,万物复苏。
肖华舞动起来,她就像开春时节的蝴蝶一般,沉寂了整个冬天,感受到气温的升高,一点点从蛹中醒来,挣脱出来,展翅高飞。
肖华演绎地生动,众人看得热烈。
绝妙的琴艺与曼妙的舞姿形成绝配。
人们看得魂牵梦萦,听得忘乎所以。
梁玉石心中叹道:“此番美景在宫里见过一次,没想到这小小的云清苑竟藏龙卧虎,是自己孤陋寡闻了!”
想到此,不由地悔恨自己目中无人。
一曲奏完,众人依旧兴致难消。
大家都在鼓掌叫好,冷蕊与肖华互递眼色,两人合作再舞一曲。
乐曲热烈激昂,演奏的冷蕊香汗渗出,跳舞的肖华轻盈有力。
旋转跳跃,如蛟龙飞天,众人看得入神,鸦雀无声。
当乐曲走入高潮中,戛然而止。
看的人来不及相信,呆若木鸡。
良久,众人才回过神来,爆发出热烈掌声,甚至还有人大声叫好,以表达激动的心情。
冷蕊和肖华一一退下。
歇息片刻后,换上便装,继续陪客。
王志十分阔绰,赏了银两。
梁玉石坐在那里,沉默不语。
王志见他不说话:“梁兄觉得此地如何?”
他看着冷蕊说:“甚好,名不虚传。”
说着拱手朝向王志:“多谢王弟的盛情邀请,不虚此行!”
王志见他客气,拱手回礼:“梁兄客气!”
闲话一阵儿后,酒足饭饱,两位公子起身回去。
她们送至门口,挥手告别。
自从她们二人的美名在镇上传开后,云清苑更加忙碌了。
但闲暇之余,冷蕊仍挂念着皓雪的冤情。
她派小琼去柳医馆几次,都不见柳郎中的踪影,只好作罢。
时间过得飞快,盛夏悄然到来。
这一天,已到晌午,阳光很晒。
冷蕊正在阴凉处乘凉,仍热浪滚滚。
她换上单薄的衣服,藕段般的胳膊露出半截,拿着扇子不停地扇。
此时,外面有脚步声。
此人在门口高声说道:“冷小姐是否在?”
冷蕊听着声音生疏,以为新来的客人,准备起身迎接。
没想到,帘子一掀,竟是梁玉石!
冷蕊难掩慌乱,心脏砰砰跳个不停。
梁玉石见她一身清凉,脸色红润,心动一下,但没表露。
“冷小姐不请客人进去吗?”
她扫了一眼放在旁边的古琴。
梁玉石大步走进,坐下来。
“多谢梁公子赠送的古琴,现在是否听曲?”
梁玉石冲着她点了一下头。
冷蕊坐下抚琴,随手弹了一首《高山流水》。
娴熟技艺配上一把上乘好琴,精彩绝伦。
梁玉石连连叫绝,沉浸其中。
“冷小姐真体贴,酷热天气,直感清爽,流水潺潺,甚是悦耳。”
冷蕊心中一动,弹奏此曲,确实意在流水,难道遇到钟子期那般的知音了?
她欠身作揖,以礼相待,连声道谢。
梁玉石方知有些失态,才相见两面,竟能吐露心声,令他诧异不已。
他轻咳一声,意在收敛。
冷蕊适时奉上茶水,他接过茶盏,一饮而尽。
此刻,两人之间,有些冷场。
梁玉石站起身,走到书桌旁,看到桌上有一本佛经,拿起翻看。
“冷小姐平日吃斋念佛?”
“此经是姐妹所赠,我平日里只是抄抄经祈福罢了。”
梁玉石点点头,转身看到书架上的书籍。
“平时有读书的习惯?”
“偶尔闲时看看,一知半解而已。”
“难得难得!”梁玉石夸奖了一句。
他又回到座位坐下,不经意地问道:“你对《诗经》中的《关雎》有何看法?”
冷蕊没想到他要与自己讨论诗经,稍作沉吟后。
“简单直白,直抒胸臆。”
梁玉石看着她,继续问:“‘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你觉得如何?”
“朗朗上口,表达清晰,我觉得很好。”
“你不觉得不够含蓄吗?”
“《诗经》本就来源于民间,没有矫揉造作,没有词句堆砌,易懂好记,大道至简。”
“好一个‘大道至简’!刚才的‘一知半解’看来是谦虚了!”
“不敢!小女子只是胡乱开解,公子见笑了!”
梁玉石听了,哈哈大笑。
“过分自谦就是自傲了!”
冷蕊笑了。
这笑中意味深长,她克制着精神愉悦,仍摆出待客之礼。
她不再说话,又拿起一杯茶递给梁玉石。
他自然地接过茶,依旧一饮而尽。
两人又开始沉默。
只是梁玉石一直看她,冷蕊低头应对。
偶尔抬头看,就迎上他灼热的目光。
她只好埋头烧水、洗茶、泡茶。
过了许久,只听得他说:“茶水很香,谢谢冷小姐。”
冷蕊起身回礼。
“今天我很开心。时辰不早,改日再来,看你。”
“看你”两字被拉长了声音。
冷蕊起身送别,不敢多看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