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1、第51章 分区而治 ...
-
等时间进入四月,阿敏就想带着孩子跟着木仓去巡视领地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正是耕种的好时节。天气又好,带着孩子转转,增长些见识,也要慢慢摸索着给来宝找个老师了。
木仓也想去看看各营地耕种情况,遂带了二百兵士携妻儿于四月初九这天开始了巡视。
这一行人还是从东城门出发,沿着沽水河一路向东。这次他们走的很慢,几乎每个营地都去看了看。来宝也跟着见了很多人,学了很多东西。
木仓这次来还想给这些地方划分区域,他目前有近六千人马,这里面算上了彭艳娘带的那五百人。他打算按照在宗山县时划定区域的规矩,分成十二个营地。每个营地五个总旗,让他们推举一个人做都司,统领该地军事、农事等一切事宜。
因为划定区域这事,他们在各营地的逗留时间就长了起来。每天几乎都有总旗的夫人来过拜见阿敏,说些家长里短的事。
李婆子会抱着二宝,跟着来宝四处转转,他们后面还会跟着几个亲卫。营地里的孩童开始不敢跟来宝玩,但是来宝是个好性子的,会凑过去跟小孩子们说两句“你们在玩什么?”“这个好玩吗?你能教教我吗?”……
如此时日过不多久,来宝就能跟他们玩成一片。只要不会打伤,这些大人们都不会上前,慢慢地孩子们放心下来,也能跟来宝打闹了,来宝倒是多了好几个玩的不错的小伙伴。
阿敏告诉来见她的总旗夫人,她们可以做衣服、鞋子啥的,拿到城里去售卖。现在北关城有杂货铺,可以收衣服鞋子,你们可以让相熟的妇人一起做了,派人送到北关城的杂货铺。那里有人收这些东西。还有养了兔子、鸡和猪等家畜也可以送过去,那里也收的。
几位夫人都点了头,谁家都不会嫌弃钱多,而且她们下面可是有不少妇人的。
有伶俐的夫人问阿敏:“夫人,不知除了衣物、牲畜,可还有什么是可以换银钱的?”
阿敏想了想说道:“只要有用的,不管是吃的,穿的,用的,都是可以换银钱的。哪怕是去田里采了菜蔬,只要能运到城里还鲜嫩如初,就可换取银钱。”
又补充道:“现在北关城内,开放了外城,用于货物交易。如果你们有多的或者少了什么东西,都是可以去那里换取的。”
“那可真是太好了!”
……
第一个营地他们一共呆了八天,等木仓这边公务处理好,一行人开始往下面的营地进发。
如此到最东边的十营地时,已经过了一个多月了。而这才是此次他们划定的第四个营地。
这是一处近山临海的营地,能种的地很少。这一路行来大概有近五分之一的土地上长着庄稼。这次他们没有沿着沽水河行进,而是直奔离海最近的一个营地。
闻信前来带路的孟总旗领着他们走出小树林,他们的营地分散在树林的边界地区。
这里是一处高坡,坡下是一种开粉色花的灌木林。来宝头一次见到这种植物,兴匆匆地跑去看,二宝也在阿敏的怀里直蹿腾。阿敏看了前方的木仓一眼,木仓正跟孟总旗说着话,眼睛看着她们这里,见阿敏看向他,于是冲阿敏点了点头。阿敏便带着孩子们一起往灌木林里走去,孟总旗则赶紧命一个面相在二十多岁的壮小伙领了人前去带路。
这灌木是一种类似柳树的暗红色枝丫、柏树的叶子,高度不足两米,像以前电视上看到的红柳的样子。
阿敏忍不住问身边的黑脸小伙,“这是什么?能编筐吗?”
年轻人听到阿敏问他,立马殷勤地回道:“回夫人话,这是阴柳,我们都是用来编筐、编篓、编篮子的。”
阿敏闻言点了点头,怪不得都长得不算高,她记得红柳能长好几米高呢,看样子他们都用来编织了,没准这个两米来高是他们刻意控制的高度呢。
阿敏把二宝放下来让他在地上爬,刚放下,二宝就飞快地爬走了,李婆子赶紧跟上去。
阿敏身边刚还跟着的年轻人赶紧将手里刚折下的柳枝递给身边人,紧跑几步将二宝抱起来,转身对阿敏说道:“夫人,此地有一种八脚蟹,咬住人不松口的。小公子可不敢在地上爬!”
李婆子赶紧上前将二宝接过来抱在怀里,来宝还在折柳枝。阿敏见一切都好,对小伙子笑道:“多谢壮士直言相告,我儿才免于受苦!壮士叫什么名字?对此地可熟悉?”
那小伙子见阿敏问他姓名,激动地将身子站的笔直,大声喊道:“回夫人话,小人胡长由是孟总旗下面的小旗长!打小就在这处过活,对此甚熟!”
阿敏见孟总旗竟给他派了个本地通,倒是对这总旗刮目相看。在胡小旗长的带领下,他们这一行人在红柳林没停留多久。这一处有一种核桃大小的小螃蟹横行此地,四处可见。
这种小螃蟹照样有一对螯足,也照样能将人的手指扎个血洞出来。二宝的手指头免于见血,这让阿敏更是对小旗长心生感激!
此时天空的太阳已经西斜,站在海边,看着眼前的大海,湛蓝的海面上波光粼粼,晃得人睁不开眼睛。
来宝站在刚退潮的沙滩上,跟男女老少一起捡着贝壳和小鱼。他什么都没有拿,就把捡到的东西给了离他近的小孩,然后再飞快地跑着继续捡!
二宝被李婆子抱着,也在哇哇地叫着,不知是见到大海高兴,还是见到地上疯跑着的人们高兴!屁股一弹一弹地,腿也踢腾着想要下来,李婆子都被他挣得站立不住了!
阿敏让李婆子把二宝放在地上,自己也走过去抓住二宝的胳膊把着他在沙滩上学走路,二宝已经能走一两步了,这时正是对走路感兴趣的时候,倒是走的很带劲,就是累人的很!
等太阳掉到海平面以下一半时,一行人开始往回走……
临到那处与木仓分开的院门口,阿敏让小伙子明日再带他们一起去海边逛逛。胡小旗长连忙应承下来,几人这才各自离去。
这是一处小四合院,三间正房,左右各一间偏房,此处院落并不大。
亲卫已经将他们的东西送了进来,阿敏让李婆看着两个孩子在院子里玩,她把各处看了看。
这里东西屋都有一张木床,刚好能安置下他们这几个人。堂屋有个小木桌,有几个草编的蒲团,看来这是吃饭的地方了。
东偏房是个小厨房,有陶罐有灶台,还有个小桌上放着米面及一陶盆的鱼虾螃蟹,还有一篮子的野菜,及木柴。
西偏房里放着木柴、背篓及篮子筐等柳编制品。西侧房的南墙边还用石头砌了个厕所。
现在天已经黑了,阿敏从小厨房里打了水出来洗手洗脸,用陶罐煮了一罐水,把他们带的铁锅拿出来洗干净,阿敏把木盆拿出来把热水倒进木盆里端到院里,让李婆子看着给两个孩子洗澡。
有拿篮子装了两个孩子的干净衣服出去,让他们洗好后穿上,她则去做晚饭了。